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瑞今天在中国已不再是个陌生的符号.他们已经紧紧地和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连在一起.想分都分不开了。贵刊2008年6月号《奇瑞没什么不能没创新激情》一文报道了一个从零开始的奇瑞.如何从模仿到创新的商业案例。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13,(4):106-107
奇瑞与捷豹路虎项目作为中国后合资时代的代表,正在体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平等的、互补的、全新的合资模式已经开启这是一场备受业内关注的合资,因为这是事关中国自主品牌旗手奇瑞的合资。2012年10月,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合资项目终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合资公司总投资额为109亿元人民币,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其中奇瑞汽车占50%,路虎汽车占20%,捷豹汽车占5%,捷豹路虎汽  相似文献   

3.
马和繁 《经营者》2013,(10):18-18
贵刊4月号期封面故事《变革2.0》令人受益匪浅,文章将奇瑞的内在体系揉碎了展现给读者。作为局外人。大家看到的只是奇瑞汽车展现出的最终成果,但对整个企业从调研、研发、生产到下线经历的整个过程却不得而知.《汽车商业评论》为读者提供一个近距离细看奇瑞成长之路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张嫣 《经营者》2014,(24):104-105
10月初,在巴黎车展,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施韦德(Ralf Speth)就捷豹路虎与奇瑞的关系以及合资公司的未来接受了《汽车商业评论》的访谈.以下是访谈节录. 《汽车商业评论》:捷豹路虎在中国的发展对其全球的业绩增长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放眼到2020年,您本人对中国市场的规划和期许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13,(4):76-80
再造流程、机制和团队,奇瑞正在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研发体系。现在棋至中盘,胜算已过八成现在可以这么说,时代在发生质的变化、市场也在发生质的变化,奇瑞的研发体系这几年来正在发生质的变化。2013年3月,奇瑞汽车负责研发的副总经理陈安宁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刚刚从合资公司捷豹路虎的生产基地赶回芜湖,虽然他现在同样身为合资公司的董事长,但是他的更多精力仍然投入在奇瑞整个研发体系的变革上。  相似文献   

6.
刘树纯 《经营者》2014,(24):22-22
贵刊上期《6+1模式:塑造高端品牌》一文中讲道:中国本土汽车公司间曾掀起一股争相推出高端产品的热潮,吉利帝豪、奇瑞瑞麒品牌相继诞生,但在无情的市场面前,或者自降身价,或者干脆销声匿迹成为这些自主高端品牌的归宿.  相似文献   

7.
清晰的面貌     
《经营者》2013,(4):74-75
在"一个奇瑞"旗帜下,希望浴火重生的奇瑞重新定位其品牌,完善其LOGO,并有了明晰的产品构架2012年春天,黄华琼从北汽福田转投奇瑞汽车,出任公司总经理助理,2013年4月,又升任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他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奇瑞把它的品牌架构梳理清楚,找到奇瑞真正的品牌内涵和着重点,并进行合理的产品规划。黄华琼有着多年合资公司工作经验,并熟悉合资企业多品牌运作体系,在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荣威打造过程中多有建树。"如果非得在汽车职业生涯中给功德圆满做一个注脚的话,通过在合资或外资企业学习,最终亲手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8.
软硬兼备     
张嫣 《经营者》2014,(24):108-109
奔波于活动、展台和中国特色的网络媒体采访间,这让刚忙完10月底工厂开业的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朱国华又立即进入一场新的战斗. 11月20日开始的广州车展距这家合资公司首款产品一一中国制造揽胜极光下线还不到一个月.前后两场大活动让奇瑞捷豹路虎的团队应接不暇,但对于这家可能是在中国最后成立的中外合资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处子秀.  相似文献   

9.
涂彦平 《经营者》2013,(4):145-150,13
现代、大众,还有中国的华为、海尔,成为嘉宾们愿意奉为榜样的几个选择而奇瑞、北汽的现实道路本身也给人诸多启迪谁能成为中国汽车的榜样?或者换句话说,全球范围内中国汽车业值得学习的榜样是谁?这是以"榜样"为题的2013第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最关键的讨论议题。《汽车商业评论》、《汽车消费报告》杂志总编辑贾可作为主持人,邀请了中国汽车业以战略眼光著称的原一汽集团副总经理陆林奎,努力将变革进行到底的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  相似文献   

