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1世纪初期中日经济关系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日经贸合作继续平稳发展.中日两国在进出口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随着日本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中日经济关系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取决于推动中日经济合作力量与制约中日经济合作力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日本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日本技术、资本要素充裕并有科学的管理经验,而中国拥有充足资源和广阔的商品市场。两国经济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21世纪以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正发生新的变化。所以,研究中日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有利于充分掌握中日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现状和结构,为中日间经贸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往来日趋频繁。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日投资也日渐趋热。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无论是中日两国的双边贸易,还是中国对日本的直接投资都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本文选取1995~2010年中国对日本投资和双边贸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日本投资对中日双边贸易规模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不是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与美、日经济波动有很强的相关性和长期的均衡关系,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间有正向关系;日本与中国经济间却是负向关系。美、日两国经济的共同波动会通过资本流动的渠道影响中国。因此,为了降低美日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贸易必须走多元化的路子,而且应减少对国外资金流入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复杂.与日本的关系自安倍晋三执政以来表现为政冷经热,与菲律宾的关系在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表现为“政冷经热”,与韩国的关系在朴槿惠时期则经历了“政经双热”到“政冷经不热”,与越南的关系不冷不热.中国是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的主要贸易对象,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对它们的依赖程度.按照贸易和平论,两国之间的经贸密切往来会带来和平或至少会降低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因素或第三方国家的影响,贸易和平论并非总能成立.在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的关系中,各国在侵犯中国的海洋权益时尚未与中国建交,更不存在密切的经贸关系;日本和菲律宾与中国海洋权益关系的紧张既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又受到与美国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中国在处理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的关系时,加强经贸往来特别是加强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仍然是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3日,刚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卡塔尔政府向江泽民主席递交国书的新任驻华大使萨利赫·阿卜杜拉·布埃宁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在世纪之交来到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出任大使,我感到自豪与荣幸,但同时也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我将在任期内,致力于两国经贸事业的发展,把卡中经贸互惠互利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中卡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着很长的历史,特别是两国建交至今的十多年内,通过两国元首互访,两国在政治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加。中国与卡塔尔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互利合作,是两国经贸交流的…  相似文献   

7.
谢青  柳鹏程 《当代经济》2021,(1):120-123
中国和越南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毗邻,经济交流密切,是友好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其中食品贸易是两国经贸往来的重要领域.在食品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同时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两国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的购买行为特征,本文利用在两国首都北京和河内开展实地调查的数据,系统地对消费者食品安全购买行为进行归纳,并将其...  相似文献   

8.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美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美两国互为双方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中美两国经贸发展也给两国人民和两国经济带来了明显的现实利益。本文拟在通过我国对美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找出对美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的联系,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最大的经济转轨国家,也分别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俄两国的经济转轨不断深化。而转轨进程中两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扩大,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这一背景下中俄两个转轨国家外经贸政策及其实施与调整情况,并对两国外经贸政策调整的绩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自1988年以来,中老关系实现正常化并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两国经济往来与日俱增.本文对中老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做了简单介绍,并对近20年来,中老两国关系、中老间经贸往来情况以及未来中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中老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老两国的睦邻友好与合作关系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杨建基 《当代经济》2017,(35):12-13
1991年中国与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在1999年以后,中越两国签订《联合声明》双边经贸关系从此确定,截止到2017年,中国一直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第一大商品进口国,中国排名越南的出口贸易额第四位.由此可见,中国对越南经贸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将检视中越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现况,除发现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经贸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且向着纵深等方向发展、结构不断优化、逆差显著增加、投资增长快速、跨境区域合作逐渐落实等特色,但与此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如双方出口商品品项过于集中、商务贸易严重失衡、边境经贸秩序混乱,导致许多经贸摩擦不断,等等,在梳理相关文献后,本文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83-2010年间中国GDP、中美货物贸易以及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等数据为基础,回顾了28年间中美经贸的概况,通过对数据进行可比性处理、平稳性分析、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了中美贸易、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以及中美经贸是典型的互惠互利等结论,最后提出平衡两国贸易和投资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经济师》2008,(8):22-23
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2007年的两国贸易关系来看,呈现两大特点:发展迅速,互惠互利;摩擦增多,此起彼伏。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但两国在贸易中双边摩擦接连不断,还比较尖锐。2007年中美经贸热点主要集中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以及337调查问题上。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既改善了对美元过度依存的现状,同时也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中日企业经贸往来的效率,提振两国经济在互惠互利中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这一举措必将推动两国货币的国际化,并离构建亚太经济共同体并实现区域内单一货币的蓝图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作为东盟传统的贸易、投资伙伴以及主要援助国,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激烈的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东盟贸易、投资和援助领域的竞争情况,并为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也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近年来积极寻求“走出去”的战略.他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了解国际投资环境,而投资国的相关税收政策是正在“走出去”和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功课.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往来的日益加强,税收制度已成为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两国税收制度的差异,从而促进两国的经济合作已十分必要.本文仅对马来西亚消费税和中国增值税的主要方面进行比较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俄经贸科技合作是实现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把两国经贸科技合作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不仅符合两国根本性和长远性利益,而且对建立多极化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自80年代末中俄(当时为前苏联)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的10年里,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积极的。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1998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非正式会晤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并使之沿着既定的战略目标继续深化实质性的合作。然而,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和两国经济规模及科…  相似文献   

18.
张建 《经济导刊》2004,(1):90-91
中国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布什商定:2004年1月,中美两国将举办双边会谈,探讨解决两国在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上分歧的途径。不仅是中美两国的问题在亚洲与美国经贸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仅涉及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而且涉及中国及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参与中美谈判,必然难以合理确定人民币的对外均衡价值,更难以解决中美在汇率形成机制上的分歧。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多边经贸往来,需要多边汇率加以满足。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很多原料来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美双边谈判有可能…  相似文献   

19.
骆世杰 《时代经贸》2008,6(3):79-83
从中国公司的认知角度出发,对以色列的经济状况、中以经贸关系和劳务合作等行业进行分析和探索.对未来两国经贸发展的展望,作为我国企业到以色列开展经贸业务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7年是韩国与越南两国正式建交25周年,从1992年建立邦交到2001年确立“21世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2009年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高度,韩越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韩越经济关系是两国关系中的核心所在.韩越双边贸易、投资、经济援助关系以及在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构成了两国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其中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的推动作用.韩越经济关系发展对两国各有裨益,但其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综合探究韩越经济关系也将对当前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关系有所借鉴,是中国成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以及着力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