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议我国对外进行反倾销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泉  杨紫召  顾瑶 《经济论坛》2004,(18):121-122
WTO将倾销定义为: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进口国相关工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裁定倾销成立的条件:一是产品以低于国内价格或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向进口国进行销售;二是销售的数量猛增;三是销售的产品对进口国造成实质性损害,且这种危害与反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商品倾销既是促销手段,又是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可迫使进口国革新技术、调整产业,但更多的是对进口国相关产品和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面对外国产品的倾销,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全国反倾销法律体系和产业损害预警体系,调动各方力量进行反倾销,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和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凤艳 《经济论坛》2004,(14):123-124
一般来说,倾销是指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的行为。如果因为这种商品的倾销,使进口国同类产业遭到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者对其新建产生严重阻碍,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进口国可对该产品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被征收反倾销税的进口产品由于增大了成本,价格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在进口国的竞争力,直至彻底退出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4.
根 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做出的承诺 ,工业品的平均关税将在 2 0 0 5年逐步降至 10 %以下 ,非关税措施也将在2 0 0 5年前逐步取消。届时 ,外国商品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其实这一势头在今年就已经出现。另外 ,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 ,外国产品为寻求新市场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其中不乏以倾销形式进入的商品 ,给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一、倾销与反倾销所谓倾销 ,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 ,并因此对进口国已建立的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 ,或者实质阻碍进口国国内相关产业的新建的行为。很明显 ,倾销会给进口国造成很大的损害。首先 ,出口国产品低价进入进口国市场 ,抢占了部分原来由进口国的相同产品生产商所拥有的市场份额 ,阻碍了进口国相应产业的发展。其次 ,倾销也扰乱了进口国的市场秩序。由于倾销商品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比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商所提供的价格低很多 ,而产品的性能 质量却并不比进口国国内的产品差甚至还要好 ,就会吸引较多的消费者。进口国生产商为了与之抢夺市场份额就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 ,同时会出现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 ,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  相似文献   

5.
关于“倾销”与“反倾销”的多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 《经济师》1997,(12):47-47
关于“倾销”与“反倾销”的多元思考●张爱玲近年来,对中国商品的倾销申诉日见增多,产品已从农副产品、矿产品、手工工具发展到彩电、录像带、照像机等,趋势越来越猛,威胁越来越大。其中大多数案件均以进口国征收反倾销、反补贴或加征特别关税或我国出口企业承担产品...  相似文献   

6.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根据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如果倾销产品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进口国可以对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7.
依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倾销系指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办法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贸易行为。若进口国的国内产业因倾销而遭受损害,则进口国可对倾销产品采取抵制或制裁措施。各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均针对进口产品制定了各自的反倾销法,其目的是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实际上,它起着一种最有效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近年来,国外大规模的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产品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主要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说,构成反倾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品以低于国内的价格或低于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销售给进口国;二是销售的数量猛增;三中销售的产品对进口国造成实质性的危害或威胁,且这种损害与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西方一些国家所确定的倾销,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甚至有些时候根本不具备任何倾销条件。如中国生产和出口到欧洲的棉坯布价格从1992-1996年一直在上升,占欧洲市场份额1995、1996、1997年基本持平。在这种情况下还确定为倾销,其意图就是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在中低档产品上已经失去了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他们为了保护这些不景气的企业、减少失业人数,便提起反倾销诉讼,而一旦诉讼发生,则最终确定为倾销存在的可能性就相当大。  相似文献   

9.
文岫 《经济世界》2003,(6):68-69
加入WTO后,我国传统产品在进入世界市场渠道进一步拓宽的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势产品也将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如何利用法律武器,对国外商品在国内市场采取的“倾销”行为予以回击,同时在出口过程中积极应对其他国家的“反倾销”,就成了国内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宝。从入世一年多的情况看,我国企业的反倾销意识明显增强,已经开始擎起反倾销维权之剑。倾销与反倾销倾销一词,在经济学里是指垄断资本家在市场上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大量抛售商品。其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攫取高额利润。在WTO框架下,往往是指出口国以低于进口国同类商品市…  相似文献   

