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简称表外融资,是指不需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方式,即该项融资既不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表现为某项资产的增加,也不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简称表外融资,是指不需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方式,即该项融资既不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表现为某项资产的增加,也不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1—2015年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数据,考察了国家风险、多边金融机构的支持、项目本身所在行业及股东特征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杠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国家风险和多边开发型金融机构对PPP项目融资资本结构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风险较高的国家,借款机构往往惜贷,项目融资的杠杆率较低;而多边开发型金融机构的参与,不论是以贷款人、担保人还是股权投资人的角色,都能显著带动其他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融资,使项目获得更高的杠杆率。  相似文献   

4.
国家资产负债表是将一国所有经济部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加总得到的一张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作为衡量一国财政状况的补充形式,与传统的财政赤字统计相比,能弥补其无法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变化情况的缺陷,同时能更好的摸清国家家底,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意义,笔者对学术界专家学者们对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现有研究成果: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估算,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以及对国家债务风险的专题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各派观点的异同,并就其的不足之处作出说明,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2011年开始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来监管银行的行为,杠杆率指标不考虑资产的风险权重,有效地控制了资产从风险水平较低向高风险转变时所引起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工具的失效。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中国96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研究杠杆率监管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其引入之后能否缓释与弱化银行风险承担的问题。研究发现,随着杠杆率监管的引入,银行增大了对自有资本的持有比例,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程度,提高了银行的稳定性。并且杠杆率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缓释效应存在异质性。银行资产质量越差时,引入杠杆率监管对银行产生的风险缓释效果越明显。同时,也会给资产质量较好但杠杆率指标不达标的银行带来监管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风险因素增多,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拉开了企业"降杠杆"的序幕。长期以来,建筑央企积极响应国家经济政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贡献。但近年来,受各类因素影响,建筑央企存在杠杆率高、负债规模大等问题,在国资委的大力推动下,建筑央企将降杠杆、减负债工作列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建筑央企的现状,从行业的角度分析现有问题及成因,提出相应举措,探讨如何构建降杠杆、减负债的长效机制,旨在不断提升企业防风险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龙前英  张亚丽 《价值工程》2005,24(6):109-110
说明了中小企业存在的价值和现在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并从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等于负债加权益原理,分析了所有可能的融资方式中找到直接的融资方式。从融资数量上看,风险投资和资产证券化是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钢铁企业当前突出的高杠杆率问题,分析了国有钢铁企业高杠杆率形成的原因。根据国务院降低企业杠杆率相关文件要求,在政府"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国有钢铁企业要从内部"苦练内功",挖潜增效;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规模;多措并举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等途径降低杠杆率。  相似文献   

