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瑶  孟洁 《云南金融》2011,(2X):137-137
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就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来说,股指期货发挥着独到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占比大,而市场上有缺少规避系统风险的金融工具,迫切需要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市场系统风险的现实,对股指期货的避险功能及原理,和其在我国推出的意义进行研究。文章共分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简要介绍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并针对股指期货规避系统风险的功能,对股指期货的原理进行分析。下半部分,结合我国股市的情况特点分析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积极意义,全面地认识股指期货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就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来说,股指期货发挥着独到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占比大,而市场上有缺少规避系统风险的金融工具,迫切需要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市场系统风险的现实,对股指期货的避险功能及原理,和其在我国推出的意义进行研究。文章共分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简要介绍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并针对股指期货规避系统风险的功能,对股指期货的原理进行分析。下半部分,结合我国股市的情况特点分析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积极意义,全面地认识股指期货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甄红线 《济南金融》2008,(12):73-75
<正>股票指数期货是二十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产品。股指期货是专门为市场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而设计的,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其本身又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功能使其具有规避股票市场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杠杆效应等特点,它又可以使市场风险以乘数放大而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因此,对股指期货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在我国即将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初始发展阶段,更应该重视和研究如何管理股指期货风险,以便于我国股指期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市近年波动剧烈,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可见一斑。为了可以使广大投资者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能迅速正确地对其利用来规避系统性风险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套期保值.本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析和比较常用的几种股指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确定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方差最小化模型框架,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模拟运行以来的样本数据,通过OLS法、VAR模型、ECM模型和GARCH模型四种估计方法,对其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了实证测算和绩效比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5.
股指期货的最主要功能是套期保值,它是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ETF在我国发展迅速,必须通过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其系统性风险。本文根据跟踪误差最小化原则,构建出最优ETF组合来模拟沪深300股指现货。然后,运用OLS模型、B-VAR模型及VECM模型计算出ETF组合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比率,并以这三个套期保值比率计算套期保值绩效,结果发现套期保值效率均达到了90%以上,属于高度有效。从而证明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可以很好的发挥套期保值功能。  相似文献   

6.
股指期货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套期保值。套期保值者可以利用期货合约进行风险管理,降低或转移不利的价格波动风险。股指期货体现在套期保值方面就是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问题。本文在传统的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金融时间序列本身所呈现的"峰尖厚尾"的特征,引入Kendallτ秩相关系数,结合Copula函数计算尾部相关系数来替代传统的线性相关系数计算韩国KOSPI200股指期货和现货的套期保值比率,实证表明,运用尾部相关系数比传统的线性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得到的套期保值比率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的最主要功能是套期保值,它是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ETF在我国发展迅速,必须通过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其系统性风险.本文根据跟踪误差最小化原则,构建出最优ETF组合来模拟沪深300股指现货.然后,运用OLS模型、B-VAR模型及VECM模型计算出ETF组合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比率,并以这三个套期保值比率计算套期保值绩效,结果发现套期保值效率均达到了90%以上,属于高度有效.从而证明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可以很好的发挥套期保值功能.  相似文献   

8.
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已经一年半,套期保值功能满足了交易者规避系统风险的需求。本文选择股指期货各期主力合约构建出完整的股指期货收益率序列,基于时变参数模型,通过卡尔曼迭代算法模拟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率。实证结果表明动态套期保值效果优于静态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对套期保值理论和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基于协整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对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样本股投资组合进行套期保值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该投资组合的套期保值率在90%以上,套期关系高度有效。由此可以证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发挥了规避现货市场系统风险、套期保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所面临风险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指数期货是二十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产品.股指期货是专门为市场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而设计的,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其本身又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功能使其具有规避股票市场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杠杆效应等特点,它又可以使市场风险以乘数放大而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投资组合风险最小的前提下,运用GARCH模型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的效果,并计算相应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所构造的股票组合之间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为1.281431,现货股票组合86.9%的变化可由沪深300股指期货反映,表明套期保值效果良好,由此可知,股指期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但是,大于1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表明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成本较高,也说明本文构造的股票组合风险小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风险,本文还就研究结论对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井百祥  章绍君 《济南金融》2007,(7):61-62,66
近年来,股指期货凭借着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独特魅力以及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最成功的金融创新品种,并在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指出,现阶段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经成熟,推出股指期货对于规避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并讨论了推出股指期货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股指期贷借着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独特魅力以及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最成功的金融创新品种,并在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指出,现阶段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经成熟,推出股指期货对于规避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并讨论了推出股指期货的配套措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本市场一直迅速发展,不断完善,但是我国股票市场仍然没有解决波动性较大的问题,2010年4月16日我国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形式,还为投资者规避风险提供了渠道,如何更好地将这一工具运用到套期保值上以及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几种确定套期保值比率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沪深300股指现货和期货近三年的收盘价为数据,通过建立OLS模型、B-VAR模型以及ECM模型进行套期保值比率的实证分析,通过比较得出最小风险下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相似文献   

15.
恒生指数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鹏  杨招军 《投资研究》2012,(4):123-133
本文利用OLS、ECM、ECM-GARCH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恒生指数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率进行了估算,并在风险最小化框架下对它们的套期保值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哪种股指期货,不考虑期现货间存在的协整关系会使估算的最优套期保值率偏高,影响套期保值效果;其次是虽然在样本内外,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比恒生指数期货的好,但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果的稳定性比恒生指数差。此时,ECM-GARCH和OLS模型分别为样本内外投资者利用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时的最佳选择;对于恒生指数股指期货,最优模型是ECM。  相似文献   

16.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为市场提供套保工具和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本文运用同一指数的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组成多种动态套期保值组合,分析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策略。结果表明所构造的组合都能为股指期货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不论多头股指期货还是空头股指期货,保护性策略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实际上是针对基差的套期保值,我国现阶段对基差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上,本文对股指期货基差风险进行研究,分析了股指期货市场基差波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尹斌 《时代金融》2015,(5):327-328
本文基于风险最小化套期保值模型对静态套期保值策略下的套期保值比率及套期保值绩效理论,分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交易数据,从而选取适合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风险最小化套期保值模型对静态套期保值策略下的套期保值比率及套期保值绩效理论,分析我国股指期货的交易数据,从而选取适合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模型。  相似文献   

20.
杨星 《南方金融》2001,(9):18-20
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IF)这一金融期化市场上发展最晚,但又是最为成功的金融衍生产品,自1982年2月24日由美国堪萨城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以其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及套利三大功能而得以长足发展。目前,在世界主要的证券市场,几乎都推出了股指期货。我国海南证券报价交易中心曾于1994年1月进行过股指期货的试点,但由于市场容量、交易手段、清算体系及监管规则等尚不成熟而中途失败。然而,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日益扩大,股票市场的风险日益加剧,投资者对规避风险管理的优良工具,也很自然成为我国股票市场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