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新政策,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再次启动。本轮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一次房地产调控”。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上要对政府官员“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和上一轮调控的不温不火相比,新一轮房价调控似乎格外迅猛,从“新四条”到“国十条”.  相似文献   

2.
3月9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表示,房租调控应该也是房价调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政策·直击     
《证券导刊》2012,(8):5-5
住建部重申房地产调控政策绝不会松动 连续几年来,房地产调控都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2011年房地产调控取得显著成效后,近期有个别城市开始尝试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微调”,但均被“叫停”。  相似文献   

4.
尹中立 《金融博览》2012,(14):20-21
始于2010年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对当前的中国经济产生了紧缩的效果。因此,很多人认为,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应该放松房地产调控。各地房地产调控的“微调”已越来越多见诸报端,住建部对扬州购房奖励政策的背书更鼓舞了各级政府,各地纷纷跟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底线,似乎正在慢慢被突破。  相似文献   

5.
刘娜 《金融博览》2010,(19):4-6
“房价过高”、“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控”……阵阵呼声,使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充满了争论、猜测、观望,变数不断……  相似文献   

6.
财经观察     
《黑龙江金融》2011,(2):10-10
1月26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会议,随后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新国八条”。虽然未见房产税的身影,但其中各条措旎可谓在之前几波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收紧。可谓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显示了中央政府大力调控房价、整治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本期财经观察的主题就是认真落实“新国八条”的有关规定,宣传“新国八条”。让广大读者对‘嘶...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房地产价格连续多年快速上升。这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经济或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从宏观层面上说:首先,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可能通过财富效应和产业链传导而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其次,房地产价格的高涨会冲减货币政策的效应。从微观层面上说: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上升,已威胁到了人们的居住权,过高的房地产价格使人们的财富以地租的形式转移到政府和开发商手中,大大压缩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导致近年来我国消费倾向不断降低。这两个层面上的分析都说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高涨的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我国的货币政策必须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扶持,金融市场上资金的宽松与否,会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景气状况。因此,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数量和价格(利率和汇率)进行调控的手段和措施,应该能成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是2003年以来,虽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央行121号文”、连续六次提高利率、十一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国八条”、“新国八条”、“七部委意见”、“国六条”以及“国六条细则”等等,但是我国房地产价格仍然高位运行,货币政策出...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有关房地产调控的预期出现变化。近日有消息称,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正在酝酿,包括松绑限购和降低二套房贷款门槛等。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思路正在发生转变,“去行政化”无疑是大方向,取消限购等手段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在房地产市场分化,长效调控机制尚未完善的背景下,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不应一刀切。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商业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防范潜在风险,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苏州市在全国率先主动出台了商业房地产调控新政,并已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项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政主要针对新建商业地产项目出台了“30%限售”、“禁止售后包租”、“提高项目货币资本监管标准”等多条调控措施。为深入了解该项新政对房地产市场和银行商业房地产信贷的影响,本文作者开展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1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国六条”;同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是为“国六条”细则规定(以下统称“国六条”);相关部门的配套规定也在短期内陆续下发。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渐入高潮,与此同时驻足观望也几乎成为开发商与购房人近乎一致的行动。房地产调控近期回顾中央政府自2003年下半年直到现在,逐步实施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宏观调控,房地产是本次调控中最主要的调控对象。三年以来,中央政…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12月开始,中央针对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展开了密集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包括“国四条”、“国十一条”、新“国十条”、“五项措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国家在调控房市方面立场坚定,房地产市场蕴藏的风险也逐步显现,亟待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的政策效应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家对其实施宏观金融调控.本文对1993和2003年以来的两次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2003年以来这一轮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的政策效应,并就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效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日益“趋紧”,房地产公司从银行贷款越发困难,房地产信托便成为其缓解资金饥渴的重要渠道,从而致使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发行款数、募集规模、市场占比都出现了“大跃进”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张德宝 《金融博览》2011,(10):50-51
2010年以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日益“趋紧”,房地产公司从银行贷款越发困难,房地产信托便成为其缓解资金饥渴的重要渠道,从而致使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发行款数、募集规模、市场占比都出现了“大跃进”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措施一出台,就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早在一个月之前,针对部分地区房价的过快上涨,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提出了八点要求控制房价涨幅过快,被称为“老国八条”;因此这次出台的“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也被市场称为“新国八条”。“新国八条”是在当前部分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过大和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的情况下,国务院审时度势,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各地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和超常发展,房地产金融也迅速膨胀。在当前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的情况下,准确、全面分析和把握房地产金融现状,有效防范、规避房地产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是一个事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成败得失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基本形势,就河北省唐山市房地产金融运营情况作了典型调查。  相似文献   

17.
张瑜亮 《河北金融》2011,(11):14-16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大小决定着房地产调控的紧缩度,房地产又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活得好”的一个重要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与房地产调控息息相关,两者既矛盾又统一.在加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力度的同时确保房地产调控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1 调控和“两先”对滨海房地产的中和效应 在现实期,观察/判断任何一个区域的房地产发展,不能不考虑到中央政府正在实施的宏观经济调控。站在滨海土地上,这个调控又是在国家决定滨海开发开放,给予“先行先试”政策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在实际中,是调控和先行先试的“中和效应”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期关注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5月17日,国务院部署了2006年房地产调控的六项政策(简称“国六条”),成为今后房地产调控的总体纲领,主要内容为: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等。作为“国六条”调控纲领的具体化,5月24日,建设部会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以来颁布的房地产调控"国十条",以及最新9月份实施的二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市房地产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房地产新政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国家对此作出解释和明确的规定,基于景德镇在房地产新政施行中的实际,本文对国家9月份施行的房地产"二次新政"作了一个调查与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