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体验经济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大众旅游时期的“走马观花”,更多的游客期望通过自身参与而得到难忘的整体旅游体验。这就要求森林旅游企业将体验营销的思想运用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紧跟旅游需求的变化,设计和开发出能够为旅游消费者提供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的体验式森林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经济论坛》2006,(15):F0004
在市委、市政府、省旅游局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市旅游业以打造“早、爽、名、冠天下”四大旅游品牌为切入点,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接待国际游客14516人次,接待国内游客440.72万人次,同比增长43.97%和26.04%;旅游总收入达20.5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浅析旅游品牌联合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厚功 《时代经贸》2007,5(11Z):10-11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游消费意识逐渐成熟,旅游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价格战”、“促销战”此起彼伏,然而这并非是旅游企业的长久之计,旅游品牌联合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把握旅游品牌营销的相关概念及内涵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品牌联合营销存在的优势,并提出了旅游品牌联合营销具体策略,以期为中国旅游企业的营销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以“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旅游业正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作为日渐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山东省旅游业的发展应从规模经济时代转入品牌经营时代,加快发展的步伐,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品牌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在分析山东省旅游品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构建、传播和维护为核心,深入探讨了“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品牌旅游资源是些知名度高、信誉好,在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旅游品牌,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使旅游者向往已久并以拥有该种造访体验为荣的旅游资源,而且这些旅游资源大都得到国家某权威部门或某些著名学者的认同。该文在对品牌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研究了传统品牌旅游资源、“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与“中国最美的地方”的空间布局,并具体分析了布局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品牌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认为过去不是品牌旅游资源的现在可以通过运营把它逐步塑造成品牌旅游资源;过去是品牌旅游资源的如果没有科学管理,如果旅游需求发生了变化,如果有更多更优异的品牌旅游资源产生,它照样会沦为一般的旅游资源,甚至不再成其为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邓敏  刘慧 《经济研究导刊》2013,(36):251-253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激发中国居民度假旅游的需求,离城市较近的县城,成为了旅游热点,县域旅游由此得以迅速发展。旅游体验作为游客的一种感知体验,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旅游体验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因此从旅游体验视角研究广西兴安县度假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对于兴安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品品牌决策初探--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旅游产品品牌的概念 根据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对产品品牌的定义,再结合旅游的特点可以认为,所谓旅游产品的品牌是指旅游营销主体向旅游者所展示的,用来帮助旅游者识别旅游产品的某一名词、符号、设计,或它们的组合。通常来讲,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的品牌应该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商标三个组成部分。品牌名称,是旅游产品品牌中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部分,例如,“迪期尼”乐园,“八达岭”长城,“泰国风情”五日游;品牌标志,是表示旅游产品品牌中的文字、符号及图案,它包括标志物和标志语。例如“迪期尼”乐园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旅游景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转型升级.基于发展动力的视角,提出了传统旅游景区升级的“双轮驱动”模式,即内源驱动和外源驱动.内源驱动以内涵提升为目标,以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内部要素为驱动因子,升级路径包括主题升级、结构升级、功能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和管理升级等.外源驱动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经营业务向旅游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内升级和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李丹  吴金林 《发展研究》2006,(6):104-105
旅游品牌代表着旅游产品或目的地的竞争力,在旅游者“认牌”消费的今天,打造知名品牌成为旅游业目的地市场竞争的至高点。两岸携手、共铸海峡旅游品牌,使“海峡旅游”成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将极大地提升闽台旅游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建构理论,游客的在场体验是多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以《寻梦牡丹亭》旅游演艺观演体验有效问卷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以游客“游前”专业素养为自变量,游客“游后”推荐行为为因变量,游客在场体验社会建构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游客“游前”专业素养并未直接导致“游后”推荐行为的发生;游客在场体验社会建构中在场剧情感知与在场叙说显著正向影响“游后”推荐行为;游客在场体验社会建构在游客“游前”专业素养与游客“游后”推荐行为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据此,旅游演艺项目的管理者可在“游前”加强对游客普及旅游演艺相关专业知识,以提高游客的专业素养;在“游中”加强剧情传播及氛围营造、关注游客对演艺标志的再造、强化演艺景观符号化、提升游客的在场体验,以更好地引导游客的“游后”推荐行为。  相似文献   

11.
体验营销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体验为宗旨,力图通过满足顾客的体验需要而达到吸引和挽留顾客、获取利润的目的。面对体验经济时代旅游需求的改变,乡村旅游应引入体验营销的观念,吸引更多游客来进行旅游体验,给游客创造值得回忆的体验。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策略包括:设计鲜明的旅游主题、整合游客的感官刺激、激发游客的情感、引导游客的思维、营造参与互动的体验氛围等。  相似文献   

