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北京市二手住宅的相关数据,基于特征价格模型,在控制住宅的其他特征的条件下,考察空气质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空气质量指数对住宅价格的弹性系数为-2.46,即空气质量指数每降低1个百分点,住宅价格提高2.46个百分点。考虑空气质量在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分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空气质量较差的西南区域的弹性系数为-4.91,这表明相对其他居民,生活在较差空气环境中的居民对空气质量改善有着更高的支付意愿。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中低端住宅市场的消费者对空气质量改善有显著的支付意愿,而高端住宅市场的消费者由于其所购住宅的空气质量较优,并不愿意为空气质量改善买单。  相似文献   

2.
雾霾污染的日益加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使得居民生活的行为决策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本文基于成都市19个区县的住宅市场及大气监测数据,以二手住房成交价作为行为决策后果的代理变量,通过将空气质量因素引入特征价格法中,并在考虑了房价空间自相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考察了城市居民对雾霾污染改善所愿意作出的边际支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对居民购买和租赁房屋的价格均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雾霾污染程度下降会引起居民购房和租房的边际支付意愿上升。在控制了反向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利用空间分位数回归发现,不同消费水平的居民对雾霾污染的支付意愿存在异质性,中高端住宅的消费者相对而言更愿意对环境的改善进行支付。最后,通过准自然实验并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法还揭示出,媒介宣传教育所激发的居民环境关心意识对隐含在房价中的雾霾治理支付意愿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可根据由雾霾污染改善所带来的住房潜在"升值空间"来初步进行污染治理的收益-成本分析,并通过提高居民环保意识、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来加强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3.
公共资本品规模与城市舒适度密不可分,它是改善城市交通、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决定住宅价格的主要外部因素。本文利用特征价格模型和2006年天津市内六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公共资本品规模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交通资本特征变量中,地铁对部分地区住宅价格有显著影响,而公共汽车线路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不显著;人文公共资本品变量和生态公共资本品变量对住宅价格影响较小,居民对人文特征、生态特征的意愿支付值较低;公共投资的社会溢出效应较低,居民的住宅需求仍以基本需求为主。  相似文献   

4.
以贵阳市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施,对贵阳市居民公益林补偿的支付意愿(WTP)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73.6%贵阳市居民家庭对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有支付意愿,平均意愿支付额为每户家庭每年人民币213.96元;(2)支付意愿受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年龄、收入水平及环境关注态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是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在对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政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郑州市进行问卷调查,利用Tobit模型考察了受水区居民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和水量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在302个有效样本中,受水区居民具有正支付意愿的比例为84.44%,其中89.8%的居民支付意愿值为10元/月及以下。根据两类WTP评估方法得出的郑州市居民支付意愿为5~8.09元/月。居民异质性是支付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年龄和偏好的影响显著;从居民对水源产权的认知看,受访者默认拥有清洁水源使用权,支付意愿决策具有较强的自利动机;从居民支付意愿决策背景看,水量和水质变化影响了居民的效用水平,从而改变了居民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应建立生态服务使用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受水区居民真实支付意愿对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构建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与住房支付能力关系模型的基础上,以区域差异、收入差异为视角,利用2000-2006年我国29省市的数据检验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住宅价格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低于东、中部,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在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西部.住房贷款利率和居住消费支出在中、西部的影响高于东部地区.医疗消费支出在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教育消费支出在中部地区的影响明显大于东、西部.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影响因素的不同制定政策,提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7.
周应恒  彭晓佳 《经济学》2006,5(4):1319-1342
本文以江苏省城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假想价值评估法,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低残留青菜为例)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低残留青菜中食品安全的平均支付意愿达到了2.68元/斤,其价格溢出为335%。其中,大城市南京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为2.42元/斤,中小城市扬州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为2.77元/斤。此外,本文还就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连市的调研数据,利用生活满意度数据,探索了城市景观质量对居民效用的影响,进而使用有序Probit模型测算城市景观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城市景观质量对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十分制定位景观评价标准,每年每户居民对单位城市景观质量改善的意愿支付为26282元;相对于低收入群体,较高收入群体对城市景观质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当城市景观质量实现由Ⅰ级向Ⅱ级的改善时,居民的支付意愿最强,可达到96807元;随着城市景观质量等级的升高,家庭的边际支付意愿明显下降,反映出处在较低质量景观状态中的居民具有更强烈的景观改善意愿。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空气污染健康损失的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条件价值评估方法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对公共物品总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在发达国家公共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调查北京市居民对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支付意愿为652.327元/年。统计分析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结果表明,支付意愿受家庭经济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影响最大,随着家庭经济水平和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宜居性是吸引劳动力流入的重要因素,而公共服务水平、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等则是城市宜居性的主要体现。作为政府提供的主要公共物品,住宅所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必将影响居民对其的消费意愿。本文利用南京市江南八区的调查数据,构建特征价格模型,考察住宅特征变量、公共服务水平对其销售与租赁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住宅物理特征对其销售价格与租赁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房间数目、大厅数目等特征变量的提高将显著提高销售价格、降低租赁价格;(2)公共服务对住宅销售价格与租赁价格的影响大致相同,四类公共服务中,教育公共服务对住宅销售价格与租赁价格的影响最大;(3)政府对城市核心地带公共服务的过多投入并不会导致当地房价租金比提高,相反,对城市边缘地带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则将使得当地房价租金比提高。因此,政府需要推进城市各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公众对长江水质改善的支付意愿及支付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利用支付卡式的条件价值评估(OVM)技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公众改善长江水质的支付意愿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市居民对长江水质恢复的户均年支付意愿为100.66元.76.5%的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大于零,8.4%的受访问者虽有支付意愿但限于低经济收入原因支付意愿为零.15.1%的受访者拒绝支付;(2)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收入、环境意识及文化程度;(3)南京市居民偏爱的支付方式依次为捐款、交税、存取基金方式及提高水价.水价上涨并不是面向公众筹集长江水质改善资金的唯一有效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本文认为增加收入,提高水环境保护意识.引入“谁收益、谁支付”观点是提高居民支付意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智能化新产品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住宅产业也在经历智能化的转变。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了住宅智能化对于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住宅智能化能够通过满足消费者对住宅功能的需求进而提升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异质性对智能化住宅和支付意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年轻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更关注智能化住宅的基本居住功能和生活品质功能;未婚消费者更关注智能化住宅的生活品质功能,已婚群体对住宅智能化的支付意愿更高;低收入群体相比高收入群体对住宅智能化的支付意愿更高;高教育配套需求者、有会所需求和有装修需求的消费者对住宅智能化的支付意愿更强烈。  相似文献   

