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双重视角分析国际化货币占SDR份额变动与本币国国际收支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国际化阶段的货币占SDR份额变动对本币国国际收支差额变动影响迥异.具体而言,美元份额变动影响最小,欧元份额变动会带来较大的正向影响,英镑份额变动影响较为反复,而日元份额变动的负向影响要大于正向影响;基于国际化货币的经验,分析人民币占SDR份额变动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假设人民币占SDR份额逐步提升至20%、30%、40%时我国国际收支可能面临的情景与压力,进而提出在当前金融环境中,我国应谨慎提升人民币占SDR份额,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市场化的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机制,积极推动扩大SDR使用规范和范围.  相似文献   

2.
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经验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畅 《经济论坛》2006,(24):66-67
一、货币国际化条件货币可分为不可兑换货币、可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国际货币、世界货币这五个层次。货币国际化就是货币由国内货币向国际货币的过渡。一国货币被用作国际货币,其职能与其作为一国国内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在官方领域往往被用作钉住货币、储备货币、干预货币,在私人领域常被用作贸易结算货币、外汇周转货币、金融投资货币及在国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货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该国中央银行对本币国际化的态度以及在位国际货币对本币国际化的影响等因素。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该国GDP在世界…  相似文献   

3.
对国外学者关于货币国际化经济效应研究的系统梳理表明,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入效应、金融市场改善效应、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贸易条件改善效应、国际收支赤字融资效应、本币升值效应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等;货币国际化在给国际货币发行国带来政策灵活性的同时,也会给其带来政策的国际约束.同时,货币国际化的政策效应与汇率制度、出口企业定价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肖洋  倪玉娟  方舟 《经济评论》2012,(2):97-104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了199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国股票价格、GDP、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的效应为正向,即股市上涨能带动通货膨胀水平的上涨。股票市场对GDP的影响短期内主要表现为替代效应,长期来看,则是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占主导;同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股票价格均有影响,但影响均不显著。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利率变动导致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发生变化。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着通货膨胀,也一定程度影响利率和股票价格。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发现,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的利率政策并不能抑制股票价格上涨。增加货币供给短期内能够推动股市上涨,但长期对股市仍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金融开放角度出发,通过推导经外汇储备规模调整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条件,为外汇储备的金融稳定效应提供了基于本外币利差视角的理论解释.使用1980-2018年的年度数据,通过研究外汇储备应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发现非国际货币发行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有助于维持本币与美元的利差,外汇储备存在着通过引发本币利率及汇率变动进而影响本币与美元利差的传导途径.外汇储备对本币与美元利差的影响在非金融危机期间增强,对本币与欧元等其他SDR构成货币的利差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本外币利差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经济体子样本中统计显著.因此,宜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外汇储备作用机制转化,同时考虑银行体系资产风险溢价因素,持续优化外汇储备规模.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数据,实证分析跨境并购与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关系,并整合制度观点,分析产权异质性和东道国(地区)异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跨境并购整合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稳健;第二,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跨境并购规模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正向影响仅在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第三,基于东道国(地区)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当东道国(地区)为发达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当东道国(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丰富了现有理论成果,对中国工业企业跨境并购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影响估值效应的主要因素。基于亚洲国家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危机期间亚洲地区估值效应的波动,发现亚洲地区大多数主要国家在2008年估值效应发生了负向的逆转。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均会对估值效应产生影响,面板VAR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汇率和资产价格对于估值效应的冲击具有差异。估值效应逆转现象的政策启示:一方面,应充分关注和积极调节估值效应,进行估值效应的有效管理,这对于减小经济波动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应从汇率和资产价格角度对估值效应的变动进行分析和调节,尤其要注意净资产的期限和结构调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引入中间品生产贸易、出口品定价方式变动、资本不完全流动以及冲销干预的开放新凯恩斯模型,在外国进口关税冲击环境中,在不同程度的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下,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1)货币国际化通过提高出口品本币定价比例,降低了因外国关税冲击导致的本国经济波动和福利损失;(2)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逐步放松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能够提升货币国际化对本国经济的改善效果;(3)随着汇率管理的不断放松,相较于最终品,出口中间品本币定价比例提升对本国经济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因此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全球贸易环境中,应坚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放松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并重视出口中间品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裴平  刘璐 《经济学家》2012,(7):62-70
