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面对来势汹涌的通胀,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加入阻击大军,不少央行纷纷提高利率,并试图采取更多措施来平抑不断上涨的物价。  相似文献   

2.
对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已经有很多种说法可供我们详加评论,比如:利用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紧缩流动性,实行价格管制,以人民币升值来对抗输入性通胀等。本文试图从企业的角度,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根据其价格行为来探究抑制物价快速上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观点     
《中国税务》2011,(8):5-5
人们担心中国能否遏制住通胀,同时维持其快速发展步伐。对此我明确给予肯定的回答。物价快速上涨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和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中国已将限制价格上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推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奏效。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在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  相似文献   

4.
央行此次采取了非对称的加息,主要是应对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稳定通胀预期,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但在中美利率差已经趋于消失,甚至国内国债利率已经高于美国国债利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央行逆国际大势而加息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积累。  相似文献   

5.
全球经济复苏在即,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难言退出,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在2011年继续遭受更大的通胀压力. 通货膨胀压力倍增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等紧缩政策作为应对通胀的手段,是新兴经济体解决当前问题并防范远期风险的切实举措.但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新兴经济体已采取的政策不足以控制通胀走高之势,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不断传导到新兴经济体的消费物价当中.  相似文献   

6.
(一)利率与物价的关系问题不少同志提出,在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的利率应该追踪物价;也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观点和主张。马克思说:“商品价格和利息之间并无任何必然的联系。”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第一,利率与物价之间不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物价上涨不会直接引起利率的提高;反之,利率的提高也不会直接引起物价的上涨。因为物价和利率是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范畴。第二,利率与物价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却是可以通过货币这个纽带或桥梁相互发生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同向的,也可以是逆向的。如,货币发行过多,物价上涨,为了保证借贷资金不致贬值,名义利率就会提高;物价虽然上涨,只要资金市场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利率也就不会提高甚至下降;利率提高,企业支付利息增加,产品或本增大,物价就会上涨;利率虽然提高,只要货币供应量没有增加甚至减少,商品供应量没有减少甚至增加,物价也就不会上涨甚至下跌…….所谓利率追踪物价,就是对影响利率的其他各种因素一概不加考虑,唯独描准物价,尾随物价,让物价牵着利率走,物价涨多高,利率也要提多高。我们认为,这种主张并非良策,不可取之。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资产价格及通胀上涨过快压力普遍加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在率先恢复强劲增长的同时,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水平呈现出新一轮快速上升态势,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有关国家陆续采取相关政策手段加以应对。梳理和比较近年来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通胀形势、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由于物价的持续上涨,市场预期央行可能提高利率,央行也表示利率要反映物价变化,而真正决定利率是否调整在于消费物价水平是否达到或超过半年或1年期限的贷款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底以来,我国银行的流动性出现紧张状况。持续的回笼货币和外汇流入减弱,央行的数量型工具已具有实质性政策作用。市场出现通胀和通缩的争论,核心是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宏观意义,在工资上涨和收入分配改革的环境下需要密切关注。当前并没有必要提高贷款利率,但如果物价保持在高住,有必要推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当前是推动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随着2009年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通胀预期也在逐步增强,为了给我国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要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当前我国物价呈结构性温和上涨,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管理通胀预期取得了初步成效,充分体现了年初决策的前瞻性和及时性。下一阶段仍然存在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要继续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当时金融环境相对安全、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风险资金流入新兴市场的速度快于流入发达市场的速度。大量风险资金的流入驱使新兴市场地区经济相对繁荣,资产价格高涨,通胀压力上涨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12.
谭小芬  李源  苟琴 《金融研究》2019,470(8):38-57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全球流动性异常充裕,对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外部融资环境造成显著影响。本文运用28个新兴市场国家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和美国影子利率数据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影子利率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美国影子利率的降低会促使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进一步地,这一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但汇率弹性僵化的国家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发现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在调控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过程中,除要考虑国内因素外,也应高度重视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引发国内通胀预期升温。文章参考2010年利率走势,就当前市场较关心的通胀上行后的利率走势,及央行政策应对考量等问题做出分析,并借此探讨下一阶段市场交易机会。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迅速,引发国内通胀预期升温,市场比较关心通胀上行后,利率将如何演绎,尤其是央行是否会采取加息来应对。本文参考全球金融危机后期利率的走势及影响因素,尝试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胀是一种和货币有关的经济现象,简单地说,就是物价和货币的相对关系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流动性过剩并且物价上升。当然,通胀环境下,投资还是不投资,有时不取决你主观的愿望,而是客观上的必须。要保持自己手里货币的购买力,就不能储存货币。且不说目前的利率和通胀率倒挂,就是通胀率降到存款利率之下,也并不等于说物价不涨。但是,通胀下的投资确实也是一件令人挠头的事。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詹姆士最新研究的通胀期如何投资理财的理论,解释了大多数投资者失败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或许这些能对普通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会财会》2011,(6):46-47
2011年,总体物价还会上涨,通货膨胀还会加剧。按照目前专家的预测,今年物价上涨会在4%上下运行,这已经大大高于目前储蓄一年期利率水平。在高通胀下,虽然央行把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主打牌,但调高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不少专家预测在年内会调高2至3次。因此,2011年投资理财市场注定不会平静。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利用STR模型考察了我国2000--2011年间货币供应量、利率与物价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物价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其中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而且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影响程度不同,在高利率水平下影响更突出;利率低时对物价的影响是负向的,此时加息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但当利率水平过高时,受制于“成本渠道”效应的影响,提高利率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因此,央行调控物价时应充分考虑所处的经济状态,合理选择两种不同的调控方式,以取得预期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当时金融环境相对安全、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风险资金流入新兴市场的速度快于流入发达市场的速度。大量风险资金的流入驱使新兴市场地区经济相对繁荣,资产价格高涨,通胀压力上涨趋势增强。据统计,新兴市场的整体资本流入超过上次1997年亚洲金融危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房价上涨在通胀形成和传导中的作用,指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通过引发通胀预期推高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价格,从而对整体价格水平产生成本推动型的上涨压力,其中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通过加大食品价格波幅和提高其价格中枢水平对通胀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抑制物价须管好房价,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1月份CPI再度上涨,表明当前我国通胀压力依然很大。当前物价上涨正由食品领域向非食品领域扩散蔓延,并且物价快速上涨已影响到劳动力成本上。粮食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还会继续推动食品价格和CPI上涨。  相似文献   

20.
速览     
01欧元区经济复苏面临多重挑战通胀是2021年贯穿欧元区经济全年的关键词。欧盟统计局近期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欧元区通胀继续上涨,并连续两个月刷新历史纪录。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和供应瓶颈等因素影响,2021年12月欧元区用以衡量通胀的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攀升至5.0%,超过11月的4.9%,为欧元区成立以来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