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各种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农村形势大好,富队越来越多。但四面八方伸手向富队借钱,使富队处境难。如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大丰县丰富公社新丰九队,1981年人均分配纯收入402元,分配兑现后,生产队应有现金和存款13万多元,可是四面八方向生产队伸手,大部分钱被借走了。县化肥厂欠2,100元,公社农机站、加工厂、水泥厂、轮窑厂、综合厂、医院等单位欠15,912元;大队综合厂、农机修造厂欠36,892元;外公社单位借2,321元;本大队12个生产队  相似文献   

2.
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和行政组织改为乡、村、组以后,生产队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尤其是农民对过去搞集体吃"大锅饭"反感情绪较大,总认为集体合作经济不存在了,没有必要存在.但是,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还有必要存在.事实上也是存在的,关键是如何发挥作用.其理由:一是生产队可以从过去公社化的生产单位改变为合作社,成为独立的农民生产组织.二是土地等生产资料都是以生产队固定下去的,队与队差距大,不宜变动.三是固定资产、资金、积累、债权债务等都是以队为基础.四是新的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以队活动有利推广管理.五是农业税和有些农民负担是以常产为基础,而常产又是以生产队确定的.因此,目前仍以生产队为基础,改为合作社,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群众习惯,有利于工作.至于以村或  相似文献   

3.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我们派人配合巴县、江津、涪陵、万县、简阳、叙永、新津、遂宁、阆中、巴中、越西、康定等38个县的统计部门,对具有代表性的平坝、丘陵、山区、民族地区的107个生产队1980年的收益分配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的情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逐步推行,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在连续3年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去年在部分地区遭受阴雨低温等自然灾  相似文献   

4.
1982年,是安徽农村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继续开展万户经济情况调查的第二年。调查对象包括上年调查过的有代表性的11,255户社员家庭(略有调整和增加)。这些户分布在全省74个县(市)和8个省辖市郊区的1,373个公社、2,971个大队、4,767个生产队。调查表明,我省农村生机勃勃,形势越来越好,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日益坚实,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充满着希望。  相似文献   

5.
溧阳县农村从1981年开始实行“双包”责任制,到1982年2月,全县已有97%的生产队实行了“双包”责任制。随着农民自主权的扩大,农村资金的投放情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投放于农业机械的资金总额减少,投放于小农具的资金大增。1980年全县农机具总销售额为690.96万元,1982年下降为470.14万元,下降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经济水平处在中间状态的地区,推行什么样的生产责任制,才能既有利于稳定生产队的经济主体地位,发挥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又能把责任制落实到每个劳动力头上,使集体经济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最近,我们到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河南开封地区,对推行的统一经营,联产到劳的生产责任制作了调查。这个地区除兰考、登封两县主要搞包产到户外,其余各县一般都推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责任制,调动了生产队集体和社员个人两个积极性。1980年农业生产获得了可喜的大丰收。  相似文献   

7.
1980年3月19日至4月2日,我们在皖东北滁县地区的凤阳、来安和宿县地区的固镇等3个县的8个公社14个生产队,通过实地看、家访、同干部交谈,对这些地区农村当前推行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情况,作了初步调查了解。时值连绵阴雨,春寒料峭。但所到之处,社员备耕热情高,信心足,生活变化大,令人振奋,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8.
实行“双包”生产责任制后,我社出现了一些农户转让承包土地的情况。最近我们作了初步的调查和探讨。看来,“双包”以后,转让承包土地是不可避免的,此种情况今后还会增加,只要加强领导,它对发展农村经济是有利的。一、目前转让承包土地的情况及趋势今年,我社已有196个生产队,15,498户,55,105人,30,211个劳动力,43,934亩稻田实行了“双包”生产责任制,分别占全公社生产队总数的83.76%,占总户数的84%,总人  相似文献   

9.
广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1980年开始,1982年完成。当时为了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产队统一管理包干到户责任制试行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生产队合同管理试行条例》两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队集体资金,是指生产队用于生产的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过去,生产队统一经营,集体资金由队统一组织来源,集中管理使用.包干到户责任制建立后,农业生产转变为以分户经营为主,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我区的一般作法是:作为流动资金的肥料、农药、饲料及部分种子等,多数生产队不再统一筹划,而由社员自备自用.表现为固定资金的大中型机具、水利设施、设备等,已承包到人、到户、到组管理使用.表现为固定资金的耕牛、农具等同定财产,大致有三种办法:(1)折阶后,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对生产队资金的管理办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深刻的变革,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需要相应改革生产队集体资金的管理办法.改革生产队集体资金的管理办法,应按照党在农村现行的经济政策,同群众商量,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我们经过调查,提出了以下改革意见:一、固定资产的管理,应根据不同性质的资产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属社会化生产手段的固定资产,如大型农业机械、水利设施、林园基地和工副业作坊等,不宜分散使用,应由生产队统一管理,承包到组或专人经营;已作价变卖的,要及时收回价款,归还贷款或转作积累.适宜分散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嫩江地委调查组到讷河、依安两县的9个公社,23个大队,25个生产队同基层干部进行了座谈讨论,重点走访了44户,对如何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做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势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但是,也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现将几个有关的技术经济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过去适应“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体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计划管理、劳动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收益分配等。现在,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冲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模式。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新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是我国当前和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农业合作经济的基层单位。怎样适应这一变化了的情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辽宁省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的队已占生产队总数的92.7%。这一社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使生产队集体资金的形态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集体资金的管理出现了新的问题,对集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也提出了改革措施。现将一些社队的典型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三、四月间,我们在江西、福建作农村经济调查时,根据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所得的基本结论是:在一部分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的客观规律,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行这种责任制与分田单干有本质区别,它没有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金华地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已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全区6万个生产队,实行这种责任制的占99.6%,并且正在从短期发展到长期,从单项发展到全面,从农业发展到工副业和商业。农业生产责任制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但是,当前家庭联产承包制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承包期过短。根据调查分析,全区承包期在5年左右的生产队约占  相似文献   

17.
从6月18日至9月2日,我先后到陕西的清涧、子长,安徽的凤阳、定远,山东的黄县、掖县等地社队,对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和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听取了地方同志的意见,并在烟台参加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召开的农业经济问题讨论会。现将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简述如下。一、目前全国各地约有80%的生产队建立了各种形式联系产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滁县地区和延安、榆林两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滁县地区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90%以上;陕北两地区占40%以上,当地估计今冬可能达到80%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们对农村社队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议论纷纷,有的人一听说包干到户,就忧心忡忡,或则不敢沾边,放任自流;或则斥为倒退,强扭硬纠,这种看法和做法是正确的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西临桂县会仙公社的实践,否定了上述那些人的无端指责。这个公社424个生产队,1979年有15个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春,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增加到148个,但刮来了一股“纠单干风”,折腾了半年。下半年,公社党委分析了本公社的实际情况,决定顶住一切指责,尊重群众意愿,大胆地引导各生产队选择合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滁县地区从1979年起实行生产责任制。由包产到组,大包干到组,逐步发展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目前全区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共有24,117个,占生产队总数的99.54%。联产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社员收入,出现了连年增产增收的好形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将该地区1981年人民公社年终分配情况向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0年中央七十五号文件下达以来,以分户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济,在全国农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1982年12月统计,实行“双包”(即包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全国农村生产队总数的78%以上,有的省甚至达到了97%。从形式上看,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