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4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运用空间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呈现出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区域差异缩减;大多数城市人居环境类型保持稳定,向上转移的城市数量多于向下转移的城市数量;人居环境适宜度表现出较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由浙江东部向江苏梯度递减的态势。最后指出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根据不同区域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和缩小人居环境区域差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衡量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准,探究城市人居环境与NPP耦合协调的同步发展状态,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研究辽宁省2000—2015年城市人居环境与NPP之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人居环境与NPP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耦合度均值在0.857~0.953之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在0.466~0.601之间,整体上处于濒临失调、勉强耦合协调以及初级耦合协调状态。(2)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阶梯”式格局,呈现中耦合轻度协调、高耦合轻度协调以及高耦合中度协调三种组合类型区。(3)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投入、政府管理能力、城镇化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等对不同耦合协调类型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采用差别化管理方式推动人居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厘清2016年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耦合关系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1)旅游产业发展呈现空间非均衡性,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旅游资源要素是主要动力,人居环境水平整体较高且空间差异不大,北京人居环境水平最高,西藏最低,居住环境是主要动力。(2)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大多处于拮抗耦合阶段,非同步性特征明显,山东耦合度最高,宁夏耦合度最低,两者协调度整体不高,以濒临失调类型为主,广东协调度最高,西藏协调度最低。(3)影响旅游产业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单项指标障碍因子方面,人居环境指标的障碍度高于旅游产业指标的障碍度,子系统障碍因子方面,障碍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基础设施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旅游资源要素旅游人力资源旅游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人文、经济三个层面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架了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并选取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采用2009年统计数据,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在城市人居环境总宜居度、人文环境宜居度、自然环境宜居度及环境宜居度协调性上得分均最高,上海的经济人居环境宜居度最高,重庆、天津均不具有比较优势;四大直辖市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的协调性均不高。这与所作的专门公众意识调查结论也基本一致,为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提供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5.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建成环境场耦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创意氛围刻画与营造研究成为城市经济地理与宜居城市规划契合难点。采用基于文化创意企业大数据的核密度法和构建城市建成环境场模型,分别分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及集聚度、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的空间特征,继而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法甄别与诠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与城市建成环境场的耦合性及其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呈现以文三路和学院路区块为核心向外围逐渐扩散的圈层结构,内核包含浙江省政府、武林广场、浙大西溪校区围合区域,沿着天目山、体育场、莫干山等路向周边扩展。(2)杭州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呈现浙江省政府所在区域为核心高值区,向外距离增加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呈现"高—低—次高—低"的卧"S"型曲线。(3)杭州市核心八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建成环境场之间存在较高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关联存在地域与行业差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与城市建成环境场势能具有空间不平稳性和空间异质性,高集聚度—高场势能位于城市建成环境场的高值核心圈层,低集聚度—低场势能位于文化创意企业分布的外围圈层,如杭州市八区的西北、正东和正南三翼边缘地带;高集聚度—低场势能和低集聚度—高场势能分布于核心圈与外围圈之间。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耦合空间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旅游经济与交通两大系统共选取12个指标,构建了测度两者耦合协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功效法的结合测度了云南省各市州旅游经济与交通综合发展得分,应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了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态势。研究发现:(1)旅游经济与交通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区际差异,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聚分为旅游经济发达区、较发达区、一般区和落后区,旅游经济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滇中、滇西北为旅游经济增长极核,以周边市州等次旅游经济梯度区域为辅助的"核心—边缘"式空间格局。(2)交通发展聚分为交通优势区、较优势区、优势一般区和优势落后区,在空间上呈现以滇中昆明及其周边市县为核心圈层逐渐向外围市州递减的圈层状空间格局。(3)耦合协调度方面,极高耦合协调度型市州在空间上呈现"单极面状"布局,高耦合协调度型市州呈现"趋同俱乐部现象"空间态势,低耦合协调型市州主要区位指向偏向于远离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北部和偏远的西部山区。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城市群住宅价格的空间传导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群典型地区长江三角洲为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多层级城市的区域住宅价格空间传导路径和传导特征,为研究和制定区域差异化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住宅价格存在以中心城市为主导源的传导路径;(2)传导路径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存在由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趋势及层级传导特征;(3)当滞后期为2个月时,5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间存在传导路径,并随时间推进,其作用强度减弱并存在由促进向抑制的变化趋势;(4)长三角住宅价格空间传导路径形成的机理是资本流动、人口流动、价格反馈效应和城市增长极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吴晓燕 《经济论坛》2011,(12):150-155
本文在构建生态资本与住宅意愿支付价格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天津市2006年的数据,研究了生态资本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并对生态资本特征溢价值进行了测算。对天津市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生态资本特征指标中,仅有住宅小区周边绿化水平、小区内水面状况对住宅总价格有影响,这说明生态资本特征指标对住宅总价格的影响很弱,也表明天津市在构建宜居的生态型城市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为尽早建成宜居型城市,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需要政府加大公共投资力度,通过城市规划及其他鼓励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模式向人居和谐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我国教育资源丰富的南京市主城区为例,选取2008和2017年公办小学及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区位、建筑、学区与邻里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作用及程度,再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教育资源质量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主城区住宅价格呈现出以"顶级名校"学区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特征,改变城市住宅价格的核心边缘结构;②学区成绩对主城区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由第三位上升至第一位,且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③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对其学区住宅价格的溢出效应不断增强,优质学区房对经济资本的要求递增,引发居住分化、教育异化和阶层固化等社会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产生的学区房时空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和社会公平,研究对大城市制定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会对周边商品住宅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周边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搜集南沙新区城市范围内2015年在售的65个普通商品住宅项目挂牌均价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样本点进行正态性分布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对南沙自贸区周边商品住宅价格空间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南沙自贸区周边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整体上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2)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区域特征明显,住宅价格高值区与自贸区块分布具有一致性。南沙自贸区周边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环境、城市发展战略、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及自贸区的设立等。  相似文献   

12.