10.
狠角色     
异于其他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东风日产启辰品牌有着不一样的商业模式。它是什么?从何而来?又去向何方?2010年6月中旬的一天,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广州花都本部,面色凝重的任勇紧急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导火线源自南方某媒体一篇名为《东风日产将推出自主新车》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导报》杂志社教育培训中心: 我是贵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更是喜欢阅读贵刊关于企业培训教育方面的文章,通过贵刊也认识了不少优秀的教育培训大师。我记得去年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中关于教育培训好像有一个规定,即境外人士不得担任未来直销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呢?您们预测这对未来的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前一段时间,陈安之等境外讲师在内地曾经风靡一时,现在是不是可以下一个结论即“陈安之时代”结束了? 致礼! 湖南读者:李红兵 2006年1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QQ模仿秀     
最近,美国商务部部长埃文斯的一番表态,使奇瑞QQ车设计涉嫌抄袭通用汽车事件再度升温。对此,有关人士指出,模仿是自主设计不可或缺的阶段,说奇瑞设计抄袭通用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更重要的是,QQ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反思:先合资以技术换市场,最后实现自主开发的战略途径是否走得通?  相似文献   

13.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7,(14):26-26
自主品牌企业独自扛过了最难熬的日子,这一轮合资是它们打开视野、全球布局的开始当合资的字眼越来越多地围绕着自主品牌企业出现,昔日中国汽车产业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正在变得界限模糊。6月29日,哈飞汽车集团与法国标致雪铁龙签署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的可行性理解备忘录,合资公司将生产并销售10座以下的商务车,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一周之后,自主品牌的先锋企业奇瑞汽车与美国克莱斯勒集团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克莱斯勒将从奇瑞已经和正在开发的产品中选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合资     
贾可  张嫣 《经营者》2014,(24):92-103
这或许是中国汽车整车业最后一家合资公司.他们说,奇瑞这下可有了一头奶牛.确实,可能如此. 10月21日,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正式开业.第一款国产车型极光也随之亮相. 此前一周,捷豹路虎公布2014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两大品牌全球销量提高12%,而在华销量则增加近40%,并已接近2013年全年在华销量.  相似文献   

15.
《英才》2005,(5):20-20
“本案在冻结资产时冻结了充满争议的资产,客观上造成了尹敏成为了光大证券公司与其他公司争夺资产的棋子。”《英才》:作为尹敏的辩护律师,你什么时候接手尹敏的案子? 赖伟坚:从2003年尹敏被羁押开始。此次重审判决不是我出的庭,而是我们所的另一位律师进行的法庭辩护。《英才》:尹敏对法院的重审判决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资讯评论     
向外合资:国际他的新方向本期的《朱新礼暗战资本》,《中国企业家》还是坚守了一贯的本土立场。在饮料行业中,听闻了不少外资参股增持的案例,但时至今日,除贵刊外,还很少有国人意识到,目前的中  相似文献   

17.
奇瑞公司作为一个拥有中国最多的民族品牌的汽车公司从众多的汽车生产商中脱颖而出。2005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人们见识了奇瑞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才匆匆发觉原来奇瑞已经有了这么多自己的东西。本文粗浅地探讨了国产化程度最高的奇瑞汽车究竞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2009年《铁道部统计公告》中铁路客运和货运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数据研究的方法,分析合资铁路公司将经营重点放于货运的原因和合资铁路公司社会责任与社会绩效的关系,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合资铁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公司绩效的增长,超出这个范围则不利于公司绩效的增长;经营客运有使企业绩效更快增长的潜力的结论。最后,结合当前合资铁路的现状,提出合资铁路公司要结合自身情况,从客运和货运2个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2009年《铁道部统计公告》中铁路客运和货运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数据研究的方法,分析合资铁路公司将经营重点放于货运的原因和合资铁路公司社会责任与社会绩效的关系,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合资铁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公司绩效的增长,超出这个范围则不利于公司绩效的增长;经营客运有使企业绩效更快增长的潜力的结论。最后,结合当前合资铁路的现状,提出合资铁路公司要结合自身情况,从客运和货运2个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2009年《铁道部统计公告》中铁路客运和货运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数据研究的方法,分析合资铁路公司将经营重点放于货运的原因和合资铁路公司社会责任与社会绩效的关系,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合资铁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公司绩效的增长,超出这个范围则不利于公司绩效的增长;经营客运有使企业绩效更快增长的潜力的结论。最后,结合当前合资铁路的现状,提出合资铁路公司要结合自身情况,从客运和货运2个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