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知识化的发展趋势,企业人力资源的功能地位及其实现方式正发生着战略性变化。大大小小的企业都纷纷建立起自已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些企业是引进了欧美的管理模式,一整套招聘、面试、绩效考核体系;有些企业则借鉴了日本的模式,培养企业的文化与团队精神。但是欧美与日本的管理模式不符合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国情.产生水土不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孙忠庆 《发展》2013,(3):124-12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企业发展。面对新形势,应怎样改变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已成为目前企业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进行探讨,并就应如何处理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关系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二次大战后,日本能从经济崩溃状态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仅与日本人民族意识、团结合作和努力工作有关,更重要的是日本将西方管理思想与日本管理哲学相结合,企业注重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使人力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以及企业内工会是日本企业管理的三大传统。随着经营者和劳动者的价值取向、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组织生产方式的变化,在企业经营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亦呈相应的改革,其中适应性、多样性及能力主义是其重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跨国企业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如何经营好跨国企业成为一个难题。本文以日本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为例,说明日本跨国公司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应当实现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主要是生产制造本土化、研究开发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和管理营运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华人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继北美、欧洲和日本以后的世界"第四种经济强权(economic power)",国际管理学界的注意焦点也开始从日本企业转向华人企业。1997年7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正式成立了"全球华人企业研究中心"。更是在全球各地企业界和工商管理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华人企业的新潮流。一、华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  相似文献   

6.
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已与资本、人力资源并列成为发展新经济的三大重要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在技术进步和综合管理上取得比较优势。适时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现状,探讨新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新宇 《中国经贸》2014,(10):66-6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步伐也日益加快,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员工个人的诉求不断提升,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抛弃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采用以人力资源为核心内容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组织机构中的岗位合理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因此,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岗位分析机制,能够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必华 《改革与战略》2009,25(5):170-172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加入WTO后竞争的加剧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发挥其作用,成为我们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在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石油企业建立起既能融入世界经济,又符合中国国情和石油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伟 《魅力中国》2011,(9):236-236
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首先是生产力的竞争,而生产力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资源,但目前我国路桥施工企业现有的人才储备和技术能力,和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代写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尤其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非常薄弱,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变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企业生存、发展愈加艰难。人才是企业提高自身在社会上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影响着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企业应当高度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构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高效地解决各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为自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共享经济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了共享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探究了共享经济下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方式,希望为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日本制造企业变革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十年来日本制造业一直在采取措施改善其经营和管理,特别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如果我们对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日本制造企业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和巨额亏损所采取的变革措施进行一次归纳和总结的话,我们不难从中发现日本制造企业变革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的特征,例如人力资源变革、战略变革、质量管理上的变革、管理制度上的变革等,而这些特征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也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境变迁与日本企业经营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日本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经济全球化带来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资本超越国界经营已成为普遍现象。日本在调整增长时代虽然有很多强点,使其取得高增长,规模扩大,但其封闭性和保守性使其在同其他国家比较之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面对21世纪的全球化经营,日本企业在经营制度上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诸如,改革董事会制度、刷新经营者队伍、实行经营基础的国际化、分配制度的改变乃至加强企业的伦理道德等等。总之,日本企业经营正在改变其传统形式,向欧美经营形式看齐,实行变革之中。  相似文献   

13.
对日本企业融资方式及其治理结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采用的是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产由此产生主银行内部控制型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这种曾经促使日本经济快速腾飞的融资模式和治理结构是目前日本难以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目产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应采用“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方式,其治理结构为证券市场,银行制度,融资结构“三位一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对日本制造业造成巨大冲击,日本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均遭受重创,以往建立的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被阻断,传统优势的匠人技术也面临很大风险。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必须加强企业灵活应对环境急剧变化的自我变革能力即动态能力,重建一个"高效+经济安全"的韧性供应链体系,而数字技术对增强企业动态能力具有突出的作用,为此,日本政府实施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针对现实困境,日本政府采取强化工程链的设计力、制造现场活用5G等通信技术和加强数字化人力资源保障三大策略,力图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工程链和供应链的无缝连接,搭建全新的生产模式,保持和提升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日本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可为中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经济形势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日本的中小企业必须及时做出反应,通过改变专业化协作的方式和进行经营革新以继续发挥其对日本经济的关键作用.日本中小企业不断地进行经营革新,加大技术转化的力度,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日本正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稳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改革,实现经济的复兴。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外资企业人事管理的特点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资企业在人事管理上很多做法是与日本企业不同的,尤其在人员录用、解聘、业绩评价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在,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欧美型人事管理同日本型经营惯例的接点。外资企业的人事管理方法已经给日本企业的人事工资制度和人力资源的流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凌捷  苏睿 《改革与战略》2010,26(6):152-155
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等多方面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新区在产业集群、创新服务环境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文章认为,应通过优化制度创新、创新高新区管理模式、把握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及发展规律和构建多层次支撑体系等措施以高新区为龙头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新一轮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衰退,让日本经济体制上的弱点暴露无疑。日本人一直想走出经济停滞不前的怪圈,但结果是屡战屡败,因此不得不从深层次上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现在日本已在全面谋求经济转型、对外开放,但日本的保守势力太强,而且无处不在。对外开放就像日本人心中的一个“死结”。日本人希望自己的经济高速发展,却不愿意对全球开放市场,也不愿放弃习惯的思维模式,因此错过了经济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19.
日本经济萧条巳历经10年之久,各种景气对策难有作为。造成日本景气对策收效甚微的原因何在?—个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由于新的博奕者的出现,使日本现有的主银行相机治理结构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要使日本的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就要大胆地对银行和企业进行结构重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的趋势应是在导入英美治理模式的同时,继续保持日本原有的内部管理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跨地域房地产企业异地经营拓展过程中,如何对处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企业实施有效的跨地域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是每一个企业关心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促使中国房地产行业基本上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跨地域人力资源的管理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跨地域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及优化管理的目标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