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差异化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跨层次影响,尤其是员工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及团队差错管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采用配对式调查问卷,以74名领导和264名下属为样本,建立层级线性模型。结果发现:①团队一致性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②心理安全感分别在团队一致性变革型领导、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与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团队差错管理氛围不仅正向调节团队一致性变革型领导与心理安全感间的正向关系,还正向调节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与心理安全感间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平台经济兴起背景下,跨界合作行为是企业迎合时代发展、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竞争策略,但关于跨界合作行为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不多。整合开放式创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于平台经济视角,引入外部创新搜寻作为中介变量,战略柔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跨界合作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界合作行为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创新搜寻在跨界合作行为与创新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战略柔性在跨界合作行为与创新绩效、外部创新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均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平台经济兴起背景下,跨界合作行为是企业迎合时代发展、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竞争策略,但关于跨界合作行为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不多。整合开放式创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于平台经济视角,引入外部创新搜寻作为中介变量,战略柔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跨界合作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界合作行为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创新搜寻在跨界合作行为与创新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战略柔性在跨界合作行为与创新绩效、外部创新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均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越轨创新作为一种相对隐蔽却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行为,在倡导万众创新的时代逐渐受到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因此,探索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并引导该行为。通过对331名员工的有效问卷调查发现,领导差序式管理会诱发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员工心理特权感在该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认知冲突不仅正向调节员工心理特权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差序式领导—心理特权—越轨创新这一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5.
马璐  朱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1):150-155
基于人-境互动角度研究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整合员工组织认同中介作用与关系冲突的调节效应,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7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组织认同在不当督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不当督导不仅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也通过降低组织认同进而减少员工创新行为。在此过程中,关系冲突发挥负向调节作用,高水平的关系冲突不仅会削弱组织认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还会弱化组织认同在不当督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团队创新关系到组织长期生存,在当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团队及其成员的跨边界活动日益频繁,跨界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这一议题引起学者关注。以自我损耗理论为切入视角,探究员工跨界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双刃剑作用。以78个团队510名员工及其上级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跨界行为(使节、协调和侦测)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该影响通过团队信任的中介作用实现。跨界行为会增强团队信任,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跨界行为会招致个体自我控制资源损耗,而这一资源损耗负向调节团队信任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从新视角发现团队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对于企业创新管理中的风险规避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心流理论和工作资源-要求模型理论,探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内在机理。基于24家企业561名下属和领导配对调研数据的研究表明:越轨创新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在越轨创新和员工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员工的信息资本和控制资本均是有利于越轨创新向绩效转化的重要调节因素。研究结论丰富了越轨创新理论体系,同时可为越轨创新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心流理论和工作资源-要求模型理论,探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内在机理。基于24家企业561名下属和领导配对调研数据的研究表明:越轨创新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在越轨创新和员工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员工的信息资本和控制资本均是有利于越轨创新向绩效转化的重要调节因素。研究结论丰富了越轨创新理论体系,同时可为越轨创新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应用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三元交互决定论,基于365份领导-员工配对数据,构建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以组织自尊和建设性责任认知为中介变量,差错反感文化为调节变量,探讨了真实型领导风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真实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组织自尊、建设性责任认知分别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共同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负向调节真实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组织自尊与员工越轨创新、建设性责任认知与员工越轨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员工越轨创新是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角色外行为。