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供应链风险分析及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  杨涛  杨文 《物流科技》2006,29(6):120-122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合作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及其他随机因素的影响导致供应链存在很大风险.笔者分析了供应链基于成本型的风险因素,并根据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理论提出了供应链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珊 《物流科技》2009,32(11):54-56
从企业战略的角度阐述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并基于合作关系的确定过程,分析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形成原因,进而从合作关系确定的前后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合作风险的产生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预防事前事后风险的措施及处理既定风险损失的思路,为供应链的管理提供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风险管理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供应链的合作模式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合作风险。笔者就供应链风险,以及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对供应链风险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利于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总体企业经营状况,而后通过电商供应链风险分类和供应链风险特性分析电商企业供应链的特点,最后给出基于策略的供应链风险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合作风险是供应链风险中影响最大、最广泛的一种,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利润。本文首先划定合作风险的具体种类,并分析合作风险的根源;然后借助博弈论及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对企业合作风险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提出管理模型。希望本文能为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乐乐 《价值工程》2011,30(13):26-27
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精益生产"、全球采购、业务外包等策略,这些策略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隐患。弹性作为供应链的一项核心要素,不只意味着管理风险的能力,更意味着比竞争对手处于更好的态势,甚至从风险中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而言,运用弹性管理的思想来指导经营供应链,将弹性管理的思想融入供应链管理中,对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供应链合作中业务外包决策框架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的业务外包决策应理解为一个多步骤的分析、比较与评估过程,包括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的识别、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业务外包的成本/收益分析、外包商的评价选择等环节.  相似文献   

8.
蔡崇昱 《物流技术》2010,29(15):102-104
对供应链合作中业务外包决策框架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的业务外包决策应理解为一个多步骤的分析、比较与评估过程,包括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的识别、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业务外包的成本/收益分析、外包商的评价选择等环节。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企业博弈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建立在理性博弈基础之上的。本文从企业理性出发,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在从自身利益出发和从供应链整体利益出发时博弈的企业得益和供应链整体得益,分析了企业在非合作博弈情形下风险分担的失效;并说明供应链企业合作对改进供应链效率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合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育红 《价值工程》2011,30(30):17-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供应链将是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对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将有助于企业在构建国际供应链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学习成本和风险损失。本文从国际供应链的内涵分析出发,得出了国际供应链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质量优势、聚焦优势和资金优势。然后根据国际供应链竞争优势的表现与获取方式,认为国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资源获取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系统集成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信息共享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同质化中间产品的竞争为企业实施业务延伸创造了机会。业务延伸是一种服务创新过程控制策略,基于产品层次模型,对业务延伸进行了定义,从顾客价值等式角度探讨了业务延伸的实施条件。构建了消费者剩余模型,分析了材料损耗率和加工效率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表明,业务延伸能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差异化,增强完全产品竞争力,最大化消费者剩余,强化客户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东  何攀 《物流科技》2009,32(4):60-61
文章分析了供应链结构,考虑供应链成员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用委托-代理理论从3种情况来分析退货策略,得出结论:若供应链上游企业为风险中性,下游企业为风险规避,实行全部退货策略;若供应链上游企业为风险规避类型.下游企业为风险中性,最优方案是不实施退货策略;如果双方都属于风险规避型的,那么根据双方的风险规避系数来决定最优风险的分摊。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伟 《物流科技》2012,(3):22-24
对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有效的识别和防范,对于提升供应链整体的效率有着重大意义。在对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的基础上,认为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存在环境风险、合作风险和能力风险三种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企业有效地规避和减少供应商选择的风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对企业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中通过信任在供应链中断风险现状中的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综述,发现信任能够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促进信息共享和长远合作。同时,信任与风险正相关关系,合理地防御信任带来的供应链风险,能够为核心企业和供应商创造大量商业价值和提高供应链企业共同防御风险的能力。文中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①信任维护成本的问题;②供应链联盟的信任机制问题;③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实证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雅蕾    莉王雅蕾   《企业经济》2014,(5):183-186
本文针对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考虑核心企业以回购形式参与其中的模式特征及成本收益情况,建模分析了风险中性的借款企业的再订购决策,然后通过借款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博弈,分析了风险中性的核心企业的最优批发价与回购率决策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产品的需求大于质押产品时,借款企业会选择供应链金融来增加自己的库存以实现预期利润最大化,核心企业的回购使借款企业预期收益增加。但是,其必须针对借款企业的再订购策略设定合理的批发价格与回购率才能使决策最优,核心企业的回购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自己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建筑供应链金融合谋风险、完善建筑供应链金融管理系统。文章从合谋风险的角度,提出将战略合作模式应用于建筑供应链金融中,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银行、核心发包企业、建筑企业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对比引入战略合作模式前后三方策略的变化,论证战略合作模式的优势。结果表明:应用战略合作模式可降低合谋发生的概率,减少银行面临的合谋风险,同时银行应提高惩罚力度、加大未来合作的优惠政策等措施,来抑制合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成本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是基于组织内的管理,而现代企业由于专业分工的精细,更多地需要企业间的合作,许多企业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以整个供应链为对象,通过对自身及供应商网络的协调与管理,使整个供应链成本得以降低的,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成本管理就变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8.
网络外部性环境下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三种合作研发模式下的研发策略,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以及合作模式对企业研发策略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供应链完全合作的利润分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偏好于生产高网络外部性的产品,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完全合作模式进行生产和研发合作,并采用按研发投入比例分配利润增量。  相似文献   

19.
收益共享机制下的转移支付是影响供应商积极实施VMI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处于强势地位的下游企业不愿意提供转移支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VMI系统的Pareto改进呢?将转移支付成本与物流供应商采用业务延伸策略为项目型企业提供终端产品所产生的成本领先优势进行比较发现,业务延伸策略下的VMI既弥补了无转移支付对供应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又帮助项目型企业节省了实施自我服务策略时所投入的相关成本,如库存成本和加工设备成本,从而实现了VMI系统的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强物流服务中的营销管理和创新力度是制约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和业务创新的重要瓶颈.首先对目前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营销理念落后、营销能力差、营销方法缺乏市场细分以及忽视战略合作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从物流服务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物流企业营销组合管理及其与供应链融合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提出了基于服务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组合创新,即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4CS和4PS营销创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