13.
基于消费者选择理论,本文建立居民自主改善自来水质量的支付意愿模型,结合杭州、西安和太原三个城市的微观调研数据,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研究了居民自主改善自来水质量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水安全知识的知晓程度、受访者健康意识和家庭已经自主改善自来水质量对居民自主改善自来水质量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访者年龄对居民自主改善自来水质量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近三年购买耐用品的平均支出对居民自主改善自来水质量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为了促进居民自主改善自来水质量,需要借助多种宣传媒介来提高城市居民水安全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对终端水质较差地区建立常态化的居民自主改善自来水质量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江苏省城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假想价值评估法,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低残留青菜为例)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低残留青菜中食品安全的平均支付意愿达到了2.68元/斤,其价格溢出为335%.其中,大城市南京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为2.42元/斤,中小城市扬州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为2.77元/斤.此外,该文还就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苏省城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假想价值评估法,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低残留青菜为例)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低残留青菜中食品安全的平均支付意愿达到了2.68元/斤,其价格溢出为335%。其中,大城市南京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为2.42元/斤,中小城市扬州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为2.77元/斤。此外,本文还就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条件评价法对大连凌水寺遗址恢复性重建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试图揭示这一特定文化遗址的经济价值,及影响居民意愿支付的主要因素.CVM评价过程采用二元选择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年长的居民对本地区古寺的修复有着浓厚的感情,居住20年及以上消费人群的WTP明显高于居住20年以下消费人群,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11 5元,高于政府用于古寺修复的人均82元预算成本.此外,爱访者对凌水寺熟悉程度、家庭收入、年龄、居住时间等变量对意愿支付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运用CVM意愿调查法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游客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调查,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游客支付意愿(WTP)的因素,并运用相关分析影响支付意愿值(WTP值)的因素。结果表明:游客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受性别、来源地、满意度的影响,且呈正向相关;WTP值受职业、月收入、年旅游支出、满意度、环保关注度、生态补偿了解程度的影响;71.9%的游客具有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意愿值为50.85元/年,总支付意愿值为1 983.15万元/年;关于补偿方式54.9%的游客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关于资金用途27.96%、28.67%的游客分别支持保护植被、野生动物。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WTP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白晓峰  谭向勇  郭志超  张磊 《技术经济》2009,28(5):47-52,58
本文针对我国河北省承德市森林资源,以"京津唐—承"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居民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支付意愿的诸多因素,并根据平均支付意愿对承德市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及相关方的受益大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承德市森林资源生态价值为163.27亿元,其中森林资源所在地承德市受益17.92亿元,占10.98%,周边区域京津唐3市受益145.35亿元,占89.02%。在众多因素中,收入、居住地以及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居民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支付意愿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河北省承德市森林资源,以"京津唐一承"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居民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支付意愿的诸多因素,并根据平均支付意愿对承德市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及相关方的受益大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承德市森林资源生态价值为163.27亿元,其中森林资源所在地承德市受益17.92亿元,占10.98%,周边区域京津唐3市受益145.35亿元,占89.02%.在众多因素中,收入、居住地以及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居民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支付意愿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居民视角出发,构建影响城市人居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选取设施完善度、出行便捷度、居住安全度、环境健康度、景观优美度和居民归属感6个一级指标和27个分指标,建立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模型。利用ARC/INFO平台,将兰州市主城区划分为83个评价单元,对人居环境空间特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579个商品楼盘,借助地理信息统计软件Surfer8.0,生成房价等高线图,刻画其空间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定量评价人居环境与住宅价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兰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并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从各行政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在一些发展热点地区出现"绅士化"与"老街坊"的分化;(2)兰州市住宅价格呈由东向西递减态势,且在各商业中心地带最高,由此向周边递减,在城市边缘地带出现"高档社区"与"城中村"相互毗邻的现象。(3)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人居环境满意度高的地方,相应的住宅价格也高,住宅价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公共服务、交通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