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浅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原来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单一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原理着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涉及的相关概念及核算程序进行了介绍,并以举例的形式解析了列表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辉 《会计之友》2008,(32):64-65
2006新准则有关所得税核算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文章先从本质与计税基础等方面介绍了企业所得税核算的相关内容,重点归纳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涵,并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会计所得税核算所造成的一些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3.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非完美,它没有解决永久性差异问题。文章建议单独核算永久性差异,并在财务报告中增加永久性差异涉税信息的披露,以期完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4.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采用与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趋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该方法与我国原制度中规定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不仅在概念、特点和核算程序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表与基于利润表在核算所得税时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因此,资产负债表现会同时给企业、决策者和税务机关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首先概括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含义、特点及核算程序,然后通过实例揭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并反映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现给企业、决策者和税务部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迟丽华 《会计之友》2007,(2X):77-78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在会计实务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1.会计核算方法发生变化。新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将不再适用。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仅有少数企业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不同所得税会计方法的选用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且通过所得税费用能够获取的会计信息也非常有限。新准则只允许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从国际上对所得税采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主流趋势看,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采用或倾向于采用债务法而摒弃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又备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推崇,2006年我国财政部对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新所得税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求对所得税费用的计算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本文将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有关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无论是《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暂行规定》,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都没有规定企业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甚至没有提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而美国早在1987年颁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96——所得税会计》中,就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核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1996年对《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进行了修订,宣布禁止采用递延法,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规定了企业对所得税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结合财务工作实例,介绍了所得税的核算程序和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核算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核算的理论基础及其重难点,指出了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所得税核算的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旨在深入推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完善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的企业所得税核算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新准则与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差异及这些差异的处理原则、方法作了分析,并在比较所得税会计核算三个阶段不同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4.
李彬 《活力》2007,(7):64-64
新所得税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求对所得税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以往的所得税会计中,企业对所得税核算方法选择余地很大,既可以选用应付税款法,也可以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既可以采用递延法,也可以采用利润表债务法。但这些方法已不能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需要,由于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致力于国有企业的改造,必将对所得税产生重大影响,而以前的核算方法无法反映和处理这些方面的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新所得税准则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志爽 《财会通讯》2006,(10):64-64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对所得税的核算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对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因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链原则不同而导致的应税所得差异,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将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按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二是扩大了可转回差异的核算范围,新准则所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核算所有的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旧准则)对所得税的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仅有少数企业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不同所得税会计方法的选用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且通过所得税费用能够获取的会计信息也非常有限。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要求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将有利于对企业税务会计处理方法的规范,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笔者通过比较旧准则下普遍采用的应付税款法和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主要差异,以期更好地理解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7.
郭李全 《审计月刊》2007,(10):50-51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标志性变化,也是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大改革。该准则废止了应付税款法等我国现行会计实务所采用的方法,要求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所得税核算主要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在税率变化时,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具体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企业可以任选其一。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弄清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的规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文章先从基本概念、会计处理等方面介绍新准则下的新内容,然后介绍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的基本步骤,最后用四个例题对基本步骤的运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公布并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一律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而以前,我国所得税会计实务中一般采用应付税款法,会计教学上一般只介绍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这里的债务法是指利润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