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探讨研发投入是否可以产生企业创新绩效,以及碳绩效在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基于此,以2017—2021年煤炭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可显著提高企业碳绩效和创新绩效;碳绩效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碳绩效在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碳绩效和创新绩效具体应用到微观企业层面,探究研发投入的有效性;二是利用回归模型探讨研发投入、企业碳绩效与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丰富了碳绩效与创新绩效相关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2.
以制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均对政府研发补助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探究政府研发补助对两种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了现有研究中关于政府研发补助和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的不一致,同时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治理因素的调节效应的探究,丰富了有关政府研发补助实施效果的情境因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政策以及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产业政策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结构特征, 会对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了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对产业政策、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发现, 税收优惠、创新补贴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 关系,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U型” 关系; 专业化集聚对税收优惠、创新补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多样化集聚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09~2013年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对技术学习的企业内部投入成本与社会外部投入成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探讨了技术学习的两种承担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企业投入与社会投入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学习的投入越大,企业创新绩效越好。但政府以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等政策方式分担企业技术学习成本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2013~2015 年间145 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创新过程的三阶段CDM 模型,实证检验了医药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医药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创新产出与创新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投入通过知识生产过程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创新绩效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低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同时,企业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固定资产等均对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产生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9~2017 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 从创新投入、产出和效率3个角度衡量企业创新, 研究了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 客户关系型交易比例与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显著负相关; 供应商关系型交易比例与创新投入、产出和创新效率均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 企业的市场势力能够显著抑制客户关系型交易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 但对供应商关系型交易和创新之间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普遍存在环境规制和政府科技投入背景,本文以我国2009~2018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能源消耗、废物排放、废物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4个方面对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Tobit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下政府科技投入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之间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逐年上升,但是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绿色发展水平仅起到有限的激励作用,政府科技投入对在环境规制下的绿色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模型, 运用Meta分析技术, 定量综合了国内外37篇实证研究的37个独立样本, 用以分析中小企业创新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结论显示, 中小企业创新与其绩效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 据此, 本文进一步分析影响创新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强度的不同因素, 发现在创新过程中, 创新产出的影响较创新投入的影响更为明显, 内部创新的效果优于外部联盟, 新兴企业的创新效果较成熟企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 2011~2015 年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环保投入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当企业实际绩效低于渴望水平时,业绩期望落差与环保投入呈 U 型关系,即业绩期望落差存在一个阈值,低于该阈值时,业绩期望落差与环保投入负相关,高于该阈值时,业绩期望落差与环保投入正相关;(2)与股权集中度低的企业相比,股权集中度高的业绩期望落差与环保投入之间的 U 型关系将减弱。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利合作网络及高管社会网络的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86家企业2012~2019年间的数据,分别建立企业专利合作网络和高管社会网络,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利合作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正向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专利合作网络中心度弱化了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高管社会网络中心度弱化了专利合作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用双重网络来利用优势、规避劣势,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发明专利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全国 30 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客观描述,然后采用固定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从环境特征、主体特征、主体关系特征三方面分析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呈稳定的上升趋势,但是区域之间发展非均衡性没有显著改善;地区技术市场发展水平、高校创新能力、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创新能力、高校-企业合作程度均显著影响区域产学合作创新绩效,而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支持、高校研究方向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面对实际绩效与期望水平之间的落差,企业如何反应备受关注。本文从绩效反馈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利用2010~2021年上市制造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不同期望绩效落差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对外合作和机构关注两种信息不对称情境下的权变作用,研究发现:(1)不同期望绩效落差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历史期望绩效落差带来负向影响,行业期望绩效落差带来正向影响;(2)对外合作程度强化了历史期望绩效落差对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3)机构关注度强化了行业期望绩效落差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引导企业管理者有效利用内外部信息规划创新投入具有一定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366家新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嵌入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规模不同的新创企业选择不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式会对其创新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揭示了资源阈值与新创企业创新之间的联系;验证了“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并指出动态能力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企业年龄对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倒U型调节作用,对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新产品产出作为测度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指标,以我国2003~2008年大中型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广义矩方法对包括R&D投入和非R&D投入在内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对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包括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在内的R&D投入、非R&D投入构成要素中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对提升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发现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研发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消化吸收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提升我国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2~2015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经营绩效反馈和企业广告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当企业未实现资本市场经营预期时,随着实际绩效低于经营预期程度的增大,企业广告投入将减少;(2)当企业实现资本市场经营预期时,随着实际绩效高于经营预期程度的增大,企业广告投入将增加;(3)当企业未实现资本市场经营预期时,与低不确定性环境相比,高不确定性环境中企业经营绩效负反馈对广告投入的负向影响将增强;(4)当企业实现资本市场经营预期时,与低不确定性环境相比,高不确定性环境中企经营绩效正反馈对企业广告投入的正向影响将增强。  相似文献   

16.
芦炜 《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0):35-41
创新创业过程中离不开创业动机的开发和创业机会的识别。本文从创新创业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同维度的科技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机会识别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并对 282家科技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创业者创业动机中机会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而生存型动机对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但是3 个维度的创业动机均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积极作用; 创业机会识别完全中介了创业者创业动机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创业能力可以在创业机会识别与新创企业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创业能力越高, 创业机会识别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就会越大。研究结论对致力于取得较高创业绩效的创业者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波特假说”,以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为中介变量,探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作用的内在机理,构建“环境规制-组织合法性-绿色创新绩效”的传导机制。通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环境规制与规制合法性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2)规制合法性和规范合法性在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认知合法性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支持了“波特假说”。得到的管理启示是,当环境规制持续执行并逐渐完善时,政府应帮助企业建立环境组织合法性,使其争取在“双碳”目标这一时间窗口上获得机会和资源,将环境规制上升到组织伦理是“双碳”目标的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趋势加剧,VUCA特征日益加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组织冗余对中国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与存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中国2013~2020年357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创新绩效与组织冗余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绩效与组织冗余之间呈现U型关系;高度垄断市场与过度竞争市场中,虽然创新绩效与组织冗余之间仍然保持U型关系,但由抑制作用转变为促进作用的突变点右移,阈值提高,所需的冗余资源量大幅度增加,影响企业创新动机并挫伤创新动力。只有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相互补位,弥补市场失灵,方能真正突破创新约束,实现组织冗余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资源依赖理论为视角将联盟组合合作伙伴多样性细化为产业多样性、国家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3个指标,同时根据相关理论提出假设,继而收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联盟组合合作伙伴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具体关系并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多样性和国家多样性对企业绩效不显著,功能多样性显著并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应该通过与不同功能的伙伴进行合作来达到资源和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地762家2012~2017连续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整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可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压力敏感型投资者对企业创新水平无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性质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治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机构投资者在非国有控股企业及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中的治理效果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促进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