10.
一、贸易救济措施基本概念1、贸易救济简单的说,就是贸易补救的意思。2、倾销与反倾销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最新统计显示,外国对华商品反倾销起诉近年来大幅增加。到2000年底,中国出口商品遭受29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起诉,总计达到412起,给我国出口造成的损失累计高迭100亿美元。其中欧盟90起;美国78起;印度后来居上,对华反倾销达到38起,居第三;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墨西哥对华反倾销起诉均超过20起。其中,五金、矿产、化工领域更是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投诉的“重灾区”。仅2000年中国商品总共遭受36起反倾销之诉。 反倾销是世界组织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按反倾销法规定,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进口国市场,并使进口国市场已建立的产业受到实质性伤害或构成这一威胁,或实际上使进口国产业延迟建立。世贸组织成立后,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如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受到严格约束,而反倾销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施,能够有效地排斥外国产品的进口并且不宜招致报复的特点,因此被发达国家视为保护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保护企业和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公布实施。通过立法反倾销是许多国家为实现公平贸易而采用的重要手段,它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我国反倾销条例的实施将对限制进口产品低价倾销、保护国内产业起到重大作用。 然而,一些消费者对反倾销却不太理解。他们说,外国货又好又便宜;对老百姓实惠,一反倾销便得不到这些实惠了。其实,外国企业以低价倾销商品,并不是想给进口国消费者带来实惠,而是想挤垮进口国国内企业,以达到未来独占或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一旦这些进口产品垄断了市场,其价格必然会变动。如果民族产业垮了,企业倒闭,就会失业增多,人们的收入也会下降。所以说外国倾销产品虽然短期看可让进口国消费者得到一些实惠。但从长远看,最终会使消费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证明某个公司以低于其“正常价值”向国外出售产品,并且倾销性进口导致了对本国工业的“实质损害”或存在实质损害的威胁,该国可以对进口征收反倾销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将“正常价值”定义为商品在本国或第三国销售的价格。和保障措施一样,实行制裁的国家必须证明对本国产业产生的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是由进口倾销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根据美国贸易法的条款,多年来在反倾销问题上中国一直被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的。这就是说,美国商务部在决定一种中国进口商品是  相似文献   

14.
朱列玉 《新经济》2001,(8):62-65
倾销(dumping)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国外市场出售的价格,低于在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即两国市场之间的价格存在差异.由于倾销的目的可能是以掠夺性的价格打击进口国国内的竞争对手,垄断进口国的市场,进而采用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工业不受外国倾销之害,制止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的倾销行为,从20世纪初起,都先后制订了关于反倾销的法律,通过对外国以倾销低价输入本国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采取其他反倾销措施,来抵销对本国工业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章明 《经济论坛》1995,(16):26-27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向华大量倾销产品,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如今,中国作为全球人口1/4的大国,每年外贸总额仅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5%,还不至于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尽管如此,从1979年至今,外国对华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案已近200起,涉及的产品种类达4000多种,案件之多、品种之广、损失之大,均史无前例,给曾有过“丝绸之路”辉煌的民族留下了深深的思虑。 反倾销狂潮迭起 早在1947年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对倾销与反倾销斗争制订了国际规则。《总协定》第6条规定,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国内销售价或生产成本)输入另一国,即谓  相似文献   

16.
倾销是指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用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商品的行为。它已经或有可能给进口国生产相同产品的行业或企业造成损害,因而受到进口国的反对。反倾销是进口国依据本国的反倾销法,山主管当局经过立案调查,确认倾销对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的调查程序。贸易保护主义日强,反倾销也就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各国企业之问的竞争目益直接化,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反倾销被一些企业用作将外来竞争对手排挤出本国市场的杀手锏,滥用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华反倾销与我国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出口商进行倾销可能是出于垄断或扩大市场、处理过剩生产能力等考虑,但不论其动机如何,在客观上都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威胁,为此AWTO及其前向GATT都制定并完善反倾销协议,各国地制定自己的反倾销法规,对倾销行为进行打击,以维护公平贸易秩序。但由于反倾销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使许多国家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滥用反倾销措施进行贸易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口额的扩大,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捍的反倾销指控也越来越多,到2000年底对华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已达400多起,造成的损失达100亿美元以上。可以预见,对华反倾销案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保持较高的数量,这将严重阻碍我国出口,因此,有必要就对华反倾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兰红燕 《经济论坛》2003,(15):30-30
一、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状况目前,我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早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就逐年上升。从地域上看,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1988年以前,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的国家基本上是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四个发达地区和国家,此后,印度、俄罗斯、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也不断加入对华反倾销的行列。截至2000年底,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出反倾销调查,总计达416起。从对象上看,西方国家对只要危害到或即将危害到本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外国产品,都可能列为倾销产品。近年来,西…  相似文献   

19.
倾销与反倾销如今已成为世界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自 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反倾销以来,迄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案件300多起,涉及到我国机电、化工、轻纺、土畜、医保等行业的4000余种商品,其中涉案金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大案就有 15起。近两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对华反倾销案激增,在数量上又以欧、美为最。这些案中,裁定倾销成立的占60%以上,其立案数、裁定率均居各国之首,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与此同时,外国产品开始…  相似文献   

20.
从1979年我国的出口糖精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起,外国对华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案件近280起,影响我国出口5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然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更加开放,我国面临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外国商品的倾销。些国外企业。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利用其惯用手段──投资设立子公司,从国外的母公司生产基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我国大量“进口”产品;另一方面,跨国公司还利用其雄厚的实力,长期以超低价商品出口中国,通过这一方式挤跨中国企业。不管何种形式的倾销,其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