本文选取10个国家2007—2010年季度数据为样本,在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各国非预期货币供给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和非预期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发达国家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发展中国家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货币升值对经济增长先产生扩张效应,后产生紧缩效应。从长期看,汇率变动对样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同时,发达国家非预期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有微弱的负向影响,而发展中国家非预期货币供给增加将有助于经济增长。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归高管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具有资源效应和文化冲突效应,两种效应的高低决定了海归高管对企业国际化的最终影响。本文以 2011—2017 年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针对海归高管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和企业吸收能力以及CEO两职兼任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1)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显著正相关,资源效应大于文化冲突效应;(2)企业吸收能力增强了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的正向关系;(3)CEO两职兼任减弱了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正向关系;(4)既具有海外工作经历又具有海外教育经历的高管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最强,仅具有海外教育经历的高管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最弱;(5)东部地区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中西部地区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的正向关系不显著;(6)在完全竞争市场,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显著正相关,在垄断竞争市场,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的系数为正,但是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海归高管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具有资源效应和文化冲突效应,两种效应的高低决定了海归高管对企业国际化的最终影响。本文以 2011—2017 年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针对海归高管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和企业吸收能力以及CEO两职兼任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1)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显著正相关,资源效应大于文化冲突效应;(2)企业吸收能力增强了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的正向关系;(3)CEO两职兼任减弱了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正向关系;(4)既具有海外工作经历又具有海外教育经历的高管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最强,仅具有海外教育经历的高管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最弱;(5)东部地区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中西部地区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的正向关系不显著;(6)在完全竞争市场,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显著正相关,在垄断竞争市场,海归高管与企业国际化的系数为正,但是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耿中元  曾令华 《经济学》2007,6(4):1097-1114
结构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变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制度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基本上同向变动。短期内,技术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表明我国狭义货币具有奢侈品特征。就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言,制度和货币冲击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货币冲击次之,技术冲击不重要,没有长期影响。就产出的变动而言,货币冲击产生了持久的“Tobin效应”,制度、技术冲击具有显著、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技术冲击次之,货币冲击不重要。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提升一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但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低端锁定却可能阻碍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在引入国内贸易的分析视角后,国内外贸易联动发展有助于提升贸易的技术创新效应。国内外贸易联动可通过竞争驱动效应、信息扩散效应与价值链组接效应强化技术溢出在竞争、模仿、上下游联系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推动技术创新。而国内外贸易部门专业化则在其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国内外贸易联动指标,通过面板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国内外贸易联动对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并且在国内贸易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国内外贸易联动的正面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5.
早期,马克思、凯恩斯等人都对利率由什么决定这一问题提出过相关理论.当下,为了探讨利率究竟是不是由我国央行最终决定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了货币供给量与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因素,对我国基准利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基准利率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美元化是一种强势货币驱逐弱势货币的货币替代现象,本币的可兑换程度、国内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本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本外币真实收益率的差异及本币汇率是否高估等因素,都影响着美元化程度;美元化不仅弱化一国的财政政策的收入效应,还影响一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及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性;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美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为避免美元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我国必须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并试行"目标区"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来中国产品的外部市场占有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货币地位不同,发展中国家外部市场占有率上升所导致的对某特定储备货币名义升值压力要大于该储备货币国外部市场占有率上升同样幅度所产生的升值压力,且其不平等程度与两国出口产品互补性成正比。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消除这一不平等升值压力并获得其他好处。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必要性和收益所在。  相似文献   

18.
林楠 《金融评论》2013,(1):91-10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美元本位加快向多极化体系的过渡。基于两国模型投资组合权重微观行为分析.对汇率波动与储备资产竞争等宏观经济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美元汇率估值效应的经验事实与人民币汇率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转变为净国外资产持有者,目前是全球最大债权主体之一。但由于人民币尚未国际化,中国处于不成熟债权国地位;从债权结构看,由官方储备和债务性资产所构成的“风险资产”是中国净国外债权的主体部分;这一债权状况增加了中国的财富流失风险。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净国外债权变动中存在相当大的负估值效应,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尤为显著,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引起负估值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调整对外投资策略、稳定人民币汇率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增强中国外部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作为本外币政策的连接点,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会改变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影响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通过对2001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2季度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对基础货币供应量有明显的正向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对基础货币供给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力不大。基于此,本文还提出了从实证检验结果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