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尹承 《商》2014,(2):185-185,183
行为金融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行为金融理论在标准金融理论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大陆股票市场的市场有效性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典型的证券市场异象进行行为金融学分析,并作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羊群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Christie和Huang(1995)的CH模型.Chang,Cheng和Khorana(2000)的CCK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上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CK模型比CH模型更适合用来分析羊群行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且在市场大幅上涨时的羊群行为程度比市场大幅度下跌时更高.此外,不同时期羊群行为可能会在"杀跌"与"追涨"倾向之间出现轮换.  相似文献   

3.
姜孟宏 《市场周刊》2020,(14):0139-0139
我国股市自发展以来,羊群行为对股票市场带来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是加剧股票价格崩盘的风险还是稳定资本市场,是近年来金融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方程,通过分析羊群行为与股票市场换手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羊群行为对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的影响。最后总结文章研究观点并提出有关减少羊群行为对股票市场带来波动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羊群效应在股票市场上极为常见,行为金融用其来解释股市波动、非理性繁荣等金融现象,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在探讨羊群行为背后各种心理机制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羊群行为的激发三阶段倾向——权衡——消除疑虑,并对影响羊群行为的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对进一步研究投资者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票指数期货:推出时机、合约设计与效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指数期货可以简称为期指或股指期货,是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有远期价值发现、规避系统风险、套期保值、活跃股票市场等功能。特别是股指期货可以提供卖空交易机制,在股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它是一种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稳定市场和活跃交易的作用。本文拟对股票指数期货的必要性和时机、合约设计以及效应评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高频交易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以LSV方法计算每支股票每天的羊群效应水平并取年平均水平,以股价特有风险衡量股票定价效率,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机构羊群行为整体上更多是由信息因素驱动,因而提高了股票定价效率。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买方羊群行为强于卖方羊群行为,且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定价效率。本文还发现机构投资者拥有信息的交易通常为中等规模,10万以上每笔的交易信息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市场异常现象的行为金融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传统金融理论面对这些异常现象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现以行为金融学的噪声交易理论、反馈机制、羊群效应,对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爱民 《商业时代》2012,(33):68-69
随着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金融异象凸显,同时,作为金融异象之一的羊群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这一现象,已经无法基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的假设去对其进行解释。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从另外一个角度,结合市场参与者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对羊群效应这一金融异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与有效市场理论相悖的重要市场异象,对于股市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实证检验和形成机理的研究,直接推动了股票市场微观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资金流向作为一个标准的技术指标,是通过对交易所分笔交易数据的计算分析来反映出股票涨跌背后交易力量的强弱,能够对股票未来的涨跌做出预测.从资金流向的角度对我国股市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分析,探讨资金流向指标在股指期货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为例,选取较新的数据,利用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羊群行为检验分析方法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羊群行为。并通过图形对比,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羊群行为理论"是当今现代行为金融理论的成果之一,区别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和市场有效性假设,倾向于研究投资人的心理因素,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成熟的投资行为。本文主要分析羊群行为的相关理论,以及通过研究CSSD、CASD、LSV模型的方法来衡量羊群行为度。  相似文献   

12.
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和引发市场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也存在较严重的羊群行为,并且给我国股市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其投资决策会产生偏差。本文运用深圳和上海股票市场1995—2009年的股市指数日收益率和交易量研究我国股市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现象。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的行为,在牛市阶段过度自信的程度要大于熊市;过度自信使投资者过度交易,从而导致市场交易量显著的增加;此外,市场行情迅速而剧烈的转变对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改变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时期较短,必然会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市场中有很多人的决策相同或是相似,进而导致我国股票价格的不稳定。本文通过羊群理论来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CCK模型,以沪深300指数及其样本股的日收益率数据为研究对象,对2005.1.1—2010.6.30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进行检验,得出沪深300指数在这期间存在羊群效应,并进一步对上涨时和下跌时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从以往的不规范的交易行为转向了规范化交易,确保了信息的有效公布,从而导向市场走向有效金融市场制度。本文通过单位根NP检验,以确定我国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的有效性,通过数据分析,我国的上海股票市场和深圳股票市场在高低频数据分析时都存在单位根,其未来价格满足随机游走过程,从而支持上海和深圳两地股票市场总体上是市场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2005年1月4日至2016年9月30日农产品类、金属类和工业品类等中国和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以及国内外主要股票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基于DCC--GARCH模型分析了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溢出关系和动态相依性。结果发现,股票市场对中国商品期货有波动率溢出效应,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其波动率溢出效应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存在金融化现象,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程度不同,和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被几乎所有的学者承认并重视,而对于我国这个发展尚不够健全资本市场而言,羊群效应的表现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对羊群效应的深入分析对从行为金融角度为证券投资基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投资者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这被称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目前,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运用纯粹统计意义上的方法去考察股票市场中的一个决策序列.总体上,可以将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度量机构投资者的决策群集性,另一类是研究羊群行为对股价的影响.前者包括LSV方法和PCM方法,后者包括CH方法和CSAD方法等.国内学者采用国内市场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进行了较多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金融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CCK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检验了短时期的涨跌现象会不会引发我国股市的羊群行为;接着检验了在股票市场长期的上涨或者下跌趋势中是否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现象;同时也检验了不同周期不同阶段的上涨和下跌阶段的羊群行为.最后,对羊群行为的成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