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上期)三、我国周边国家的粮食流通政策在我国周边国家中 ,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 ,农业和粮食在国民经济中都居重要地位 ,在大多数国家中是重要支柱产业。由这种共同的基本情况决定 ,各周边国的粮食政策有许多的共同点或相似点。1 粮食流通政策的基本目标。一般而言 ,我国周边国家中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迅速增长、耕地逐步减少、粮食需求扩大的沉重压力 ,所以均把努力实现粮食自给 ,特别是居民口粮(大米)自给、改善居民营养状况确定为粮食流通政策的基本目标。但是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粮食流通目标则不同。像泰国是追求大米有…  相似文献   

2.
我国周边国家的国情、粮情与我国迥然不同 ,但也有相似点。由于这些国家和我国毗邻 ,所以 ,周边国家粮食流通体制、粮食流通政策 ,以及国家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等 ,对我国具有较大参考借鉴价值。第一 ,把粮食问题视为治国安民的大举 ,把优化农业和粮食结构视为大政不管国家大与小、经济富与穷、人口多与少 ,周边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视为稳定社会和政局的头等大事 ,把粮食流通和供给视为关键部门 ,把粮食产销、供求作为大政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并进行一系列改革确保粮食供给。印度自独立、特别是 60年代以来 ,把促进…  相似文献   

3.
建立粮食供求预警系统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粮食供求预警系统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市场顾焕章,王曾金,许朗一、粮食供求预警系统建立的现实背景及展望在建立粮食供求预警系统之前,了解一下我国的粮食生产、需求、流通、消费状况,政府、农民行为,预测一下我国未来年份的粮食生产、需求、流通、消费、政府和...  相似文献   

4.
峦生 《粮食经济》2001,(10):16-16
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粮食市场流通格局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只有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市场主体,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以及由市场供求形成的粮食价格,才能使市场成为有效配置粮食资源的主要方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微观主体依托。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以粮食批发市场为中枢协调和组织粮食流通,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商品化实现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以粮食批发市场为中枢协调和组织粮食流通 粮食商品化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粮食商品化的实现,必然要求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让市场机制来调节粮食的供求。因此,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建立健全以粮食批发市场为中枢的粮食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6.
(续上期)五、本次粮食流通研讨会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周边国家的国情、粮情与我国迥然不同,但也有相似点。由于这些国家和我国毗邻,所以,其粮食流通体制、政策,以及国家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等,对我国具有较大参考借鉴价值。当然,这些国家的有些作法在我国早已实施,甚至做得还要好些。但从借鉴角度去思考问题,仍可归纳出以下几点启示:第一,把粮食问题视为治国安民的大举,把优化农业和粮食结构视为大政。不管国家大与小、经济富与穷、人口多与少,周边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把粮食视为稳定社会和政局的头等大事,把粮食流通和供给视为关…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粮食价格是促进粮食商品生产和正常流通的直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粮价方面已多次改革调整,不断提高粮食购销价格,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粮食供求紧张关系,购销倒挂的现象已基本消除,粮价偏低的状况有了改观。有人认为,当前,要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就要继续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这种不研究价值规律,不研究市场供求变化,主观盲目提高粮食购价的行为,势必给粮食生产、流通和地方财政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以福建省为例,1996年加上价外补贴10元,每50公斤早舢谷定购价82元,晚和谷87元。早舢谷价格…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同志率团于1月30日至2月10日对澳大利亚和泰国就其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对澳大利亚和泰国的粮食流通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好粮食流通工作也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粮食市场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国家宏观有效调控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粮食市场流通格局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只有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市场主体 ,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 ,以及由市场供求形成的粮食价格 ,才能使市场成为有效配置粮食资源的主要方式 ,成为国家宏观有效调控的微观主体依托。因此 ,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市场的培育和建设。一、我国粮食市场的缺陷   (一 )我国粮食市场主体呈现对市场适应能力偏弱的特征 一般说来 ,粮食市场的主体 ,由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部分构成。考虑到各主体在参与粮食市场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主要对前两类…  相似文献   

