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债务重组的意义  在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情况下,作为债权人,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债务人破产,以破产财产清偿债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相互协商,债权人作出某些让步,使债务人减轻负担,渡过难关,即债务重组。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这里“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进行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让步”是债务重组的本质特征,即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帐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债务重组的…  相似文献   

2.
许敏 《北方经济》2006,(8):52-53
本文就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介绍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及意义,新旧债务重组的方式以及对债权人、债务人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结合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探讨子目前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定义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旧准则定义为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  相似文献   

4.
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是公允价值的应用。文章主要以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公允价值为例,从公允价值的定义、确定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方面具体探讨公允价值的应用,力求公允价值能够在新债务重组准则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敏 《北方经济》2006,(16):52-53
本文就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介绍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及意义,新旧债务重组的方式以及对债权人、债务人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结合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探讨了目前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6年初财政部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方式、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有关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债务重组中运用公允价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车兴海 《中国经贸》2013,(12):262-263
债务重组也称为债务重整,就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和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作出裁定让步的事项。本文就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
卜伟 《辽宁经济》2006,(11):106-106
一、债务重组的核算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论债务重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芳 《理论观察》2003,(1):79-80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困难,导致现金流转不畅,出现暂时的资金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债权人通过相互协商,债权人作出某些让步,使债务人减轻负担,渡过难关,这便是债务重组。其重组方式分五种。第一,以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第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第三,债务转为资本;第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第五,以上两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无论何种重组方式,债务人、债权人均要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1.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债务人与债权人在会计处理时,其债务重组后债务或债权的入账价值应当是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修改后债务或债权的公允价值,入账价值低于债务重组前债务或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我们认为,债务重组后债务或债权的入账金额应当是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修改后将来的应付或应收金额;入账金额的现值低于债务重组前重组债务或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入账金额的现值与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或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在以后会计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众多企业发生财务困难,包括我国一些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面临倒闭或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换为资本,包括国有企业债转股;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式组合进行的混合重组。文章就债务重组的所得税处理与会计处理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蔡燕蓉 《开放潮》2006,(11):48-49
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将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最大的亮点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这相对于以前中国会计史上以“历史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计价基础而言,可谓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会计准则的这一重大变化不仅将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发生重要的影响,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为此,正确解读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清醒认识目前我国实施公允价值模式存在的困难,积极寻找对策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企业会计利润为着眼点,从存货计量、资产减值、债务重组、公允价值等方面对新会计准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尝试探讨新会计准则下利润粉饰可能的手段及防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了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在债务重组中谨慎地引用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但是我国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在债务重组领域的利用的时间还很短,缺乏丰富的操作经验,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步完善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准则规范,充分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1998年6月正式公布.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2006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2001年该准则的修订将债务重组中的债务计量基础由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并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损益。从某一方面来讲,该准则的修订避免了企业对公允价值的滥用,但是这种一刀切的规定有悖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将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最大的亮点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这相对于以前中国会计史上以“历史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计价基础而言,可谓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会计准则的这一重大变化不仅将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发生重要的影响,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为此,正确解读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清醒认识目前我国实施公允价值模式存在的困…  相似文献   

19.
谭爽 《辽宁经济》2007,(5):95-95
自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以来.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潜在业绩波动的热烈讨论.这次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指出:“这是中国会计、审计行业的里程碑.企业不可低估新准则带来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主要在四方面有重大调整.即“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而这四方面将对企业的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疑又具有了多重含义.这也充分证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准则国际趋同的决心和态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审计特征分析入手,探究其合理、可行的审计对策,从熟练掌握债务重组准则的新规定、适当引入审计风险模型、重视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影响、审查债务重组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谨慎发表审计意见等方面对策加以阐述,旨在对审计实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