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商》2006,(3):156-156
当“酒文化”这一概念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后,中国酒界经历了作坊酒、工业酒、广告酒和品牌酒为特征的几轮演义后,又进入了文化酒时代。于是,接连上演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文化酒战,让市场风起云涌,令千百酒厂唯文化是瞻,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六福人家在全国已上市三年左右,从品牌定位和广告创意来看,好像不是延续“金六福”的“福文化”路线,反而走得好像就是一条“时尚娱乐化”路线,尤其是“暗号手势”篇广告,就是时尚玩酷式的品牌广告,并且还重点在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投放,把其目的暴露无疑!因五粮液原酒涨价,本意想用自己研发生产的畅饮型顺喝的“六福人家酒”,定位于大众化消费品牌,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全球化、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广告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得一席之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文化的塑造和弘扬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内容。本文阐明了品牌文化的意蕴,研究分析了中国目前品牌文化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内涵认知、目标追求、管理运作等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以专业标准操作、创造世界级的民族品牌等追求品牌文化成功的途径,以此探讨未来的广告策略,形成世界级的中国品牌文化,将是我国广告界下一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品牌文化今天碰到的最大瓶颈,就是我们品牌广告的从业人很多都是从快速消费品行业培训出来的,好处是受过专业的基础训练,缺点就是甚至到了非常数据化和格式化的地步,丧失了天马行空的能力。这样的话,广告公司干脆改名叫会计公司得了,满脑子都是报表,艺术感受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成功营销》2008,(5):12-12
如果你处于某个特定年龄层,就算是不抽烟,你也一定记得那个品牌的香烟“好烟的好品味”(tastegood.1ike a cigarette shaold——云丝顿香烟广告).你也会知道为了那个品牌的香烟“愿意走一英里”(骆驼香烟广告).那个品牌“宁死也不换”(泰瑞登香烟广告)。  相似文献   

6.
达芙妮“时尚城市,摩登达芙妮”的广告中并没有太多宣传产品,而是希望用一种大气的品牌诉求,将广告的意旨上升到上海城市文化与世博会的高度,让全国的消费者都能体验到达芙妮此次品牌营销发力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品牌建设”是企业广告投放的第一目的。 从本次广告主的调查中发现,“品牌建设”已经成为95%的广告主的广告目的之一,而“产品销售”和“渠道建设”以81%和61%分列第二、三位。在所有的具体广告目的中。42%的广告主以“扩大品牌知名度”为首选广告目的。品牌主导的广告策略必将引发对品牌型媒体更深入和广泛的关注,以CCTV为代表的品牌型媒体未来将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8.
郑国喜 《商业时代》2011,(13):26-27
我国品牌广告在经历了商标意识阶段、名牌意识阶段后进入了品牌经营意识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外品牌大量进入我国。近年来,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我国品牌广告应该注重自身品牌文化的建设,并且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归属感。通过分析我国品牌广告的发展现状,文章认为从品牌广告的文化因子入手进行研究,可以很好的建立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丰富品牌广告的内涵。本文通过对我国品牌广告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我国品牌广告中蕴含的流行文化、我国品牌广告中的外来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寻求品牌广告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以期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使我国品牌广告建设立足民族文化,创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  相似文献   

9.
《国际广告》2009,(11):128-129
“双喜”这个品牌名称所代表的产品不止一种。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能够很清楚地区分出哪一支广告是出自广东的“双喜”,这就是广东“双喜”多年来对“喜”文化不遗余力地追求和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舍得”哲辩之美。高档酒作为奢侈消费品,精神享受是最主要的消费需求。作为2001年上市的舍得酒,该确立何种定位,才能从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隙中突围出去呢?经过前期反复论证,舍得酒品牌路线定位为文化酒的路线。  相似文献   

11.
李俊杰 《市场周刊》2001,(17):35-37
欧洲的一些名品牌,尤其是“以广告导向”为原则的时尚商品品牌,在品牌传播中,不依赖大众媒体广告而大获成功,这引起了国际营销界的关注。有人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大众媒体费用昂贵;二是媒体的分众化导致每个媒体的覆盖面积缩小。另一种见解则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品牌营销的必然趋势。建立品牌,是所有谋求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共同选择,营销传播(IMC)带给人们更广阔的视野。在不断积累品种基本要素的事例传播过程中,设计、包装,广告,DM,SP、PR、Event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换句话说,品牌传播是一台大戏,生、旦、净、丑、未、鼓乐、丝弦通力合作,才能出演一台好戏。营销人士认识到,品牌存在于消费心中。消费不仅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认识品牌,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来全方位地感受品牌。在这一点上,传统媒体广告并最有效的工具。消费对广告的解读能力日益增强,对广告越来越挑剔。因而厂商转向间接和隐蔽的传播方式。这也是不依赖大众媒体广告建立品牌的一种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腾飞 《糖烟酒周刊》2005,(12):A002-A002
今天白酒把历史文化演绎到了极致,而奶酒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奶酒同样是酒,这点与白酒、啤酒等是平等的。所以我认为奶酒也可以以文化为卖点,打造一种新的文化酒。就酒类市场操作看,酒与文化天生是不可分割的。再看奶酒品牌:龙驹、一代天骄、射雕英雄等,每个品牌名称都包含了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奶酒企业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打造一种新的文化概念。  相似文献   