9.
表外融资是与表内融资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它的表外是指在资产负债表外,就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报告相应的资产与负债的一种融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投资行为是否具有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是否最大化,西方主流财务理论认为负债尤其是短期负债能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本文以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33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及负债期限结构并不能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其原因在于债务的"硬约束"功能没有发挥,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期限结构与负债期限结构错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其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按照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资产负债表对于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有重要作用。用“负债合计数”除以“资产总额”所求得的资产负债率,可以了解到企业对长期债权人的风险越大,该比率越大,表明长期债权人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债券和向银行借款等。筹集的资金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资产,相应地对这些资产的要求权则以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形式列在资产负债表上,因此,这种筹资方式为表内筹资。表外筹资是指在现行的会计惯例之下,企业在筹措到资金的同时,将资产及相应的负债放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使其筹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不到反映的行为。 一、表外筹资的原因和动机剖析 (一)改善负债权益比率,开辟筹资渠道。企业负债权益比率常用来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决定企业能否取得长期借款。该比率还反映债权人和所有者在企业中的相对风险。比…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仍处于去杠杆的初期、杠杆率水平仍处于上升阶段、居民和金融部门杠杆上升过快、部分地方政府的杠杆率"隐藏"在企业部门,这些是中国区别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重要特点。中国的产能周期和债务周期已经进入了拐点,未来将长期处于去杠杆状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债转股可能成为去杠杆的重要突破,高负债企业的破产清算和不良贷款的剥离有助于修复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政府加杠杆需要规范路径和工具,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股权融资导向的直接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企业内在价值是企业账面价值加上资产负债表上未能反映的隐形资产和潜在负债的认识,阐述了根据资产负债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应正确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内在价值不等于账面价值的低估资产的隐形资产和高估资产的潜在负债等项目,客观地评估企业的价值,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常人们认为对外财务报表的三张主表中资产负债表披露财务状况,利润表披露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披露现金净流量。这其实是一种误读。资产负债表不仅能披露财务状况,还能披露经营成果和现金净流量;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不是为了披露利润和现金净流量的数量,而是为了披露各自的业务来源,并说明其在未来的稳定性。资产负债表分析与评价的关键点不在于右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而在于左方的资产,企业的负债、资本和未分配利润都会形成资产,只要资产在未来能够变现,负债就可以偿还,投资就可以收回,未分配利润就没有损失,否则企业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最终都取决于未来资产能否变现,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资产变现能力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统计与经济价值衡量作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具,是做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的基础工作。同时,报表编制中的"决策有用"和"受托履行"原则,既是自然资产统计要达成的目标,也是国家实施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及环境补偿追责的要求。基于对国内森林资源的认识,阐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得出如下结论:自然资源具有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只有最终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准确衡量相关资产构成因素与负债表现的特性;负债表现的特性体现在义务履行上,不仅针对过去、现时义务,还包括未来义务、或有债务,可以运用负债临界值对其价值范围加以确定;森林资源中负债确认更需要考虑负债临界值,即衡量当生态环保效应最大时,过多砍伐、过量消费等所带来资源消耗的价值;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中,其表达形式不仅需要兼具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要素,而且要从整体上表达二者间相互关联的钩稽关系。  相似文献   

17.
熊辩 《财会月刊》2013,(4):22-23
本文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存货预计企业短期经营现金流的流入,从应付账款、短期负债预计企业短期经营现金流的流出,通过利润表中的经营支出数据预计企业的工资支出、材料采购等成本,进而预计企业经营净现金流量能否覆盖短期负债,判断企业目前的负债水平是否超过安全边际。并基于此再根据企业销售情况、销售利润率、待投入项目利润率、资产结构、融资期限、利率水平,综合确定负债规模,以寻找最优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8.
表外融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的融资行为。由于表外融资行为未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因此利用表外融资可以改善企业的负债比率,优化资产结构,同时还能开辟融资渠道,加大财务杠杆作用,提高自有资本金利润率等。但是由于表外融资使得会计报表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收益率,所以可能成为企业管理人员蒙骗所有者及其他报表使用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王永斌 《会计之友》2021,(14):60-64
新租赁准则实施前,对承租人来说,经营租赁不仅有租金增值税抵扣高、业务处理简单等优势,最主要的是具有负债出表功能.对出租人金融租赁公司而言,相比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不参与监管客户集中度指标计算,不需要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提升规模和效益有明显优势.在新准则下,承租人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租赁资产和负债均要纳入资产负债表,降低了开展经营租赁业务的动力.为减少准则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准则变化关键点进行分析和剖解,找出利用合同的识别和分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豁免负债入表、可变租金减少负债入表等条款进行业务模式优化设计,通过融资租赁加资产卖断、低价值租赁、通用设备短期租赁、将租赁合同转变为服务合同、利用合同拆分和可变租金条款等模式实现经营租赁原有的全部或部分优势.  相似文献   

20.
表外融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外融资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作负债记录而仍能达到筹资目的的融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融通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发行股票或债券,或从银行及其它机构、企业借款以外,表外融资已成为越来越受到融资单位青睐的方式。在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大量的企业开始采用表外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我国表外融资也有蓬勃发展的趋势。一、表外融资产生的原因1.改善资产负债表的质量状况。作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资料来源,资产负债表从最直观的角度向投资人展示了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高负债率往往是企业陷入困境的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