12.
赵娜娜 《经济师》2013,(11):224-225
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而旅游营销对于深层开发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市场的高效运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旅游营销中,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是吸引游客消费的最关键的因素。旅游品牌是旅游营销中的核心与灵魂,它能够有效地向游客传达旅游产品的独特形象以及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利于旅游形象的塑造,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旅游品牌营销的研究已成为旅游业占领市场制高点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在简析了旅游营销中旅游品牌形象的整合与塑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旅游品牌营销的模式与沟通机制的构建,以期提高旅游品牌营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双方目标和利益协调的焦点在于旅游体验。通过多视角游客体验的完善,有助于达成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各项目标。从遗产旅游的开发实践出发,游客的旅游体验研究有三个视角,一是基于游客认识心理的个体旅游体验程度研究,二是基于游客参与的个体旅游体验程度研究,三是基于遗产旅游前、中、后的动态过程旅游体验研究。本文基于对西安遗产旅游的600份问卷调查,从多视角研究出发分析了游客遗产旅游体验的表现特点,并针对性提出开发建议。现阶段西安遗产旅游重点要策划重游认知体验,鼓励旅游者多次重游;以文物、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为宗旨,塑造全方位的旅游体验;进行创意活化,加强对遗产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创新;旅游服务和环境管理完善遗产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景点的品牌塑造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化旅游品牌定位实际上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和其所展露的品牌形象的结果,通过媒介宣传、口碑传播、事件营销等手段将文化品牌传递给潜在游客,使其产生期望,而期望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按照“文化资源一游客分析一产品形成一品牌定位一品牌沟通一品牌管理”这一过程,引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通过游客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模型,即在文化分析、游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和品牌定位,同时是组织有效的品牌管理与沟通,最大程度的缩小游客期望与感知的差距,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引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修正品牌塑造的过程,打造长久、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品牌。  相似文献   

15.
体验导向的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经济研究导刊》2009,(17):163-164
人类社会正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游客旅游是为了获得某种舒畅而独特的体验。所以,旅游开发的中心任务不是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在旅游开发中应坚持体验导向原则,首先,要提供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等多种体验价值;其次,整合不同的区域载体,塑造统一的旅游形象;最后,从资源、环境、产业三方面入手,全方位打造游客的可持续体验。  相似文献   

16.
刘珺 《经济师》2009,(12):202-203
随着旅游业和博物馆的紧密结合,博物馆在吸引游客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游客更加成熟对于博物馆旅游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发展趋势着手,分析了博物馆游客的旅游动机,并以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旅游体验的表现,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提出卧龙湖旅游品牌建设策略——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康平县卧龙湖旅游品牌建设应体现康平县的地方文脉特征,凸显"悠然静谧园,神怡湿地村"的塞北明珠特色,抓住游客市场的心理需求,适应人们回归自然的生理需求,从而实现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高价门票问题,今年的“十一”黄金周,青海省不少旅行社将青海湖“一日游”改了线路:南线游改北线游,重点回避由50元涨到目前收费110元的青海湖151景区。青海湖景区遭到了市场“反击”,也向“拍脑袋”定价的官员们警示:旅游开发不能“杀鸡取卵”,贫困地区尤其应当珍惜难得的旅游品牌,切莫因“贪”而“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论娄底市旅游品牌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底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逐渐形成,旅游开发的条件也已经逐步具备,但旅游品牌形象却并不清晰。也与娄底市的旅游品牌定位不清晰是相关联的。笔者根据旅游品牌的一般原则,针对娄底市旅游资源和区域旅游的特点,认为娄底市应该定位于以独特的“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品牌,着力推出蚩尤故里、梯田王国、乡村侯府、世界锑都、洞穴奇观等五大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0.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仅仅期待高质量旅游产品或服务,更多的是从旅游产品或服务中获得体验价值.本文以顾客体验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古城西安旅游资源体验价值的评价体系;以网络游记为数据样本,对古城西安旅游资源的体验价值进行实证分析,从游客体验的视角确定古城西安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开发定位,进一步从实用性体验价值、享乐性体验价值和象征性体验价值三个层次判定了古城西安旅游资源体验价值的开发深度,并以博物馆、华山、华清宫三个热门旅游资源为例进行了体验价值的链式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即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差异化旅游文化主题;基于旅游资源体验价值的西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再定位;挖掘深层次体验价值,完善旅游资源体验价值链;基于新媒体手段建立游客体验价值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