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日前,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指出,到2025年,江苏沿海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2.5%。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与上海跨江融合发展开创新局面,与苏北和皖北地区合作实现新提升。  相似文献   

2.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影响范围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全部区域。2008年末,江苏沿海地区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6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864.4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1.7%、26.9%和1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374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9%,整个区域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  相似文献   

3.
民族村寨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文章解析肇兴侗寨2000、2009和2020年三生空间演变及机制。研究发现:(1)肇兴侗寨已由传统农耕型聚落转变为旅游+农耕多功能民族村寨,呈现出新型复合空间态势:生产—生活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生活空间持续扩大,生产空间持续缩小,生态空间占绝对主体地位,但呈波动变化。(2)肇兴侗寨国土空间结构相互转换剧烈,生活空间、生产—生活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的单一动态度指数均为正值,生产空间为负值;除2000—2009年生活空间外,所有空间类型的单一动态度均远小于综合动态度。(3)肇兴侗寨以生态空间为基质的景观特征,生活空间景观变化最为明显,其中2009—2020年表现最为突出,表明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景观破碎化加剧。(4)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民族旅游村寨三生空间演变,旅游市场需求、政府监督治理、微观利益主体和侗族文化是民族旅游村寨三生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00年和2020年2个时期的榆林市为研究对象,基于SRP(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概念模型选取13个指标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生态脆弱指数,通过莫兰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总体上表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特点。2000—2020年研究区各等级生态脆弱性相互转化的面积总和为23 619.93km2,中度以上脆弱区转入更低度脆弱区的面积明显高于微、轻度脆弱区转入更高度脆弱区方向转移的趋势。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集群现象呈缓慢上升趋势,“高-高”聚集型地区在收缩,“低-低”聚集型区域不断外扩。两个时期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主要驱动因子为年降水量、植被覆盖度。总之,虽然2000—2020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程度呈现好转趋势,但生态环境压力仍不容小觑。为榆林市的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提出合理的措施,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新的战略高度谋划沿海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际上是国家对整个沿海地区再次进行全面部署的一个重要方面,蕴含着高瞻远瞩的新意。观察新一轮沿海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设计,立足全球层面,旨在寻求并确立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发展坐标。这标志着沿海地区新的起步,也反映出中央对沿海地区的新功能寄予厚望。一个省域发展规划跃升为国家战略,在江苏还是第一次,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为江苏发展又增添了新的增长点,必将使江苏迎来再一次的跳跃升级。江苏应该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快速策应,加紧谋划;南通、连云港、盐城等沿海三市应加快对接,顺势而为,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6.
陈名 《经济研究导刊》2011,(22):168-169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发展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江苏沿海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2000—20009年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沿海开发战略下,江苏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对盐城市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而区位因素则是南通和连云港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10日,国家出台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快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如今的连云港,正以她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如今的连云港人,正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借势并呼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宣传,突出连云港在江苏沿海地区区域开发中的龙头作用,统筹各方力量打造提升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是国家为具体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江苏连云港建立的特殊开发区域。区域创新一体化,把握科技发展新机遇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国家为具体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江苏连云港建立的特殊开发区域。该区域在连云港市连云区,包括徐圩新区和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国际商  相似文献   

9.
江南 《江南论坛》2009,(8):62-62
位于长三角北翼的江苏沿海地区纷纷将其战略发展方向选定为东向大海,南接上海,承东启西。近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在上海密集举行合作推介活动,借势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集体接轨长三角龙头——上海。长三角“黄金海岸”因之强势“登台”。  相似文献   

10.
向东,向东!位于长三角北翼的江苏沿海地区纷纷将其战略发展方向选定为东向大海,南接上海,承东启西。近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在上海密集举行合作推介活动,借势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集体接轨长三角龙头——上海。长三角“黄金海岸”因之强势“登台”。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原则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使连云港迎来了跨越发展的大好机遇,环境保护工作也被摆上了重要位置,在所明确的八项重点工作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环境保护问题。最近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在全市举行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专题报告中,更给我们描绘了要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魅力连云港”的宏伟蓝图。在这样的形势下,全市环保部门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关键是要做到融入沿海大开发,着眼“新”字抓环保。  相似文献   

12.
以2007年4月21日召开的江苏沿海开发工作会议为标志,以正式出台的<江苏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为龙头,以2009年6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会议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起点,连云港正面临跨越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LUCC模型和MSPA-MCR方法对2040年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进行分析和模拟,并基于此进行生态安全格局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1)研究区2020年生态要素以林地(1052086 km2)和耕地(667456 km2)为主,生态要素结构变化表现为草地、水域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以及林地的小幅增加,发生变化区域主要位于上游的川藏地区、横断山区、秦巴山地和中下游的武陵山区、黄山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2)不同情景下2040年生态要素面积和空间特征差异明显,生态要素总面积仅在生产优先情景下增长,其他4种情景下均减少,生态要素扩张主要发生在不同要素过渡区,萎缩则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衔接区。(3)确定现状重要生态源地30个,总面积352573 km2,平均连通度3.77,连接重要生态源地的生态廊道69条,平均长度约260 km。重要生态源地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林地和草地,呈大块状集中分布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地区,小块状分散分布在中下游地区。(4)生态优先和综合优化情景下研究区将形成生态网络更加复杂、生态源地连通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连云港。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年4月20日视察连云港时指出:"孙悟空的故事如果说有现实版的写照,应该就是连云港在新世纪后发先至,构建新亚欧大陆桥,完成新时代的西游记。"李克强总理在2008年8月22日视察连云港时指出:"连云港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龙头,同时又连中启西,是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形成良性互动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的内涵构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脆弱性与协调性评价方法对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进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4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指数较低,整体上处于中度脆弱阶段,但绝大多数省市的脆弱性指数呈上升态势,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2)2006—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出整体分散、部分连片集中的空间分异格局。其中,东北沿海地区与华东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逐渐升高,华北沿海地区与华南沿海地区呈现出两极分异的空间格局。(3)2006—2014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协调性指数较低且呈上升趋势,轻度失调状态居于主导地位且逐步扩展至沿海地区。(4)2006—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调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矛盾仍然凸显;海洋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协调性整体呈上升态势,但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协调性整体发展较好,空间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演变态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海洋领域逐步体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建设沿海港口群,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服务中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一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发港口资源优势,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连云港港为核,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建设沿海港口群,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服务中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逐步形成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项目组专家提出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总体思路认为,江苏沿海地区南部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北部拥有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在联接南北、沟通东西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可以概括为:南融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联中西部、东出东北亚的国家发展重要战略区。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的陪同下,来到连云港港考察。李克强指出,连云港港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龙头,同时又连中启西,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一体化。把握科技发展新机遇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国家为具体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江苏连云港建立的特殊开发区域。该区域在连云港市连云区,包括徐圩新区和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连云港区、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区域总面积76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