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久驱动力.兴隆庄煤矿自投产27年来,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先后完成了煤炭行业"八五"、 "九五"、 "十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在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及战略模式演进过程中,兴隆庄煤矿走出了一条"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与合作创新到技术创新的最高境界--自主创新,进而拓展海外技术市场"的成功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外部技术获取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之一,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将外部技术获取分为技术引进和技术溢出两种方式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0年我国29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外部技术获取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而国外技术引进和FDI技术溢出具有不利的影响;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影响,而FDI技术溢出具有负向的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在国内技术购买影响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在FDI技术溢出影响我国制造业专利申请量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者们多从自主创新和垄断优势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跨国公司自主创新的理论进行研究.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却比较少见。文章作者在分析韩国跨国公司的自主创新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合作创新与模仿创新宜并行;合作创新或模仿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前提;与发达国家不同,后发国家的自主创新多集中于过程技术创新;独资是自主创新企业的常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非均衡条件为背罱,在对比分析“比较优势”和“逆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应按照中国(以辽宁省为例)具体的资源禀赋条件,产品、市场结构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和振兴传统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业。通过对技术引进和技术自主创新经验的分析总结,文章得出了以技术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体系为依托,创建出多元技术进步方式和扩散途径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基于中国的实践,提出新兴经济大国中间产品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机制与路径,即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获取发达经济体中低端中间产品外包,通过国内生产体系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引致国内中间产品的创新,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引发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以及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知识溢出与研发合作。上述机制共同推动着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持续攀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制造业中间产品创新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对间接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口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有一定的负向效应,但随着中间产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负向效应明显下降;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中,随着中国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和本土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中间产品创新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正向影响增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尤其是促进创新、知识和科技服务贸易自由化;提高国内创新体系效率;扩大高技能劳动力教育供给与国际研发合作;提高国内中间产品R&D投入强度,逐步降低对G5发达经济体中间产品的依赖,释放国内巨大市场规模的效应,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6.
耿楠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2):99-101
本文针对我国技术引进与创新的现状,在对技术轨道理论和演进机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形成技术轨道的技术可能性,市场机会和制度上的障碍.认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目标是形成自己的技术轨道,并通过不断的自主改进性创新来加强其主导地位,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个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一系列的相关措施给予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3个要素的创新成果进行研究,通过 VAR 模型(自回归模型)分析制造业中创新要素的协同度,使用 DEA-BCC模型对比分析 3 种创新要素各自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效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各自都对制造业创新和发展具有较高的促进效率,同时三者之间存在互相带动效应,因此通过促进制造业创新要素协同发展可以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本文基于品牌竞争力视角下制造业创新要素协同创新内涵和机理,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珠三角、苏南、温州3个区域品牌演进过程的比较研究,总结了区域品牌演进的一般特征,提出了区域品牌构建的一般模式.研究认为,区域品牌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区域要素整合为基础;建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和产业价值链升级,提高品牌经济质量是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和实现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要素整合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有效的要素整合创新机制是区域品牌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需要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运用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外资引进和市场结构对其影响较大。从而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100%,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就会优化0.0042,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外贸易结构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各高技术制造行业贸易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医药制造业及各小类行业对外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仪器仪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推动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战略性贸易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投资拉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投资拉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都能显著推动高技术市场化;投资拉动和技术引进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国际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结果说明,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阐述煤炭产业技术创新基础上,通过分析三重螺旋模型的运行模式,讨论了在三重螺旋模型下煤炭产业技术创新主体,探讨了四种煤炭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煤炭产业技术创新需借助官产学三重螺旋完成完善,需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增进煤炭企业间的技术联盟;与相关高校合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得到政府资金及政策支持,完善产业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一种基于生产率的新型节能减排指数,测度2007~2013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并重点分析企业自主创新、国内创新溢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效率普遍较高,资源、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节能减排效率普遍较低;企业自主创新对高效率行业作用更明显,国外技术引进对低效率行业影响更突出,国内创新溢出对各行业效率的影响力度基本一致;环境规制、行业企业规模等也是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政府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从理论上证实了政府扶持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重要性.创新的收益外部性和成本内部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政府的积极扶持政策能够改善创新收益外部性和成本内部性的缺失,从而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在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演化过程中,政府行为必须根据企业的反应不断调整,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构建最优的制度环境、激励政策,从而促进企业与政府的良好互动,提高整个社会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认为,政府选择不同的扶持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行为和业绩产生的效果不同,因而政府应根据企业的特征来选择不同的补贴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石油公司加大了润滑油产品的技术升级换代力度,对世界润滑油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我国润滑油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技术强企。我国润滑油企业主要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主要途径来提高技术整合能力。技术引进除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外,应更加注重技术的适用性。成功的技术引进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应通过二次创新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核心产品。  相似文献   

16.
增强产业创新力、促进区域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分析创新和产业创新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了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三方面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尝试采用因子分析和黄金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内地28个省、区、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和产业创新力提升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和讨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不高,且规模效率较低是抑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政府R&D资助、企业利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本文将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划分为4种模式,各地区可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技术学习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产业层面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档次的机械制造业领域,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在0.7到0.8之间;而在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研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如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创新效率为0.262,0.278,0.216。研究还发现,国内企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低于这一临界值,国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9.
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式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技术创新的内涵看,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包括:技术创新的主体性理论、有序性理论和市场性理论;根据技术创新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自主创新的基本模式区分为:原始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集成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行业差异,本文运用中国37个行业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技术差距和相对规模,探究了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对产业创新影响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人均专利数量是衡量技术创新的理想指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渠道正在发生变化,即更注重国内自主创新和内部技术转移;技术差距越小越有利于技术进步,相对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本文建议:在研究技术创新时,可以选择从业人员人均专利数量作为创新指标;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水平,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技术创新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自主创新和内部技术转移,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同时还应该扩大行业相对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