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7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建立自动化电焊生产线,世界出现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和自动化应用已深深地扎根于工业。20年来,特别是在最近5年中,这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世界机器人的研究和更新速度逐年加快,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航天航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各领域都使用了机器人。工业生产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许多行业都应用机器人来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速度。瑞典ABB公司专门从事机器人的研究与发展,于1974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79年开始成套生产机器人焊接系统,1983年采用带操纵杆的示教器,1986年采用AC伺服电机.1991年采用中空手腕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装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汽车的生产制造中。在生产过程中,汽车车身的钣金冲压线是主要设备,其对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以及汽车的质量有着直接性影响,而冲压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因此,工业机器人作为可靠性强和灵活性高的机械设备被切实应用到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上,对汽车制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本文对工业机器人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许多顶 《经济师》2002,(3):11-13
物流管理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工件自动装卸、运输和存取技术等物流自动化系统的内容 ;运送线、AGV和工业机器人等主要物流搬运机构 ;立体仓库、缓冲站和生产物流等管理系统。最后论述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物流系统设计与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电力行业新型的技术也层出不穷,电气自动化已经被工业领域广泛使用,而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无功补偿的内容以及特点,分析了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在未来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技术是工艺综合自动化主要手段之一。加速科技进步,集约化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取决于广泛使用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1990年初全世界机器人总数为40万台,其中,日本22万台,独联体6.2万台,美国3.7万台,德国2.2万台,意大利1万台。世界机器人总数以年均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家企业的发展水平,因此,采用工业控制的最新技术,已成为工业控制的必然趋势。自动化控制技术由继电器控制发展到PLC控制,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的一个质的飞跃,使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并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大功率晶体管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伺服机构正逐步走进工业企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机器人的高科技产品在汽车生产线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未来世界市场的特点是竞争激烈,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因此,谁能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谁就能占领市场。第三代机器人的出现为完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供了条件。根据 BIT(Bureaux International du Travail)预测,工业机器人在未来十年中将以三倍的速度增长。到1990年,日本将有机器人7万台,美国6万台,英国、联邦德国各2.6万台,法国略少。同期内,苏联、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也将有总数为20万台的机器人投入使用。综观世界工业的发展趋势,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自动化生产已开始从少品种、大批量的刚性加工系统向多品种、中小批量的柔性加工系统过渡,而机器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成为柔性自动生产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外,使用机器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美国汽车行业统计,一台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可代替2至7人工作。机器人又是现代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典型产物,是当前电子技术与机械相结合的象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运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电气自动化学科特别是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提高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智能化,增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不同的是,农业机器人属于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是三种不同的机器人类别。当前,农业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主要由于全球农业劳动力人口大幅度减少,而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劳动力减少的重要因素。目前日本是全球范围内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2018年以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开始凸显,具体表现为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了农村耕地闲置等现象。在国家高度关注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机器人代替人工是个战略性问题,未来,农业机器人将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从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现实出发,结合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本文通过构建Heckman两阶段回归模型,考察了最低工资上升对工业企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最低工资上升会提高劳动工资,尤其是低技能工人工资水平,促使企业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重新组织生产,加快中国企业的 自动化升级进程;(2)与西部地区相比,位于最低工资标准较高的东、中部地区的企业进行自动化革新的概率更大;(3)最低工资上升对不同替代性风险、不同规模、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工资水平等企业的 自动化影响存在差异:替代风险越高、规模越大、劳动要素越密集、劳工成本占比越高的企业,在面临最低工资上调时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可能性越大;(4)最低工资主要通过成本效应渠道加快中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日本机器人市场规模为6003亿日元,据预测,至2000年时可达9500亿日元,2005年将扩大到1兆7000亿日元,前景十分喜人。 众所周知,日本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并普及于汽车、机电为主的制造业中,为产业自动化立下了汗马功劳。日本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点焊、弧焊机器人等)及集成电子流水线(接插、贴装机器人等)技术闻名于世,纷纷为各国所效仿。日本成熟的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继续加速前进的同时,已朝着建筑、医疗、  相似文献   

13.
《经贸实践》2014,(3):43-45
杭州市“机器换人”与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联盟(简称机器人联盟)由浙江大学、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中科新松光电有限公司、杭州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通灵自动化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共同发起。其成员主要由从事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相关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担保机构等单位构成。  相似文献   

14.
工业机器人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意大利柯马的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柯马的生产系统每年生产超过2000万辆汽车,占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1/3。本文系统梳理了工业机器人柯马企业的先进技术、经验和发展理念,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为国内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引言到了近代,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之后,不同功能的机器人也相继出现并且活跃在不同的领域,从天上到地下,从工业拓广到农业、林、牧、渔,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并联机器人是一类全新的机器人,它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误差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2015,(3):19-43
受中国制造业挑战,德国开始力推"工业4.0战略"(以下简称"工业4.0")。1 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为工业1.0;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为工业2.0;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大批量的简单化生产模式为工业3.0。但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网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交织产生新的价值模型,在制造领域,这种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一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德国人称其为工业4.O。  相似文献   

17.
欧洲机器人技术具有广泛的工业研究基础.21世纪欧洲机器人技术更加着眼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外科设备、太空探索以及到世界各个角落执行危险任务.先进的机器人系统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内容包括欧洲机器人技术平台出台的背景介绍、对其目标的阐述以及未来欧洲机器人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简要介绍,最后探讨了欧洲机器人技术平台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也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标志。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的电气自动化进程,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但促进了工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PLC技术是一种在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技术,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十分快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子自动化的发展。文章从PLC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始论述,然后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 机器人,这种由电脑控制的、可以按指令办事的自动化机器,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日益作为劳动手段被运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目前,世界上有180多家公司在研究和生产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数额每年以40%左右的幅度在增加。在号称“机器人王国”的日本,1980年底已使用机器人7万架,平均每一百万人中占有机器人58架;在作为机器人诞生地的美国,对机器人的使用也一反过去的保守状态,每一百万人中占有机器人15架;在西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机器人产业进入技术创新密集活跃、产品应用深度拓展的发展机遇期,农业生产、工业作业、生命健康、生活服务、国防军事等多领域即将步入以机器人为关键支撑的全新阶段。一、全球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态势机器人作为科技创新的“璀璨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全球主要工业国家将机器人作为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加快战略布局,丰富技术储备,完善产业建设,拥有强大的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