10.
粮食流通市场化 ,就是要以市场而不是以行政为主体运作粮食流通 ;以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而不是以政府意志为手段形成粮食价格 ;以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行为配置粮食资源。粮食流通市场化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 ,是对原有流通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必须扫清思想障碍 ,走出误区 ,更新观念 ,才能逐步实现。一、还粮食商品本性由于粮食不可缺少 ,需求弹性小 ,自然风险大 ,加之我国“三个不可逆转” (耕地减少、人口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 ,粮食供求时松时紧 ,国际市场难于预料 ,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据此说粮食是“特殊商品”,甚至是战略物资。并成为长期…  相似文献   

11.
农商结合搞活现行的粮食流通朱铭在我国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下,市场对粮食的流通并未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其结果是政府不满意,农民不满意,经营者不满意,消费者也不满意。虽然近年来,粮食定购价格已接近或等于市场价格格,但与市场供求状况相适应的价格机制并未形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终朝着以建立分级储备体系、市场形成价格的方向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调控粮食生产,平衡粮食供求,依据期货市场价格的高低来决定增减储备和进出口数量将是大势所趋。期货市场为粮改服务前景广阔,这里以小麦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压销·征实·取消定购──改革粮食购销政策的新思路德阳市粮食学会课题组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水平低,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较长时期内,粮食供需状况偏紧,市场既不发达,行为又不规范,对调节粮食供求的作用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需掌握必要的粮源,用以稳定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增长,粮食库存压力加大,国内外粮价倒挂,粮食进口增多,国内粮食阶段性供大于求和部分品种供求失衡,实行直接价格支持政策面临的困局;分析了当前国家调整和改革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探索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的改革措施。提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须向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要逐渐增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农业是弱质性产业,需要国家不断增强财政支持和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高宋 《粮食经济》2001,(4):17-17
国家调节粮食供求余缺平衡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粮食储备调节。由政府进行控制,有效地调节粮食生产的季节性波动,年度间的丰欠和供应品种结构,是一种风险小、安全性高的调节手段。但政府要承担收储费用、仓储建设费用、管理费用和自然损耗等,运作成本比较高。二是国内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这有利生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有利于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解决段质粮、专用粮的供应矛盾,对总量余缺进行部分调节。而且便于政府控制,风险也小。三是粮食进出口的调节。这适用于粮食季节性、偶发性、连续性的甚至较大的粮食余缺调节、品种结构调节及区域性供求矛盾的调节。这三条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的途径都是行之有效的,但应根据粮食供求情况变化有所侧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根据我国国内粮食供求状况和国际市场粮食供需量和粮价状况来决定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入世在即,加入WTO必将会对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产生深刻影响,笔者试图通过对粮食现行流通政策的分析,提出今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建议。一、对现行粮食流通政策的评价、分析1978年以前,我国粮食流通实行统购统销的体制。1979年以来,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粮食流通体制不断改革和调整。虽然改革经历了曲折甚至反复,但总的方向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实现粮食流通的市场化,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同时建立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以保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是在19…  相似文献   

17.
目前粮食过剩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目前粮食供求状况的基本分析和判断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粮食供求形势呈现出比较宽松的状态。一方面,总量上供大于求,国家粮食储备达历史最高水平。自1992年以来,粮食连年丰收,尤其是1995、1996两年大幅度增产,增产总量达...  相似文献   

18.
粮食流通体制包括粮食的供求机制,管理机制,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粮食流通体制越来越完善。如何正确发挥粮食部门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将很值得研究。一、我县粮改的主要措施1.对国有粮食企业实行了体制改革。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至今已是8个年头。8年来,国务院下达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案。从管理、市场、供求、价格等各方面确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系。制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四分开一完善”。也明确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落实“三项…  相似文献   

19.
粮食立法与执法,是粮食管理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它既是加速粮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需要,又是促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立法滞后,粮食管理一直处于无法规,不规范,弊端甚多的状况。这不仅与市场经济和粮改新形势极不相称,而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极不相称。粮食无法规管理弊端多在我国粮食管理长期处于无法规的状况。国家对粮食的管理主要依靠计划、政策、行政措施来实施,这种管理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起过重要作用,但弊端甚多。一是以计划代替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正在从计划经济的坚冰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的暖春时代过渡,我国的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粮食流通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的市场化运作改变了粮食原有僵硬的面孔,使粮食与其他商品一样逐步融入了社会大流通。因此,在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现代“粮食流”(本文所述“粮食流”是相对于其他一般物流而言)已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课题和必然选择。一、“粮食流”在物流中的地位和影响1.粮食流通现状。正在深入开展的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