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制造业融资结构变化深刻影响制造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究陕西省制造业融资结构变化对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制造业融资结构与企业需求基本匹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导致制造业融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不高。此外,市场主体活力、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外部竞争也是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采取措施稳定制造业企业预期、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府公共配套政策,促进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着由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而我国已处在这一阶段,因而对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适度规模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现有研究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适度规模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并提出了具体研究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适度规模的系统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要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缺乏的不只是技术,还需要拥有企业文化素养。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有利于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敬业精神,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精神的养成。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融入企业文化的途径主要有进行专业行业调研、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促进企业文化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行企业文化渗透等。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影响其升级有两个重要原因:制造业企业内部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的分离降低了企业的装置成本并有助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的专业分工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并且在产业关联度上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历史经验表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断地投入现代服务业所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使整体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通过利用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地以及全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比较,北京是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较多地利用外部服务业的地区;利用北京等四地2000-2005年的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计量检验表明在四地外部服务业的发展都将有利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中,北京市的服务业增加值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0.6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调解工作五法而著称的浙江杭州大土工作室代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向,是城市社区矛盾调解社会学、法学双重实践的典范。他虽有政府背景却走民间调解的道路,其优势在于:传承传统的法文化;降低调解成本;弥补司法所不及。其特点在于:体现了人民调解的专业化目标;体现了向自治化、社会化的转化趋势;体现了法理型权威与魅力型权威的结合;体现了情理法之间的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就业质量是农民工整体工作状况的优劣程度,促进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应从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作出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存量,企业应注重规范管理,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和权益及政府应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等。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观念保守落后,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对此,文章紧贴农民工的实际和需求,提出对农民工培训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的权益却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设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仍处于制度建立的初期,各地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呈现出多样性,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和农民工都不愿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障项目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未能与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相协调。本文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其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本文分析了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现状,提出政府对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培养、流动、配置、保障等几个环节,具体体现在工资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中,指出政府可通过制度的适当安排,从内在方面使农民工自身具有改变其弱势状况的能力,从外在方面保障农民工获得的这种能力充分发挥作用而不受制度环境的约束。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四级的特征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四级市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和贡献,从而可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从四级市场出发,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城市非正规产业和非农产业;加强小城镇建设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创新机制基本确立、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改善等总体情况,分析了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盈利水平偏低、产业结构层次低、自主专利少、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是近代社会各国经济的支柱,制造业中典型地存在一种作为制造业发展引擎的创新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业中的创新体系、比较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揭示出:制造业中创新体系是由各种表现为异质性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活动联结起来的,这些服务有的是政府主导的,是先进的知识密集的政府服务,有些是知识密集型的商业服务,这些服务促进了制造业中经济效率的提高。总之,制造业中的创新体系的本质特征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劳动强度变化范围受到自然的和社会的限制。劳动基于追求消费和免除劳作之苦的内在动力。面对来自外界的竞争压力,会在限制范围内对劳动强度进行调整。促使劳动进行劳动弱化的因素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促使劳动进行劳动强化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决定劳动地位的社会制度和激烈竞争的国际秩序。从历史变迁来看,人类社会的劳动强度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而显降低,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浙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所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浙江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不公正的二元制度决定了当代中国农民工在身份、社会经济地位和未来发展前途上的特殊性。从身份看,农民工是国家将国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并实施不同待遇的结果;从社会经济地位看,“农民工”是对农民“低贱”地位的继承和延续,具有制度锁定性;从发展前途看,农民工的未来令人堪忧。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二元制度以彻底改革,以“制度公正、国民平等”为主旨,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是未来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通过聚类分析将浙江省各县市按照本地劳动力在服务业的分配分成几类,然后再分别对这几类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它们在服务业领域的比较优势,进而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浙江省的各个县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都具有各自的潜力与主要发展方向,未来浙江省的三大产业比重会调整到“三、二、一”的局面,服务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迁移-就业-定居-生活”城市化过程中,其城市就业特征及其相应的经济、社会状态直接影响其在城市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特征。对以陕西省为重点的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趋于多样化,服务业的就业吸纳潜力巨大;就业城市规模选择偏好于所在省份的大中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在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存在显著的需求;城市就业收入成为多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多数家庭年收入处于城市中低收入范围;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障受到极大忽视。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深度城市化的目标来看,需要从发展战略与规划方面做出的城市政策响应包括:提升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吸纳能力;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城市居住为核心促进农民工公平公正地城市化进程;加强对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和城市化需求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并从现代制造业市场、制造业企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的变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新世纪的产品开发过程特征。同时,还详细论述了现代制造系统的模式和哲理,并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例分别介绍和比较了各发达国家中先进制造技术的地位以及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有序多元回归计量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流动人口工作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户口性质、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和就业职业、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工资收入等就业特征对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影响显著。应该关注低知低薪农民工群体的过劳问题,规范劳动标准制度,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户、私营企业劳动者超长工作时间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