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是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金融制度变迁无一不是在政府供给主导下进行的,而且,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主导方式。这一制度变迁方式是由我国政治经济金融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的确定和调整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这七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历史,认为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从货币政策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作用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再贷款:泛化、反稳定性与道德风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央银行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基于对新形势下中央银行再贷款制度变迁的分析,现行再贷款政策存在泛化、准财政化、反稳定性、衍生道德风险等问题,必须从制度上规范再贷款的运用,并适时建立金融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4.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基石分别是成本收益、国家产权和意识形态,从这三方面可以对经济体的金融制度变迁导因追根溯源。美国与台湾地区的金融制度有其历史独特性,以两者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为重点进行比较分析,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认识其经营状态、经营的特点和经营模式的选择原因。最后对两者的金融制度进行了异同点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货币电子化会在以下方面对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影响:1.对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影响;2.对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自主性的影响;3.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控制的影响;4.对中央银行监管制度的影响.电子货币的发展壮大会给传统的中央银行制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从而发生中央银行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经营中央银行业务,即从具体的信贷业务中摆脱出来,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步建立起来,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度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本重点讨论中国货币政策制度中三个阶段,即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过多涉及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操作工具及其适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之管见李祥麟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手段。是法律所赋予中央银行在权力范围内,规定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吸收的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和其它存款、信托存款等,要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相似文献   

8.
方卫星 《新金融》2006,11(10):11-14
通货膨胀目标设定制度是20世纪90年来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制度,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实行该制度的国家已达到22个。本文立足于现代经济学和货币政策行为理论,对通货膨胀目标设定制度的内在机理(主要是中央银行如何实施该制度以及社会公众如何对中央银行实施该制度进行监督两大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四点结论。  相似文献   

9.
论中西方准备金制度的本质区别丁祖发法定准备金制度作为传统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实现间接宏观调控的常规手段之一。我国自从十年前成立中央银行(改制后的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基本具备了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体制基础。然而...  相似文献   

10.
债券市场是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市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完善债券市场运作机制,加快制度创新,是促进和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林平 《南方金融》2004,47(10):13-17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核心制度。本文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历史变迁人手,分析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的基本属性及其形式上的一些新变化,最后指出了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行德国中央银行制度具有过渡性质。它一定程度脱离了普遍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不仅摈弃主权范畴,而且逐步丧失了货币政策权;但德意志联邦银行又是某种程度的中央银行。其基本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央银行抵押品制度框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蕾 《海南金融》2016,(5):45-49
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广泛使用抵押品政策以支持其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合格抵押品范围随之不断扩大.本文研究主要国家中央银行抵押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最新变化,在分析抵押品政策内涵基础上,结合人民银行抵押品管理现状,对抵押品制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完善质押再贷款流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抵押品制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传导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中介目标,从而达到或无限接近于最终目标的过程,该过程是否畅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最终能否作用于实质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商业银行能否对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产生灵敏的反应。因而本文将从商业银行制度缺陷方面探讨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必须明确,本文所讨论的商业银行制度缺陷并非指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经历了应付存款支取和防范挤兑、货币政策重要工具及逐渐退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过程。自1984年建立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创新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准备金定向调控模式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际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实践和我国准备金调控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继续坚持准备金制度,不断进行准备金操作模式创新,提高准备金制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杨真 《金融论坛》2004,9(8):22-2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介绍,分析了在我国实施该项制度的效应和历史地位,得出以下结论:(1)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的工具,也是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支付风险的有效手段;(2)该项制度是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配合的尝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配合机制将会受到考验;(3)该项制度的近期效应影响有限,重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中长期效应,特别是对商业银行无理性放贷行为进行有效约束;(4)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基于中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属于一种过渡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中,与自由商品经济同步发展而来的近现代金融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扩张起到了原生动力的作用,而中央银行控制全国信用市场调节经济发展速率的功能,自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以来在世界各国更是备受关注。中央银行制度既然成为了经济发展中宏观控制体系中的核心模块,在考察近现代中国金融制度发展史时,晚清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也就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18.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中央银行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调控中比较注重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然而,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做法已经开始被弃用,甚至走向衰亡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立法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制度改革的新趋向,本文以日本、新西兰、法兰西和英格兰四个有代表性国家的中央银行法改革为研究对象.经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货币政策目标的界定、货币政策的决策权限、货币政策决策机构的人事安排及旨在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信息公开制度四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共同点,为我国修改中央银行法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回顾了全球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总结了中央银行制度几百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文章认为,中央银行始终都要维护金融稳定,把物价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建立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来决定和宣布政策利率,不断创新补充货币政策工具箱,这对中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