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不少国家车企陷入困境,为中国汽车业的海外扩张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文章在此背景下针对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现状、特点进行了梳理,认为海外并购是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并结合经典案例对海外并购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达到推动成熟中国车企海外扩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选择——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国强 《经济问题》2007,336(8):56-57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往往缺乏明确的海外并购战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企业应该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升本国生产力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并购区域、并购产业、并购对象和并购规模.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即市场进入方式(entry mode)的比较、海外并购的动因、海外并购的财富效应、海外并购的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策略。文章通过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回顾,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将以面向国际竞争力提升为目标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力的研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汽车产业正面临新一轮整合,国内汽车行业看到了商机,一轮国内汽车海外并购潮正在掀起。在这轮并购潮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五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本文为国内汽车行业在海外更好地进行并购提出十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乾坤  王成哲 《技术经济》2023,42(9):147-160
数智化时代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并购强势崛起但风险巨大,机器学习与非财务信息可为此类风险预警提供新思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2013年-2020年期间45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56起海外并购事件的大数据,构建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进行大数据财务风险预警因子挖掘。结果表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相比其它机器学习模型的大数据预警效果更好;运营能力等传统型财务指标依然是互联网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大数据预警的首选指标,但股吧评论等创新型非财务指标也具有重要预警价值。本研究提供了Stacking机器学习与利益相关者大数据信息有助于预警互联网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经验证据,为互联网企业、投资者、监管者等进行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管控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兴市场企业海外并购,购买技术的同时能否提升其创新能力?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技术并购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持续效果。不仅考虑了海外并购事件,还考虑了并购之后的吸收过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促进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但长期来看,海外并购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国有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并且该效果能保持更长时间。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也能够帮助企业从海外并购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但海归高管不利于该效果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中国CFO在企业海外并购中暴露出来的职能缺陷,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支持所提出的观点,另外,本文还简单总结了这些缺陷带来的启示.笔者发现,中国本土的大部分CFO缺乏战略洞察力和海外并购的实战经验,在为并购决策提供信忠支持方面做得还不够,并且很少有人具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曹松威  叶小莉 《时代经贸》2010,(12):133-134
近年来,中国企业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亮点。特别是能源业和矿产业在2009年就完成了14起海外并购,总交易金额为156.63亿美元,其中单笔交易最高甚至达到72.4亿美元。海外并购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历次海外并购浪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危机背景下海外并购浪潮的特点,进而为企业提供参考和避险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兴市场企业海外并购,购买技术的同时能否提升其创新能力?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技术并购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持续效果。不仅考虑了海外并购事件,还考虑了并购之后的吸收过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促进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但长期来看,海外并购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国有企业能够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并且该效果能保持更长时间。具有海外经历的高管也能够帮助企业从海外并购中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但海归高管不利于该效果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10.
早在21世纪初,中国企业就开始了海外并购活动,并出现了如联想、TCL、中海油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海外并购交易。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话题。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际经济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企业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行海外并购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力求通过分析在“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过去所进行的海外并购中取得经验与教训,从中找出海外并购的动机、特征以及涉及的区域和行业,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为中国企业探索出一条以健全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完善政府服务职能为核心的市场化规则。  相似文献   

11.
王沫 《经济研究导刊》2013,(11):139-140
海外并购是跨国公司对外发展的常态。通过对中国上司公司海外并购前后的经营绩效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构建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估体系,为本国上市公司走向国际提供了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企业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亮点.特别是能源业和矿产业在2009年就完成了14起海外并购,总交易金额为156.63亿美元,其中单笔交易最高甚至达到72.4亿美元.海外并购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历次海外并购浪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危机背景下海外并购浪潮的特点,进而为企业提供参考和避险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企业并购保持规模不断扩大的总体态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也在稳定增长,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已成为全球企业海外并购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资金的区域流向越来越以欧美发达国家为重点;产业流向也越来越向以电子、机械、金融服务为主的方向发展。区域与产业的资金流向变化,体现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战略: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企业以获得先进技术或占领高端消费市场为宗旨,更加重视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发展。但由于中国跨国企业形成时间相对较短、总体竞争实力不强,使其规避海外国家风险的能力较弱,需要重视海外并购国家风险的量化评估、加快建立海外并购资产权益保护机制,以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波特"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为基础的拓展模型对驱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六大因素分析后发现,2005—2012年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行业偏好主要来自政府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外部推力;传统产业海外并购热情低于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关联的协作式并购和以中国市场为依托的市场开发式并购更容易被并购双方接受。基于外部推力的不可持续性与传统产业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不足的事实,本文提出了应优先鼓励和支持具有产业纵向关联和产业横向集聚效应的并购,支持以中国消费市场为依托的服务业领域的并购,引导和扶持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小规模技术优势的企业并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邓欢英 《时代经贸》2006,4(7):29-31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企业逐渐融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在这种趋势下,伴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上进行并购,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来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入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联合推进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能力低是中国汽车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性制约因素。中国要提升汽车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就必须走基于利益均衡的产学研联合推进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之路,由政府引导创建国家汽车自主创新平台体系。把汽车企业和相关高校与科研院所有机联合起来,共同推进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双边投资协定旨在为企业跨境投资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作用,在双边国际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与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18年140个国家的国别面板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双边投资协定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意愿并购,并提升了并购成功数量.(2)在动态效应上,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具有长期性,且促进幅度逐步提升.(3)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在亚洲和非洲地区更为显著,对高制度质量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促进效应更强,且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4)拓展性检验发现,双边投资协定的文本质量对中国海外并购具有显著促进效应.(5)内在机制检验发现,通过对投资协定具体条款进行分解和量化后,"投资定义与范畴""公平公正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是影响双边投资协定促进中国海外并购的关键性条款.文章丰富了双边投资协定与海外并购关系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及新一轮双边投资协定实践提供了政策启示,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的重要途径。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使世界并购金额从2007年的10311亿美元急剧减少到2008年的6732亿美元,下降了34.71%(UNCTAD,2009)。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重要机遇,2008年全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高达368.61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也达到了1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面对西方政府日趋严峻的贸易保护战略和国内资本管控压力,全球化趋势明显受阻,中国民企海外并购压力持续加大,全球化战略该何去何从?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通过对民企海外并购的资本战略进行剖析,为中国民企海外之行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海外并购远比国内并购复杂,而合理的定价在海外并购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光明食品集团的几次收购为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定价中遭遇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