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计价问题山东潍坊会计学校侯君邦当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对外投资时,对投出资产的计价,我国《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对外投资的,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其帐面净值的差额, 计入资本公积金”。关于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2.
信用社实行信贷计价承包经营之设想黄永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已成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实行信贷计价承包经营是提高资产质量的最佳选择。一、实行信贷计价承包经营的出发点1、打破贷款"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目前,信用社...  相似文献   

3.
田琦  周翔 《税收征纳》2000,(3):34-35
实行改组(包括合并、兼并和股份重组)以及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对有关固定资产的价值重新评估价格后应如何计提折旧,涉及国家、企业和股权所有的利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企业合并、兼并、分立、股权重组后的各项资产,在计算所得税时不能以企业为实现改组而对有关资产等进行评估的价值计价并据以计提折旧,仍应按改组前企业资产账面的历史成本计价,  相似文献   

4.
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企业的资产应按取得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入帐,一般不得随意调整。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在发生产权变动的情况下,资产必须按照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入帐。如果税法亦承认这一新的资产计价基础,不会产生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分离,也不会带来任何新的会计处理问题。如不承认这一计价基础,由此导致了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分离,带来了资产评估增值(或减值)的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本文试按我国有关税法规定谈谈资产评估增值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一、利用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的所得税会计处…  相似文献   

5.
“收益重心论”的局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益计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正确确认收入和费用,从而正确计算企业的当期利润;资产计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状况,收益计量和资产计价是密切联系的,但它们之间又常常发生矛盾。当收益计量和资产计价之间发生矛盾时,现代会计的解决方法是:首先考虑收益计量,其次再考虑资产计价,这样就形成了现代会计的一大特点:收益计量处于主导地位,而资产计价处于收益计量的从属地位,即所谓的“收益重心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企业资产表中的有些数据是被歪曲的,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四、评估计价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资产、负债的评估计价问题;持续经营企业的评估计价问题;最终售让价格的确定问题。1. 资产、负债的评估计价。历史成本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是:在历史成本下,资产负债表中,特别是资产项目,没有考虑到价值本身的变化。因此,这一类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不大。但是资产、负债重估也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国家的法规中并没有规定(即使有,也是少得可怜的指南)如何对资产、负债进行重估计价,尤其是对无形资产和或有负债的计价问题。而这些资产、负债计价合理与否是相当重要的。尽管资产、负债的计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段逆 《会计师》2012,(15):14-15
<正>一、公允价值引入政府会计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会计都是奉行稳健性原则,对资产和负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都有规定:"各项财产物质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自行调整账  相似文献   

8.
浅议股票投资费用的会计处理辽宁朝阳市商业学校张明《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进行股票投资时,"按照实际支付款项计价"。这也就意味着,企业进行股票投资,无论是买价还是购买费用(如佣金、手续费等)均应计入对外投资的帐面价值。笔者认为,不分情况地把股...  相似文献   

9.
新准则执行后,在存货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都有所变化。这除了将给企业会计处理带来新的变化之外,在税务处理方面,由于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影响,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一、存货的初始计价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而税法规定,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存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对于企业由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存货的计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存货资产的…  相似文献   

10.
杨胜 《上海会计》2002,(11):71-72
有人听说报载“一元钱卖一个企业”的消息,等于把一个资产巨大的企业白白送掉,不禁为之扼腕叹惜,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到底“一元钱卖一个企业”是不是合理的经济行为?将一些亏损严重的企业以“白送”的方式卖掉是否资产的流失?本文从资产价值计量的角度对此做一些经济学的分析。一、资产价值的内涵资产价值的计价属性有多种,从会计学的角度看,有账面价值、账面净值或净额,还有资产买卖时的交易价格等。对资产究竟采取何种计价属性,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上是有差别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资产内涵的定义开始出现从单纯的会计计价向经…  相似文献   

11.
彭宏辉 《会计师》2012,(8):14-15
一、公允价值引入政府会计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会计都是奉行稳健性原则,对资产和负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都有规定:“各项财产物质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历史成本计量作为被广泛应用的会计模式,有着不可或缺的优越性,如容易取得、可以查证等。  相似文献   

12.
一、公允价值引入政府会计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会计都是奉行稳健性原则,对资产和负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都有规定:"各项财产物质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历史成本计量作为被广泛应用的会计模式,有着不可或缺的优越性,如容易取得、可以查证等.  相似文献   

13.
企业对于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认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评估与财务会计是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学科,两者的联系源于历史的原因.在资产计价中,两者有着不同的计价方式和计价标准.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时应充分注意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发出和销售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所以我县国有投资性公司对取得土地和出让使用土地的成本也应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结转,期末对存量土地成本也应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相似文献   

16.
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税务》1998,(11):42-43
为适应企业合并、兼并、分立、股份重组、资产转让等改组、改造的需要,推进企业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站企业改组、改制有关所得税纳税人认定、资产计价、税收优惠和亏损诈补等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非货币性交易即物与物的交换,这种交易不涉及或只少量涉及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因此最关键的会计问题应该是资产的计价问题,在非货币性交易中,资产价值的确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公允价值则是非货币性资产计价的重要依据,也是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对《转变会计计价观念之我见》一文的一点看法张家港市客车总厂黄运虎读了贵刊1995年第3期后,笔者对《转变会计计价观念之我见》一文中的个别观点有些异议,想谈谈我的看法。在该文的"存货进价核算企业的会计计价"一节中作者提出:"同一货物销售收入计价:小规模...  相似文献   

19.
实际成本原则,是指资产以获得时所耗费的其他资产或增加的负债或二者之和来计价。这一原则隐含了实际成本计价的时间性、空间性和流转性三个特征。忽视了这三个特征,可能会导致资产计价偏离实际成本原则。第一,所谓实际成本原则的时间性,是指对确认实际成本的时点要求。因为资产的获取(如购买或制造)从确认有该项资产开始,至该资产到达预定场所或状态,通常要有一段时间,而各项支出的实际发生甚至还可能延迟到获取行为结束以后。实际成本原则要求对所获取的资产在每一个时点上进行计价,予以反映,例如,在固定资产的建造过程中,应将所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朱火金 《上海会计》2010,(2):23-23,48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第十三条,对农业资产(包括牲畜(禽)资产和林木资产等)成本费用的会计核算作出如下规定:购入的农业资产按照购买价及相关税费等计价,幼畜及育肥畜的饲养费用按实际成本计入资产成本,幼畜成龄转作产役畜后的饲养费用记入经营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