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家源杨氏家族文书记录了19世纪棚民在徽州置买土地并定居的过程。1805年开始,杨氏棚民先与其他棚民合伙购买土地,后逐渐单独大量购置周家源山场,用于造屋、下葬及山林经营,成立了独立的纳粮户头。他们还被编入歙县的保甲体系之中。1834年分家以后,杨氏家族向周边继续扩大购地规模,增加山林经营的投入,并在休宁县开立图甲税户完纳钱粮。在传统徽州宗族村落之外寻求新的聚落空间,买地置产,加入各类户籍,都是棚民在徽州得以定居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2.
赵赟 《中国农史》2007,26(3):113-122
如果把处于社会弱势群体、被剥夺话语权的棚民,视同"地方之患",以"棚匪"斥之,显失合理公正。棚民并不是邪恶的化身,"与霸垦强占不同"。只是被剥夺了话语权,使得我们很难从历史文献中找到其正面形象的一面。不过,我们还是从一桩惊动朝廷、嘉庆皇帝亲自过问的"驱逐棚民案"中,看到了地方官的一句正面评价——"棚民俱系种地良民"。为此,本文摆脱了旧有学说一味批判棚民的做法,对棚民作为开垦急先锋,积极推广玉米等作物的历史功绩给予了正面评价,同时对棚民被"妖魔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拨正。  相似文献   

3.
陈瑞 《中国农史》2007,26(4):92-102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社区及族内事务的管理与控制的功能有日益强化的趋势。对宗族社区及族内赌博、溺女、假命图赖、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进行积极控制,是这一时期徽州宗族社会自治和社会管理角色扮演的重要体现。徽州宗族积极控制社会问题的主观努力,对于遏制或解决这一时期徽州境内社会问题的恶化和蔓延,从而维持徽州宗族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传统社会,徽州之所以能够成为颇具典型意义的区域,除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外,还端赖于徽商与宗族的支撑作用。多财善贾的徽商为徽州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得到财力挹注的宗族在组织和制度方面不断完善,成为推动徽州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徽州宗族也由此被称为"正统宗族制传承的典型"、"宗族发展的徽州模式"。由于徽州宗族与徽商、新安理学、徽州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5.
明清徽州乡(村)规民约论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卞利 《中国农史》2004,23(4):97-104
明清时期徽州的乡(村)规民约,作为某一特定乡村地域范围内,由一定组织、人群共同商议制定的某一共同地域组织或人群在一定时间内共同遵守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共同规则,其内容极其丰富,类型异常繁夥,地域特色十分鲜明。这些乡(村)规民约事实上就是明清时期徽州乡村社会的习惯法。它起到了维持徽州乡村社会既定秩序、维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进而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家之友》2013,(12):47-47
龙眼果园套种标准菇棚搭建技术 搭建关键技术:1.果园选择。选择交通方便、水电保障、通风良好、遮阴率70%的封行果园。2.环境整理。将果树行间及周边的落叶杂物等垃圾清扫干净。3.棚架搭建。采用活动棚门和缓冲间设计,  相似文献   

7.
<正> 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养殖河豚进棚越冬的时节;5月中旬是越冬培育的河豚出棚的季节。进出棚前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河豚对寒冷环境的应激反应,各地的养殖户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使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下降,直接给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河豚鱼越冬期及进出棚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简要的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顾问》2009,(11):35-35
1.棚址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肥沃土壤建棚。 2.建棚技术。棚室座北向南,一般以东西向长70m,南北跨度7.5m。砖结构后墙,后墙宽0.37m,后墙体半空心结构,设3排支柱,也可选用水泥成型构件;后墙设4个加温火炉及烟道,加煤炉口在后墙外。  相似文献   

9.
徽州是遭受咸同兵燹破坏最为深重的一个地区。长达十余年的激烈战火,给徽州人口、经济等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深远影响,徽州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由盛转衰时期。对于徽州社会的破坏,清军和地方团练无疑是祸首,太平军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徽州社会的由盛转衰,也是近代江南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钟农 《农家之友》2005,(11S):30-30
冬季,气候寒冷,蘑菇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计算1980-2002年惠州市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与全国和广东省的区域对比,惠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都处于富余状态,而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则处于超载状态,除1993年外,惠州市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保持了较协调的发展,水资源还有较大的承载潜力。  相似文献   

12.
博罗县耕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探讨广东省博罗县耕地时空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其社会经济发展与当地耕地时空动态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特点。[方法]基于2005~2014年广东省博罗县耕地资源数据及其相关社会经济资料选取19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找出社会经济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并借助DPS软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从而量化不同因素对于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影响耕地变化最大的经济因素为地方财政收入,其关联度高达0.994;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相关性很高,其关联度为0.991;地区生产总值(GDP)与耕地数量变化之间相关性较高,其关联度为0.830。[结论]2005~2014年博罗县耕地数量波动相对较大总体呈现略微增加趋势,人均耕地呈现下降趋势,且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变化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3.
矿业权价款“异化”的主要表现:“异化”为国家资源收益;“异化”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异化”为地方政府“以矿生财”,经营或变相经营矿权;“异化”为政府“一口价”,或市场公开叫“价”。价款“异化”的主要影响:地方政府截留和挤占全民所有的资源权益,并使其造成隐性损失;抑制着矿业权有效需求;成为出资勘查者能动性发挥的严重障碍,制约着矿产勘查开采发展;严重影响着地方政府形象。消除价款“异化”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政府相关人员矿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推进矿产资源税费改革,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取标准;规范地方政府矿业权出让行为,防止经营或变相经营矿业权。  相似文献   

14.
浅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石漠化是自然与社会、经济综合作用的产物,是西南岩溶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石漠化不仅造成土地资源丧失、干旱缺水、生态系统退化,而且使该地区的贫困问题加剧。贵州的生态治理经验,从资金获取途径上可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1)企业与地区居民互动型;(2)政府扶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型;(3)立足自身,生态产业与生态工程相结合型。贵州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应立足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使生态保护从源头开始;要多方、多形式筹集生态建设的资金;还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生态建设机构,负责对该地区的生态建设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5.
Implementation of spatial policy involves intervention in the land market. In the Netherlands local government also acts as a land developer. Due to an increase in activities in the land market by private actors and an increase in the geographical scal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rocesses, this practice is under threa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and evolution of Dutch spatial development policy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al directive function for spatial policy. It focuses on the multi-level governance between local and regional governments and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and private actors.  相似文献   

16.
南海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捕捞等经济行为存在外部不经济性,常常会导致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滥用和低效性。本文通过对南海海洋渔业资源日渐衰退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从征税、界定产权、创新渔业权制度、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执法模式、发展渔民合作经济组织等视角出发,提出了实现南海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在当地民众的生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理应参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决策。分权改变了当地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框架,而民主分权是分权的最有效形式。概述了全球自然资源分权改革的实施情况,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建立民主的地方机构将成为民主分权的主要机制,而责任、自行决定权和安全性是民主分权的3个基本问题,分权过程中中央政府需要有效的分权配套办法,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但缺乏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论证规划,导致开发层次低,项目和产品同质化,管理粗放等;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发展乡村旅游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要加强行业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加大促销力度,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it relates to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nd focuses on how institutions affec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servation and reserve economies. Evidence shows that strong property rights to reservation and reserve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whether communal or individual, are and always have been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productivity. Political and legal institutions that are perceived as stable and predictable to tribal members and to non‐Natives also improv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for indigenous people living on reservations and reserves. Research reviewed here also shows that culture and acculturation ar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lthough our emphasis is on North America, the findings are applicable to indigenous peopl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nd shed light on growth questions that loom larg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