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0月始于宝钢集团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已在19家央企中展开,选派了65人次的外部董事,14家试点企业的外部董事达到或超过董事会成员的半数。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具有历史性突破的意义:首先,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建立董事会使国资委选派董事,董事会行使公司决策权,经理层具体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作为代表公司行使其法人财产权的会议机关,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规范和经验分析共同表明,董事会特征会对其职能的行使发挥作用,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两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专属于我国创业板公司的规律。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优董事会规模未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调查数据和公开数据,考察了公司治理对财务控制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活跃程度等因素对财务控制效果有显著影响。改善财务控制需要从公司治理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健全约束大股东行为的相关机制,提高董事会独立性作为制衡大股东的重要措施,运用组合治理机制,实现对财务控制的再控制;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要重视企业集团的内部治理,重视财务控制系统的更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03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董事会特征、资产质量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看,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越差,董事会越独立,审计收费越低。而董事会越勤勉,审计收费越高,董事会规模与审计收费没有呈现相关性。同时,会计事务所会综合考虑公司资产质量与董事会特征,表现在对资产质量越差,董事会越勤勉的公司收费越高。同时也发现,“四大”与非“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费用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模型说明大股东具有侵占公司和小股东利益的必然性,但在现实中,大股东侵占公司和小股东利益还是受到无风险银行存款利率、大股东股份比和市盈率等条件制约,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量学者围绕大股东行为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结论分歧较大,原因之一是对影响路径的忽略。本文在构建影响路径图的基础上,为大股东治理机制对财务决策的影响找到了中介,即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和公司高管治理机制。使用结构方程法和AMOS软件确定了大股东行为对公司财务决策的直接影响系数和间接影响系数,得出结论:第一,大股东的侵害行为普遍存在,对公司财务决策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大股东实际控制程度过高,以及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机制、董事会对大股东约束机制的缺失造成了财务决策的不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公司董事会中,始终存在着一股隐性力量影响董事会的决策结果,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绩效。已有研究大多以董事会正式结构或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切入点,本研究区别于其他学者的关注点,基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视角,引入基尼系数模型对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进行量化,并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清晰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公司的财务绩效,但是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对公司财务绩效的边际促进作用会减少。  相似文献   

8.
2015年开始,保险公司在股票二级市场的频繁举牌成为保险业界、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门现象,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上市公司,能否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保险公司是否是优质的机构投资者?本文选取中国A股市场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前十大股东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寿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与贝塔系数负相关;财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寿险公司持股可以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下一期的经营业绩;财险公司持股对上市公司下一期经营业绩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肃昌  阮受郎 《时代金融》2014,(17):192-195
商业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于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本文选取2010-2012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对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部控制绩效与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数量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间呈负相关,并且都是显著的。而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外部监事比例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并没有对银行内部控制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大股东的国有性质有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能有效抑制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沪深 A 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数据,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高管变更当年存在较为严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董事会监督效率越高、监事会越勤勉,以及大股东制衡度越大,该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越能得到抑制。鉴此,宜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完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2001年至200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17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大股东侵占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化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而存在大股东侵占现象的公司,其信息披露透明度更低;董事会独立性越强,规模越大,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大股东制衡效果越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国有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比民营企业高。  相似文献   

12.
以2004~2007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LOGISTIC回归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呈现增多的趋势,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以及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越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同时,企业成长性强的公司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而现金流量好的公司往往不发放股票股利,企业规模与股票分配决策无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董事网络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并将董事会团队特征纳入考量范围,探究不同董事会异质性情景下二者关系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董事网络能够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并且当董事会异质性较大时,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细分董事会异质性后发现,相较于董事会的社会异质性,其职业异质性能够更为明显地提升董事网络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本文立足于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检验内部股权性质与外部市场化程度对以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董事会异质性对董事网络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关系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5年126家上市房地产公司为样本,从内外部公司治理角度,对影响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房地产企业股权比较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前三名薪酬水平对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公司绩效水平与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没有显著关系。以此分析结论为依据,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2008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将董事会效率特征量化为5个指标,提出合理假设,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部董事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董事会领导结构、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到2009年的公开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组合类型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企业风险有显著影响,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人数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高风险组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国有股、董事会规模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高风险组合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司的股权集中度问题是公司不同主体利益分配和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基础问题,同时也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股权集中的程度决定了公司代理问题的基本性质,即在公司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冲突是存在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还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学者们对此却有着不同的见解。同时,学术界在用何种指标来衡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上,也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从公司治理理论出发,构建投资者利益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公司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越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差距越小、分布越均衡,越利于投资者保护;同时,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不宜过大,两大股东的股权制衡,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相对于股权集中,公司股权的制衡是更有利于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18.
控制权与公司绩效:中国民营上市公司ST化的合理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对控制权指标进行选定和度量,以主营业务收益率、管理费用除以主营业务收益的比率作为公司控制权在经营绩效上的反映,建立了一个股权分散、控制权弱化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因果模型,并以中国ST民营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ST化与股权的制衡化以及第一大股东对董事会、总经理的直接控制能力下降(控制权弱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现代企业应该强化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控制权转移应和股权转让相一致,才能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结论,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司在确定董事会规模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规模大小。本研究通过检验发现,公司规模对董事会规模具有门槛效果,通过使用门槛自回归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董事会规模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公司规模相对较小的门槛区间,董事会规模和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公司规模较大的门槛区间,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符号上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无论是规模宏大还是规模尚小的公司,大股东和管理者都是在公司裁决时不可忽略的成员。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是影响公司大股东与公司管理者合谋程度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了解自己公司中大股东与管理者的合谋关系,有助于营造公司良好公正的员工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