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世纪初美国资本市场相继爆发一系列的财务造假丑闻,促成《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要素的定义,以及《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美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并以内部控制要素为基础,结合我国德隆系的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了我国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所有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都要求遵循此项法案的规定,而尤以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简称SOX404)最难执行。企业遵循SOX404的阻力来源于员工观念的落后及对内部控制责任的认识。对员工进行观念管理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减少企业遵循SOX404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2001年12月,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突然申请破产保护,此后,公司丑闻不断,规模也“屡创新高”,特别是2002年6月的世界通信公司会计丑闻事件,彻底打击了美国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国会和政府迅速通过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的另一个名称是“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美国爆发了一系列财务丑闻案,导致安然、世通等大公司的破产,彻底打击了美国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最主要的是《Sarbanes-Oxley act》(即《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班斯法案)。萨班斯法案是美国继1  相似文献   

5.
一、《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背景 2001年底发生的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暴露了美国核查体系的严重缺陷,针对安然公司失败事件,美国国会2002年7月发布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一方面要求建立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并授权SEC对PCAOB实施监督,加大了独立监管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求公众公司的管理层评估和报告公司最近年度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审计月刊》2006,(10):44-45
针对2001年底发生的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美国国会在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为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师们创建了一个广泛的、新的监督体制,并将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作为关注的具体内容,不仅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而且要求外部审计师证实管理层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基于风险管理目标的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12月以来,美国相继爆出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暴露了其资本市场的弊端,其后美国政府相应出台了多项政策。2002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8月1日,一套新的上市公司治理标准也由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颁布出台。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成熟和规范的资本市场,在这次“会计危机”后,也开始反思自身的公司治理问题。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治  相似文献   

8.
1997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02年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的会计丑闻事件,彻底打击了美国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国会和政府在2002年6月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简称SOX法案),SOX法案的另一个名称是《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法案旨在通过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SOX法案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对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9.
“安然”、“世通”、“施乐”等一系列财务欺诈丑闻的相继曝光,暴露出了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的缺失。为恢复投资者对美国证券市场及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30日公布了由其总统签字的《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亦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该法案适用于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所有公司。该法案几乎强化了财务报告过程中的每一方面,从审计委员会的构成和作用到正确的编制者证明,包括如分析师、律师和审计师等“守护人”的正直性。上市公司也要保证在对交易进行财务记录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能够实时而系统地向管理当局提供业绩信息,指出内部控制的缺陷所在,甚至自行检举违法违规行为,以满足企业员工、股东和政府的期望与要求。因此,《萨班斯法案》的要求也被世人称为“萨式”考验。2006年7月15日后,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都要求按照《萨班斯法案》要求提交财务年报。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0.
一、萨班斯法案的主要内容 美国布什政府出台的《2002年公众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它的主要内容涉及加强上市公司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强化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力度等。其中第三章的302条款和第四章的404条款分别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以及评测做了相应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向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这一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但是.2001年美国接连暴发了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会计丑闻,动摇了人们的这一信念。2002年萨班斯法案出台后.美国解散了行业性会计自律组织.成立了独立的会计监管机构.美国的会计监管模式由行业自律转为政府独立监管。由于我国目前同样面临着加强公司监管这一问题.所以.更应该对美国会计监管模式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世纪伊始,全球资本市场接二连三发生了一系列令投资者损失惨重的财务丑闻,不论是一向奉行自由经济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敲响了会计监管的警钟。美国的动作迅速,2002年7月30日,总统布什签署了《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决定成立公众公司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2001年以来,美国爆发出一系列财务丑闻,对美国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国国会通过,并由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2年7月签署了《2002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也被称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公司治理、会计师行业监管、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美国连续发生“安然”、“世界通信”等财务欺诈事件后,美国重新审视了本国的财务法规,美国参众两院在2002年迅速出台并通过了《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即萨班斯法案。法案对渎职和做假账的企业主管实行严厉的制裁对上市公司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业界普遍认为,萨班斯法案是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颁布财务规则以来,最为严厉并且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财务法则,其中的404条款即“完善内部控制”条款更是《萨班斯法案》最复杂、最重要的条款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安然事件等系列资本市场公司丑闻的爆发,导致美国政府加强对会计的监管,包括会计职业的监管和会计准则制定的监管。美国《萨班斯一一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采用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在2003年7月前提交有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会计师》2012,(6):17-17
自2002年颁布以来,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已经实施了10年。为了检验实施效果,甫瀚咨询公司(ProtiViti)近日以近600名企业高管和专业人士为对象进行了专题调查.这些受访者或亲身参与执行萨班斯法案遵从程序,或自身利益受该程序的影响。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萨班斯法案强制实施之后,其所在组织中、与财务报告框架有关的内部控制有适度甚至是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一、《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款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构成了财务报告公允、准确呈报的三道重要防线之一。然而近来美国上市公司发生的管理层舞弊、董事会监督不力、独立审计师不独立等现象引起了外部投资者的强烈不满,作为美国资本市场支柱之一的投资者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为了挽回投资者的信心,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旨在加强上市公司财务呈报过程的每个环节,以维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式”挑战已然来临。据悉.中国移动、中海油等多家公司早就开始了遵循该法案的试点运作。对于力图进入全球投资者视野,向海外资本市场扩张的中国企业来说,要想在“萨式”挑战中成为赢家.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企业在报告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时,要选择适当的遵循标准。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在1992年发布并于1994年作出局部修正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要求内部控制的设计应该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法案》),该《法案》对美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会计、公司治理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法律环境。《法案》要求公司管理层应负担起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的责任,而内部审计是很多企业完成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资源。由于管理层的工作依赖于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职能,所以笔者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提出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企业的管理活动过程产生了内部控制需求,并促进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世纪之交国内外许多知名公司(如安然、银广夏等)财务报告丑闻的频频出现,使得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管制成为必然。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