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党的中间媒介说强调政党在联结社会意识形态和官方政府机构间的中介作用,认为政党的本质是联结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中间组织。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侧重从伦理文化意义上概括市民社会,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本文对政党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初步作了一些探析,希望能对当代的政党建设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概念由来已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多处提到"市民社会"一词并在"市民社会"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唯物主义历史观,但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论长期不被重视。文章简单梳理了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概念进行分析,深入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唯物史观与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3.
申玉琼 《魅力中国》2014,(9):279-279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为基础,分析了“市民社会”的地位和作用,阐释了“知识分子”的职能,强调两种社会控制中“同意”的重要性。这些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处于多事之秋的当前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其间伴随着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化.农民市民化作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其进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即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关乎高等院校各项事宜的开展,关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进程,关乎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从构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角度来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是有机统一的,其创建内容、形式、运行机制是学习型政党和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表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传统学界对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存在理解不足的现象.实际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是深刻吸收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精华的,且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根基是隐性的社会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达到了同时代的高点.随着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领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是过程性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了初次分析,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分裂的观点是赞同的.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的经济学规定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不自觉接受的.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在第一笔记本中,构建了人本主义异化理论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到第二、三笔记本,马克思的视野发生了改变,开始不自觉地从客观逻辑分析市民社会,将劳动概念的理解和分工概念结合起来,将异化理论和客观逻辑结合起来.对于市民社会的研究,从理论上说,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路径.现实意义是对我国市民社会的建设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党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也表现在行为上的支持与肯定。政党认同教育必须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必须体现在政党绩效上面来,民众才能形成永远跟党走的观念。政党认同的影响因素有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政党绩效、教育环境以及其他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通过宣传教育、价值观教育、党建教育、政治参与和提高政党绩效等路径。进而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合法性的认同,是当前政党认同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的概念贯穿于整个哲学语境当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民社会的含义各有不同,梳理和厘清"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脉络和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全面地把握市民社会概念的本真涵义,把市民社会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联系,才能逐步实现中国社会的政治民主化、市场经济化.  相似文献   

9.
陈怡 《中国集体经济》2007,(33):191-193
温州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育,表现之一就是各类中介组织的成长.文章在对温州各类中介组织的调查和相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总结各类中介组织的成长过程,探讨它们对市民社会成长的作用.文章认为,温州中介组织的成长以民营经济发展为基础,中介组织的发展对市民社会的成长具有推动作用,市民社会的进一步成长需要各类中介组织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葛兰西基于西欧社会主义革命屡次失败的背景,进行总结反思在《狱中札记》中提出以市民社会为前提、以有机知识分子为支撑、以阵地战为策略的独特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体系.文化领导权理论构建延续至今,揭示新时代对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人才强国、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边陲地区苗族村寨的实践式考察,总结出相对于“经纪体制”的“寨老体制”.作为自然领袖,寨老在仪式、规范、传统、意识形态的领域管理寨子,其权威产生于寨民的信任和认同,是苗族社会所特有的“信任型权力”;作为“台面干部”,寨老辅助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建构,是联结国家与苗族基层社会的地方性权威.苗寨社会“寨老体制”的权力合法性来源于与其社会的天然血缘关系及于国家的辅助工具作用.至今存在于苗寨中的地方性权威延续着多重的象征意义,是不可复制的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12.
“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着葛兰西对东方与西方的国家、市民社会、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的深刻思考。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对于当前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从民族产生以来,几乎找不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宗教通过它所具有的信仰体系、文化功能和社会生活方式使之在民族共同历史渊源和共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而形成稳定而牢固的共同文化,宗教这种文化意识形态,还渗透在民族其他各个要素中间,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背景之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启动了社会自治模式,在革命时期被掏空的市民社会有了重新生长、发展的契机.然而,与西方由市民社会到国家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首先面对的,便是有能力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国家.于是,聚焦到市民社会的关键主体,即市民社会组织,西方式的市民社会组织所应具备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在中国便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表现主要为对政府的依附,和依附下的发展,即政府具有实用理性的政治意图,使其表面上增加数量,并拓展活动范围,而实际上,不得不形成对资源的习惯性依赖,进而损害其自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湘云 《发展》2014,(1):105-10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将此作为文化强国的第一要素提出。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分散、多元和混乱,中央对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强调与现实社会民众价值观的分裂之矛盾已呈现出来。社会精神信仰的缺失已成为目前各种社会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道》2010,(3):8-8
随着共和党和民主党近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分化加剧,党内中间力量被削弱。对立格局使得政府在施政时深感掣肘。CNN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认为大多数国会议员不值得留任。公众对政府能力的怀疑不是新鲜事,但他们今天的不满意程度比至少15年前要高出许多。要打破公众不信任和政府失败的恶性循环,就要求在解决大问题上有突破,这要求政党间必须要有更多合作。  相似文献   

17.
民法与市民社会从开始就注定了两者间辩证互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民法就是市民社会下的私法自治.文章以市民社会为切入点,来分析民法与市民社会特别是市民社会下的私法自治间的内在关联,以期分析我国民法发展与市民社会环境培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主流意识形态、利益主体多元化、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严峻挑战.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强化教育功能,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力;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力,以此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将此作为文化强国的第一要素提出。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分散、多元和混乱,中央对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强调与现实社会民众价值观的分裂之矛盾已呈现出来,社会精神信仰的缺失已成为目前各种社会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不容置疑性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具备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它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创造。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体系,呈现出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调性相衔接、层次性与开放性相关照、人民性与统领性相结合等鲜明特点,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