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日产裁员、沃尔玛裁员、摩托罗拉裁员、通用裁员,松下裁员、联想裁员……。裁员企业名单里,添加了一长串世界知名企业的名字,而且这名单还在继续加长。中小企业的裁员也在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2.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都采取裁员的措施以缓解压力,但裁员并不是唯一举措。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裁员的正负面影响,以及在非裁员不可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裁员对象,最后提出了企业应如何避免裁员以规避裁员风险。  相似文献   

3.
《浙商》2008,(23):33-33
“金融海啸”尚未停歇,“裁员风暴”接踵而至:高盛公司近日宣布将裁员10%,已经多次裁员的美林证券再裁员1万人,戴姆勒公司11年来将首次在美国裁员,联想集团全球裁员1400人,东风标致雪铁龙裁减1000人,诺基亚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裁员近600人……甚至一份列举了22家跨国企业、40家国内大中型企业、116家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人裁员第一波”企业名单正以各种途径被广泛传播。经济的持续不景气与“裁员风暴”愈演愈烈,让社会各界对非常时期企业要不要裁员的话题关注度高升,也掀起了一番热议。  相似文献   

4.
王绍旺 《中国电子商务》2010,(7):319-319,321
经济性裁员给予了用人单位较为宽泛的劳动关系解除权利,可以说是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的集中体现。通过经济性裁员,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经营的困境,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尽管我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对经济性裁员作出了法律规定,但是,在现阶段对企业裁员行为的实效性影响却微乎其微。怎样切实加强对企业经济性裁员的管理,对规范企业裁员行为进行深入思考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假如用人单位滥用这项权利,就会造成大量劳动者的失业,从而侵犯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国家和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十分有必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加强对我国经济性裁员的管理与思考。本文首先对经济性裁员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企业经济性裁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经济性裁员管理的对策,并对完善企业经济性裁员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刘西林 《商业科技》2009,(20):29-30
随金融危机的加剧,企业经营环境江河日下。为了生存,很多企业把裁员视为救命稻草,纷纷效仿实施,裁员大潮滚滚而来。可裁员究竟是用好还是不用好,是需要我们进行理性分析、正确对待的。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替代裁员的方法及裁员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艰难跋涉的生存之旅中,企业必须时刻警惕自身机体的健康状况,裁员是许多成功的企业为求死而复生必须接受的手术,裁员无国界,裁员无新旧,裁员无先后。在过去的243天中,全球有无数家公司进行了或正在进行裁员,我们把所能搜集到的各行各业的全球大裁员浓缩成一幕30秒的短片,但其中的无可奈何岂能用3个版的篇幅说尽。  相似文献   

7.
美的裁员门     
方进 《中国海关》2012,(1):70-71
9000人,裁掉8000,只留10007见过裁员的,很少见过这么裁的。美的最近因“裁员门”事件被推到商业舆论的风口浪尖:2011年12月14-日.3个以抗争美的裁员、争取劳动权益为目标的维权QQ群组建起来。上百名已被裁员和正在裁员交涉期的美的各下属公司的员工,  相似文献   

8.
宝联 《市场论坛》2005,(7):29-31
裁员风暴再次笼罩着全球商界,当德意志银行宣布裁员6400人,BBC总裁宣布裁减近20%员工的计划时,IT界涌出更多消息:爱立信关闭其CDMA业务,裁员250人;由于小灵通市场环境艰难,UT斯达康计划裁员1400人;惠普有1900名员工“自愿”离职,华尔街分析师纷纷预测该公司还可能继续裁减数千人;京瓷削减员工1700人;IBM宣布将裁员大约1.3万人,且裁员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  相似文献   

9.
李雪 《致富时代》2010,(1):68-68
“软裁员”,即企业采取的变相裁员的方式,以降薪、换岗和换工作地点等方式,迫使员工主动辞职,使得公司既达到裁员目的,又能避开法律约束,或者不需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软裁员的员工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目前日益突出,需要得到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全球速览     
《中国汽车市场》2011,(34):28-28
法国标致雪铁龙大裁员: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明年将在法国裁员5000人:拟从生产制造工人中裁员1900人,销售、信息科技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岗位裁员3100人。  相似文献   

11.
姚凯 《商界》2009,(3):97-97
企业裁员的原因、形式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但就裁员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而言,“裁员效益悖论”和“成本控制陷阱”现象值得引起企业经营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张士举 《浙商》2009,(3):108-109
利用“缓冲期”等方式合理安置员工,学会协商化解矛盾,严格遵守裁员程序,避免违法裁员,这些既是保障员工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司持续生存的有效保障。浙江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由于经济裁员程序违法,付出了260万元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裁员作为人力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职能,对在职人员的心理会产生影响,研究他们对裁员的恐惧有助于引导其摆脱心理负担,减少裁员阻力。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引起恐惧心理的因素进行了假设,认为年龄、学历和员工对裁员的恐惧心理显著相关,并建立了相关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最后从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角度给出了建议,以帮助国企在职员工建立健康的裁员心态。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员工利益,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针对中小企业裁员现状以及裁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从企业层面着手提出一些积极的对策措施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缓解企业裁员压力。  相似文献   

15.
一家小型企业,为了渡过难关,决定裁员。 第二天,总经理利用早会时间把这些拟定被裁的员工召集到大会议室,打算宣布裁员决定。  相似文献   

16.
裁员作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缓解经济压力,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组织的标准做法。但裁员并不能解决企业问题的万全之策,裁员也是一种具体的、系统的、复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它事关企业员工切身利益和企业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管理大师罗伯特·莱克(RobertReich)认为.“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措施,比是否裁员更重要。采取人道手段裁员的公司能更好地保持住留职员工的信任与忠诚。”  相似文献   

18.
续浩 《中国工商》2002,(5):162-162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裁员”向来是管理者最后的杀手锏,然而,实践证明,对企业而言,裁员,无异于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  相似文献   

19.
黄红发 《商界》2009,(3):50-53
裁员已成了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做好裁员工作,我们在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根据中国企业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20.
邵隽 《商界》2004,(6):24-26
联想大裁员是今年中国经济界的一件大事。公司作为商业社会的主体,裁员自然是发展过程中不断锻炼自身,适时检查身体的一种行为。联想此次大裁员,能提前和坦然面向外界公布,本身需要一种勇气,更是联想作为国内企业佼佼者独有的大气和果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