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良华  吕瑜 《浙江金融》2003,(11):28-29
我国期货市场在经过了初期的艰难探索后,目前正处于大发展前的临界点,但是在监管体制的不成熟不完善已经成为限制期货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在监管体制上还不够成熟,现今的监管体制主要是在应对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出现的市场建设盲目发展、投机过度等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未来我国期货市场要有更大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期货市场产生与发展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和类型,并研究了现有的相关监管政策对期货市场风险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期货市场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与其现有的制度、各市场参与者等有直接关系。因此对期货进行的监管是必要的,可以有效减少市场的非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暴露了金融市场的缺陷和金融监管的漏洞,作为国际银行业监管基础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也因监管标准的顺周期性和监管要求的风险覆盖能力不足而面临实质性调整.2008年4月,金融稳定论坛(FSF)向G7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监管框架及其他政策措施存在问题,如‘巴塞尔Ⅱ'框架等,也是金融机构风险敞口加大、过度涉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薄弱的因素之一",并建议"强化对资本、流动性和风险管理的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作为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发达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股指期货风险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监管模式、风险管理特征和相关制度,以此为鉴提出了我国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频交易是近年来国内期货市场兴起的新型交易方式,该方式有利于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但过度的高频交易则会误导市场,损害投资者利益。加强对高频交易的规范和监管对提高期货市场运行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和欧盟为例,梳理了境外监管机构对高频交易的监管要求,并从监管的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出发,对监管制度进行了评价。其中,经济手段主要包括高频交易量比率、订单成交比、加权交易量比率等及其分类收费制度等;技术手段则包括增加减速带、要求订单驻留时间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监管机构针对高频交易的规范和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建立完备的期货市场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是推动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和参与者结构等基本特征与现货市场紧密相关,建立和发展股指期货市场必须充分考虑现货市场的实际情况。期现套利机制的存在保证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的有效形成,不会改变人们对于现货市场走势的预期。  相似文献   

7.
如何用数量方法识别期货交易中过度投机的存在及其存在的概率大小以进行有效的防范,是国外刚刚开始探索、国内极少研究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常用的期价现价背离度及换手率等经验指标后,采用了几种数量方法来检测期货交易中过度投机的存在及存在的概率,同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构建了防范期货市场过度投机行为的监控体系,对稳定我国期货市场发展,防范即将上市的股指期货的市场操纵行为,提高监管部门监管水平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逐渐形成,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分散需求日益增多.当前农产品价格指数推出、农产品指数期货产品的丰富为通过期货市场分散风险和套期保值创造了适宜条件,本文在总结借鉴美国、加拿大发展经验基础上,得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度供给、加强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期货与保险的监管协同、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手段,提高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价格风险分散能力,将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实施两年多来,对股票现货市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于此同时,股票指数期货市场自身也存在着各种风险,文章对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基于市场交易风险、市场操纵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对我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监管思路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在运作过程当中面临着交易主体结构风险、股指期货品种风险以及政策干预风险等特有风险。目前我国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并不足以完全覆盖和管理这些特有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采取应对策略,应健全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防范股指期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强微观层面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提升微观审慎监管力度,共同构建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长效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1.
贾洁 《云南金融》2011,(8Z):5-5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必须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香港地区股指期货市场监管架构不尽相同,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也各有借鉴。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经验,加强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监管,建立健全对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行动促使"互联网+"理念与会计行业深入融合,引起会计领域多方面的变革,同时也使会计行业在政策、监管、人才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和风险.基于对"互联网+会计"发展和风险的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对策,以帮助"互联网+会计"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贾洁 《时代金融》2011,(23):5+7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必须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香港地区股指期货市场监管架构不尽相同,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也各有借鉴。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的经验,加强对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监管,建立健全对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江 《证券导刊》2009,(15):53-54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为日前召开的"期货监管工作座谈会"专门发来的书面讲话中指出,下一步,要继续围绕促进经济增长和服务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进期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在部署重点工作时表示,期货监管要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启动实施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深入做好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胡俞越  任杰  孙超 《上海金融》2012,(1):34-36,116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量的扩张"同时,开始向"质的提升"转变。"十二.五"期间正处于重要的国民经济战略转型期,迫切需要期货市场提供风险分散机制,服务国民经济。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洋山港推出保税交割的创新试点,将有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同时,保税交割也是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对我国推出石油等战略性期货品种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期货市场功能定位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期赁市场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使然.本文认为,以风险和资源再配置为基础,以基于分析研究、价格预测以及生产经营为基础的不同的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条件,在宏观层面,期货市场可以起到创造社会价值、实现精细化社会分工的功能;在产业层面,可组织和监管市场,发挥价格和信息外溢的功能,能推动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在微观层面,可实现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四大功能,需要纠正对期货市场的错误认识,优化监管、理性运用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期货市场监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多头管理情况依然存在,对市场的行政性干预过多,政府和交易所等自律组织之间监管权分配不合理,自律组织缺乏相对独立性,自律监管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我国期货市场监管领域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利于期货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政府监管当局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期货公司作为金融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其的监管与风险控制是关于期货市场稳定的一个举措。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建立了一套对期货公司进行风险控制的评分系统,以一套比较简明易操作的打分形式,使投资者可以在大量的期货公司中甄别优劣,监管层能对不同的公司进行监控,同时公司自身能进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期货公司作为金融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其的监管与风险控制是关于期货市场稳定的一个举措。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建立了一套对期货公司进行风险控制的评分系统,以一套比较简明易操作的打分形式,使投资者可以在大量的期货公司中甄别优劣,监管层能对不同的公司进行监控,同时公司自身能进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20.
股票、股指期货跨市场信息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成为金融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结合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的风险关联特性,研究信息在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传导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跨市场信息监管在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海外证券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具体运作体系,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特殊性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框架、流程和以跨市场信息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