立足中国和合文化情境,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入手,基于430份领导-员工配对数据,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包容性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验证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权力距离感知、未来时间取向的双重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员工心理安全感在包容性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感知负向调节包容性领导与心理安全感间的关系,未来时间取向负向调节心理安全感与员工越轨创新间的关系;员工权力距离感知负向调节心理安全感在包容性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间的中介作用,但未来时间取向对中介变量心理安全感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武汉某研究院310名研发人员,探讨组织氛围、认知负荷和人格特征对知识型员工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工龄对知识型员工绩效的影响显著,工作3年以上员工的关系绩效与创新绩效显著高于工作1年以下的员工;知识型员工的4种绩效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关系绩效最高, 其次是创新绩效、学习绩效, 任务绩效最低;认知负荷在组织氛围与员工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作用受到人格因素的调节, 即认知负荷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跨界搜索能够完善企业知识储备,驱动企业创新发展。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及动态能力理论,将知识合作链与战略柔性纳入跨界合作研究框架,构建并实证检验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技术知识搜索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知识搜索对渐进式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跨界双元搜索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合作链;知识融合、知识转化在跨界双元搜索与双元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链式中介作用;战略柔性正向调节双元搜索与知识合作链之间的关系。结论揭示了跨界双元搜索对双元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能够为企业突破跨界合作困境,促进知识交流,提高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厘清如何在企业工作场所数字化进程中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引入员工职业敏捷性、组织创新文化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工作场所数字化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通过三阶段跟踪调查收集473份有效样本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数字化通过激发员工职业敏捷性,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组织创新文化正向调节员工职业敏捷性与创新行为间正相关关系,并且正向调节职业敏捷性在工作场所数字化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企业家精神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个体层面上,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关于工作中员工通过如何自我调节达成这一目标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调节焦点的观点,将防御焦点、促进焦点视为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任务绩效和创新绩效影响的两条中介作用路径,通过对一家中国500强企业521名员工的两阶段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任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员工企业家精神是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的积极前因变量。此外,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分别中介员工企业家精神与任务绩效及创新绩效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现有企业家精神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个体层面上,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关于工作中员工通过如何自我调节达成这一目标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调节焦点的观点,将防御焦点、促进焦点视为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任务绩效和创新绩效影响的两条中介作用路径,通过对一家中国500强企业521名员工的两阶段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任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员工企业家精神是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的积极前因变量。此外,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分别中介员工企业家精神与任务绩效及创新绩效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43名企业雇员的问卷调查,研究雇员对主管敌意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构建了雇员敌意、情绪劳动策略、冲突管理方式、创新行为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雇员敌意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雇员敌意部分通过情绪劳动策略中的深层扮演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负向影响,竞争型冲突管理方式负向调节雇员敌意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玩兴有利于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立足于中国本土化情境,以心流理论为基础,基于44名团队主管及237名下属配对数据,探讨个体玩兴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检验创造性过程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玩兴氛围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个人玩兴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有显著直接影响;创造性过程投入在个人玩兴与突破性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玩兴氛围正向调节个人玩兴与创造性过程投入之间的关系,个人玩兴通过创造性过程投入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被玩兴氛围所调节。该研究结论对工作场所中的玩兴管理以及激发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越轨创新有助于企业创造超常规创新成果,成为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突破创新瓶颈的重要途径。鉴于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在职场中的普遍性和越轨创新的重要性,将中国高语境传播文化特点融入西方管理理论,通过503份领导—员工配对调查问卷,对二者间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有利于激发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认知评估能够差异化中介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间关系,即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通过对员工挑战性评估的正向效应诱发员工越轨创新,通过对员工威胁性评估的负向作用抑制员工越轨创新;上级发展性反馈调节上下级关系矛盾体验与认知评估间关系,并调节上下级关系矛盾通过认知评估影响员工越轨创新双路径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探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意愿间的作用机制,并采用来自国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426名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意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进一步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发现,工作—能力匹配度高的员工更倾向于在组织创新氛围的感召下形成积极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进而激发其创新意愿。该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在服务创新领域的应用,还为管理者有效激发员工创新意愿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楠  王莉雅  王海军 《技术经济》2020,39(10):70-79
研究将开放性知识搜索划分为搜索广度和搜索深度,深入探讨开放性知识搜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287名知识密集型企业员工的问卷进行分析,实证发现:搜索深度正向影响吸收能力,搜索广度与吸收能力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吸收能力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并且吸收能力分别中介了知识搜索广度、知识搜索深度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注意力分配集中度正向调节搜索深度与吸收能力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