选取地形、植被、水资源、气候和灾害等自然因子构建人居自然适宜性模型,进行人居自然适宜性测评,并基于人居自然适宜性对黄土高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地区人居自然适宜指数整体上呈现由内向外逐渐升高的对称分布,并以城市为据点形成高人居环境指数包围格局。②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整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减少的趋势,局部由城区向周围地区依次减小。人口密度与人居环境指数显著相关,随着人居环境适宜度的降低,人口密度降低。③黄土高原地区人居环境面积分配相对均衡,而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相较于2000年,2010年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趋向于不均衡化,其中人口空间分布与降水和湿度的趋于不均衡化,与地形、植被覆盖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趋向于均衡,但程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辽宁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空演变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培育  李雪铭  冯凯 《经济地理》2011,31(10):1638-1644
通过建立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辽宁省14个省辖市在1994、1999、2004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人居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揭示了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演变、主成分演变趋势,进一步研究了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变。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的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效果图,揭示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扩展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和扩展空间句法(s DNA)对传统的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改进,进而提出基于路网的局部特征价格模型(NLHM),并对2014—2015年广州市路网形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发现:(1)不考虑路网变量影响时,地铁、物业管理费、是否精装修等变量对住宅价格的正向作用显著。(2)广州市中心城区主要位于接近度和穿行度的前景网络核心,城市郊区主要位于接近度和穿行度背景网络。(3)接近度与住宅价格呈正相关关系,穿行度与住宅价格呈负相关关系,接近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大于穿行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二者对住宅价格的影响都随着计算半径的增加而减弱。(4)接近度系数空间格局具有跨尺度相似的特征,呈现出"郊区高,中心区低"的空间格局。穿行度系数空间格局具有出跨尺度变异的特征,中心城区在局部尺度上体现为穿行度系数绝对值的高值区,而在混合尺度和全局尺度上体现为低值区。(5)地铁变量系数随路网形态变量计算尺度的增加而减小,物业管理费、车位配比、是否精装修等变量系数变异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定义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满意度的基础上,阐述了成都东湖片区建成城市生态公园和居住区后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及特点,确定了成都东湖片区人居环境的生态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环境质量、地理位置、景观和谐度、府河沙河石牛堰整治效果、公共服务设施、容积率、人均公共绿地等方面定量评价了该区域人居环境的生态满意度,分析认为东湖片区建成后可大幅度提高其人居环境的生态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住宅价格的高低.以1990~2004年杭州市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杭州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好,商品住宅价格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差,商品住宅价格越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住宅价格的高低。以1990~2004年杭州市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杭州商品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好,商品住宅价格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越差,商品住宅价格越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4个方面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粤东和闽南地区7个城市近17年的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近17年在粤东与闽南七市中,厦门的人居环境最好,改善程度最大,泉州次之,漳州紧随其后;汕头和潮州的人居环境较好,但改善较小,揭阳和汕尾的人居环境较差,但改善程度较大。(2)粤东与闽南地区的人居环境均在不断改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但闽南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的程度大于粤东地区,且两个地区的人居环境差异化处于较高的水平。(3)影响粤东和闽南地区人居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水平。(4)未来粤东与闽南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强空间地域发展联动,依托区位、地缘、交通和政策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生态宜居度是目前我国政府和人民密切关注的话题。论文通过归纳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安全保障度及生活便利度4个维度的25个基础指标,构建生态宜居度预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预测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得到2016—2020年西安市各区县生态宜居度指数数据,用熵权法对西安市各区县生态宜居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得到下列结论:(1)西安市各区县生态宜居度基本保持稳定,2016—2020年,西安市市区生态宜居度略有下降,而周边区县的生态宜居度略有上升,不同区县之间的生态宜居度差距略有扩大趋势;(2)西安市各区县生态宜居度目前在空间上形成"核心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在2016—2020年内有从未央区向长安区连线发展并向两翼辐射的趋势,空间分布布局上逐渐向"中间高,两翼低"演化;(3)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影响西安市各区县生态宜居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20.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被正式纳入中国的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系统化认知儿童日常户外行为需求及其与社区 建成环境之间的矛盾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具有紧迫要义。 基于儿童视角,以日常生活圈尺度的社区户外空间为研究对 象,调研儿童日常户外行为特征、户外空间需求和满意度, 从场地空间、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和边界空间4个层面采集社 区建成环境各要素属性,经数据分析,明确影响儿童户外行 为及满意度建成环境的关键指标,包括儿童适宜活动空间面 积、周边建筑密度、步行道路连接度和边界空间出入口密度 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社区户外空间儿童友好度的指标 建议值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