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激励思路成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思想,激励体系中主要包括年薪、股权以及管理层通过在职消费形成的代理成本。文章从博弈角度出发,通过选取2008—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将管理层持股纳入薪酬激励体系中,建立非对称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各变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固定年薪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存在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提高可以抑制代理成本、改善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可为缩小实体企业影子银行规模、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实体企业影子银行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可以识别这一经济后果并仅对实体企业过度影子银行化发挥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负向影响在产权性质为国有、股权激励强度较大、聘请“四大”进行审计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渠道测试显示,降低代理成本,无论是第一类代理成本还是第二类代理成本,都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3.
业绩预告是影响市场估值的重要信息,文章以2005—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业绩预告精确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和质押比例降低了业绩预告精确度,但该影响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第一类代理成本,提高了第二类代理成本,第二类代理成本在股权质押与业绩预告精确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传导作用。文章结合我国股权特点,以股权质押和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第二类代理冲突,对丰富内部公司治理理论和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管理人员和大股东所产生的两类代理问题,分析了股权结构中的管理层持股、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等方面影响公司绩效的机制,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述方面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介于20%和50%之间时,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将管理层与股东、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置于同一框架下,考察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影响;进一步结合终极控制人性质,检验管理者权力对股权融资成本的直接负面影响及对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货币薪酬激励有助于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而管理层持股比例对股权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程度及管理者权力均弱化了管理层激励对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而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则对管理层激励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具有强化作用,且终极控制人的政府性质对管理者权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下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薪酬均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但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国有控股公司业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是西方企业缓解代理冲突的重要的风险激励机制,但我国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作用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中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已从单纯的福利制度安排向激励制度安排过渡。基于此,公司应尊重内生性,以长效考核机制为基础推行适度的股权激励计划,但要注意降低股权激励过程中新的代理成本和防止股权激励后的“内部人交易“。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下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薪酬均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但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国有控股公司业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的作用与效果,以及产权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水平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高水平的董事会治理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的利益侵占行为,其中,合理的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对代理成本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非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为有效。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代理成本与董事会治理关系并不明确,完善董事会结构的投入反而增加了代理成本。本文解释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抑制作用的原因,并对发挥董事会治理作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用2007年至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成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为控制变量,研究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两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二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显著,但符号却是正号。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用2007年至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成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为控制变量,研究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两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二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显著,但符号却是正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运用2006~200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N型关系,而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我国民营企业2008—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从避税代理观和利益趋同效应视角研究企业税收规避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管理层持股对税收规避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税收规避显著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管理层持股有助于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可以抑制税收规避对民营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负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税收规避行为侵害了民营上市公司企业价值,适当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能够对这一影响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4年-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且在10人组成的董事会中代理成本最小;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董事会成员持股反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根据代理理论,由于两权分离,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从内部激励与外部监督来减轻代理冲突。内部激励手段主要是股权激励,而外部监督方式主要是外部审计。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外部监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代理成本高的公司,更有可能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股权激励能明显改善内部治理机制,减小代理成本,从而降低公司对审计质量的需求。并且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对审计质量需求越低。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4年-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且在10人组成的董事会中代理成本最小;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董事会成员持股反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存在的代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管人员在获得高额薪酬的同时还会职务消费。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基于2001年至2007年的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高管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职务消费不能对企业盈利能力、规模产生显著影响,高管薪酬激励能显著提高企业规模,但对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3—2017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受系族控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受系族控制的公司,受系族控制的公司两类代理成本更低.考虑了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后发现,系族控制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对第二类代理成本的影响则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文章进一步考虑了系族控制模式对代理成本的作用机制,发现系族控制的公司更少掏空独家上市公司,同时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因而降低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9.
罗敏 《财会通讯》2014,(10):61-63
本文通过采用2009年至2013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股权激励作为减少代理成本的长期激励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否对改善公司的长期业绩效果不明显,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长期业绩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公司采用管理层持股激励模式时要恰当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并采用恰当的股权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20.
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会引发不同的代理成本,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管理者与股东以及债权人与权益投资者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格局。在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冲突中,债务均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债务在第二类代理冲突中的作用与第一类冲突中显著不同。当企业股权集中时,大股东掌握着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企业的主要代理问题成为控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这会导致其资本结构的代理成本与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