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香港强积金制度对内地联合企业年金计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 《经济论坛》2007,(17):68-71
我国的企业年金市场经历了2004年制度年、2005年机构年.2006年4月,随着联想成为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企业年金计划备案的"第0001号"企业,我们迎来了企业年.如果说从2006年开始,企业年金市场的源头逐渐开始热起来了,那么从2007年开始,必将是中小企业在企业年金市场大展宏图.  相似文献   

2.
刘荆 《经济论坛》2007,(9):67-69
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它在保障雇员退休待遇,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等规定的陆续出台,企业年金投资证券市场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年金基金财务风险的度量与控制成为年金计划发起人、年金计划受益人、年金基金管理人及政府监管机构等多个主体日益重视的现实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随着首批金融机构获得企业年金经办资格认证,中国企业年金保险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然而,直到2006年底,关于企业年金的缴费方式、基金的投资管理、给付机制、法规监管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仍未解决,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瓶颈.本文着重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与选择入手,结合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通过核算国家税式支出、企业年金积累额等指标,对国家采取适当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去引导和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燕 《经济论坛》2007,(12):64-66
据世界银行专家预测,未来几年里,中国企业年金规模每年增长将会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企业年金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这些数据确实非常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5.
高丹 《当代经济》2009,(22):132-133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的不断发展,如何规范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行为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实行的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为基础,从受托、投资运营和给付三个环节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新会计准则运行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正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中,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来构建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准则,使其与各相关制度相协调并促进企业年金会计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企业年金是一项新的业务,叙作市场空间大,就全国来看,2000年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约200亿元,2011年企业年金基金以几何倍数递增至3570亿元,世界银行预测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基金达到1.8万亿美元,将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秋明 《财经科学》2006,(10):61-68
企业年金之所以能够产生人力资源管理效应,不仅是因为雇员对企业年金有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雇主也愿意供给企业年金.也正是雇员对企业年金的需求与雇主对企业年金的供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年金计划的基本特性.本文将从企业年金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并提供相应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是指以员工薪酬为基础,个人和企业分别按比例提取一定金额统放在个人账户下,由金融机构托管,并指定专业投资机构管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业务是目前商业银行唯一获准开办的信托类金融服务。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起步晚但发展快,2000年底我国只有1.6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为560万人,基金积累191亿元。预计2010年企业年金总额将达到1万亿元,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并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我国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年金基金实行缴费确定型模式和市场化投资运营,并对企业年金基金的确认、计量和列报作了规定,因此企业年金的管理和会计处理问题成为我国会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自《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试行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正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中。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员工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年金已经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在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功效方面,还存在人力资本机制不完善、企业年金运作有较大风险。因此,国有企业要积极自主地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企业年金理事会,加强对企业年金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企业年金的管理要确保员工内部薪酬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欧国峰 《经济》2005,(12):42-44
从政府主导的补充养老基金制度,转型为市场主导的企业年金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借鉴国际通例)的取向,成为“变身”的现实契机。继2004年5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颁布之后,2005年8月,首批29家、获得37项参与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金融机构名单正式出笼。至此,企业年金的市场化运营框架初显。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设现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年金制度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企业年金计划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企业年金计划的激励功效,成为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启动,国内企业年金制度走出规范化经营的第一步。至此,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形成三大支柱,其中企业年金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并将成为最重要的支柱。所以,需要根据各国企业年金政策的内容,尝试性对中国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投资以及养老金领取阶段的方案进行设计,并根据各国企业年金政策的内容,尝试性地对中国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投资以及养老金领取阶段的方案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不断完善,监管问题成为当下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运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根据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改进需求,分别梳理了美国和中国企业年金运行模式及监管体系,客观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不足之处。然后在充分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两国所施行企业年金模式进行分析和优劣势比较。最后,从法律制度、政府职能、参与人自律、信息披露和硬件建设等方面对如何加强我国企业年金监管水平、提升年金运行效率提出具体意见。由于美国私人退休金计划种类繁多,本文只考虑被联邦法律、1974年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和1978年税收法(IRC)监管的私人退休金计划,即与我国企业年金概念最相近的美国企业年金。  相似文献   

16.
对企业年金在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定位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雪梅 《财经科学》2004,(2):112-115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基本养老保险从价值目标体系的确立到制度的安排及具体的操作都缺乏明确的指向,致使企业年金难以定位.有鉴于此,笔者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的基点,认为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主张在现有基础上,将统帐结合中社会统筹部分与个人帐户部分分解,并发展成为普惠式国民年金与企业年金,这样企业年金从"小补充"特过渡到"大补充".  相似文献   

17.
孙佳佳  张苏 《时代经贸》2008,6(8):197-198
2004年1月6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颁布,形成了信托管理模式的企业年金市场,它的运营涉及到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等角色,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保险公司是企业年金市场上的中坚力量.本文从介绍保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的现状入手,并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从而提出了保险公司在当前企业年金市场运营管理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成为当前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问题.欧美等国家均采取不同措施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在我国应实施与税收政策相配套的强制性企业年金模式,同时通过企业年金权益向个人倾斜及可携带性的制度设计的培育发展个人账户,注重加强监管及安排合理的政策实施路径,将对中小企业员工的企业年金的全面覆盖,养老保障机制的完善,以及社会矛盾的缓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年金己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如何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与监督基于企业年金计划下形成的养老金的筹集、运营、发放及保值过程,如何完善企业年金的会计理论与实践,会计理论界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从企业年金的会计主体、企业年金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年金会计的核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年金是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也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由企业自主建立,但是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导,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而在税收制度方面采取的优惠措施.它不仅是国家鼓励和扶持建立企业年金的一个基本政策,也是企业年金发展最核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