13.
码尚 《广告导报》2005,(12):26-27
“仅仅靠产品及包装的开发创新和促销品的发放,没有经营上的创新和品牌的形象升级,是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思路的。在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之后,怎样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消费忠诚度必须提到经营日程当中,因此,经营品牌而不是经营产品将是宋河战略升级调整的核心。”——这是宋河领航人一直强调的观点。从宋河延续原有品牌元素中的好酒概念(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提升到“男人喜欢一种酒不需要理由”,到“宋河粮液,值得分享”,再到“分享宋河,共赢天下”,宋河在延续一贯的豪情气质的同时,逐渐将品牌文化与中原文化紧密结合。呈现出白酒性格最根本的豪情“赢文化”。而在文化营销的同时,宋河亦完成由销售型到利润型的转变,高端商务用酒——共赢天下酒的推出是一个标志,也同时成为宋河品牌新的里程碑。纵观宋河这一老品牌的重新崛起,我们也同样能看到关于豫酒的营销状况与发展。因为,毕竟在宋河崛起的同时,更多的豫酒品牌也在先后改制后借助资本和营销变革开始新的起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薛旭 《广告导报》2007,(1):109-112
2007年CCTV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在一片掌声中落下帷幕,而这个一年一度的“品牌奥运”,留给广告企业和企业的震撼和思考,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5.
真实性是中华老字号品牌特有的优势。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老字号品牌更新变得尤为重要。在老字号品牌更新过程当中,更新策略是否会对老字号品牌固有的优势与属性造成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在理论与实际上均具有深入探讨的迫切性。本章依托组织合法性理论,探讨了老字号品牌采用流行文化的广告中,消费者感知文化差异对品牌真实性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以三个老字号品牌广告为样本,共搜集到631份有效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老字号结合流行文化元素的品牌广告中,消费者感知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差异性对广告合法性与品牌真实性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广告合法性在消费者感知广告中文化差异与品牌真实性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消费者流行文化卷入度显著降低了广告中感知文化差异对广告合法性的影响,以及流行文化卷入度在广告中感知文化差异与品牌真实性之间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广告合法性起作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品牌真实性与品牌合法性领域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竞争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物质因素上费尽了心血,数番轮回,难有较大突破时,一种非物质因素一文化,便悄然进入品牌竞争的激浪之中.并且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在品牌外形、广告、营销、伦理、情感等方面广泛展开.一、品牌外在形象文化竞争品牌外在形象文化由品牌的造型、包装、商标等文化所构成.若品牌的外在形象凝结的文化素养高、  相似文献   

17.
曾朝晖 《糖烟酒周刊》2004,(39):B014-B015
香烟是一种情感性消费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品牌关系极为重要。但在禁烟运动的强大压力和《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下,其营销活动受到严格的限制。于是。一些烟草企业将广告的重点转到了体育项目的营销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兵 《糖烟酒周刊》2007,(25):21-21
作为执行公司战略的一个工具,广告营销成为提升品牌的必要手段,更是整个营销传播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品牌是先有“品”才有“牌”,广告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品牌的品味,因此广告营销逐渐成为品牌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告正在成为众多企业营销的重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企业正不遗余力的运用广告这种快速的传播手段为销售助跑。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家品牌标志设计企业的负责人,拥有15年以上的经验,我经常看到一些品牌包装设计师因为客户端因素导致业务失败。品牌包装和品牌广告不一样,后者有比较简易的可塑性,而前者被称为“品牌的衣服”,是品牌营销在媒体上运用最持久的,它必须保持竞争力。平均下来,大约每3年企业就必须对自己的品牌包装进行一次审视。  相似文献   

20.
在这八年的营销策划、品牌咨询的过程中,在接触消费品企业的时候,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投入了大量的广告,可效果却不明显?为什么我们广告加促销,空中、地面同时展开了立体的品牌攻势,却没有使品牌与销量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