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某种具体的文学理论或批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批评却是西方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批评思潮,代表性批评家不仅有美国的杰姆逊和英国的伊格尔顿,几乎从各种批评流派的方法实践中都可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影响痕迹。通过阅读原著,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和后现代批评的"解构"为比较视点,在后现代多元语境中对有关批评的理论话语进行了分析梳理,提出包括结构主义、解构批评在内的众多批评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方法有所借鉴,同样,马克思主义批评也对其他的批评方法有所吸收与整合,因此,与其说存在某种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不如说存在着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立场。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门艺术"这种观点被很多翻译批评者所认可.翻译批评和音乐批评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共性.本文从两者的批评理论的类比入手,将文本类型与音乐类型作了对比,从音乐类型的划分标准中得到了对文本类型划分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早期内生增长理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一定政策变量的永久性变化对经济增长率产生永久性影响."琼斯批评"指出:AK类内生增长模型和基于R&D的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含义与时间序列检验的实证结果不一致,这两类模型有误导作用,应当被否定.本文结合"琼斯批评"的理论背景、主要内容和观点扼要地评述其对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同时针对其立论中的不尽合理的部分提出作者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后马克思主义是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出现的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后马克思主义渊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但主张超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共同点.但是,后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有着解构马克思主义的趋向,有着自己相对来说比较独特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翻译批评是联结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纽带,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建构具有举足轾重的意义。商务英语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审视当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提茁了在翻译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对改进现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翻译现、建构翻译理论体系、培养对原文和译作的对比和赏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它结束了"新批评"在西方文学批评界的霸主地位.其产生和发展曾至少受益于以下三个不同的学科,它们是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在三个理论渊源基础之上衍生了神话原型批评方法的四种倾向和视角.神话原型批评在我国文坛本土化、实践化过程中,这四种批评倾向也出现了与我国文化背景和学术环境相调和、被涵化的过程,显示出我国学术界在具体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时对这四种批评倾向的取舍、改造和革新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术形态对古代文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批评文体产生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方法论方面:先秦子学的对话模式使得古代文论长久呈现出一种"以说为论"的批评形态;史学的叙事传统,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文论叙事,汉代出现的序跋和宋代以后大量涌现的诗话、词话,是古代文论叙事的最为常见的文体;经学采用"传"、"注"与"章句"等形式,直接启发了后世评点,评点中的夹批、旁批和评注等皆由此而来;玄学的"得意忘言"使古代文论家在讨论某些难以理喻、难以示范的理论问题时常常借助于隐喻,隐喻体于是成为古代文论中重要的批评体式。  相似文献   

8.
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藉以生活的隐喻》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将隐喻研究从语言层面提升到了思维层面。认知隐喻理论逐渐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焦点,但在隐喻概念、隐喻工作机制、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隐喻研究方法论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招致批评与争论。Lakoff、Johnson及其支持者一方面提出反批评,另一方面则提出对策,进一步对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认知隐喻理论在批评中发展成长,研究层逐步形成了"语言——思维——文化——身体——大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佳亚特里·C·斯皮瓦克是美国当下最活跃的后殖民批评家之一,她始终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以“属下女性”为批评和关注的焦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等策略,坚定不移地针对资本主义后工业时代的种种问题进行着文化文本政治批判,因此她将自己描述成“实践性的解构主义女性马克思主义者”。她的“属下”概念是其后殖民批评的理论根基,又是其女权主义批评的精髓所在。从“属下”出发,通过解构和批判,她剥去笼罩在“属下女性”身上的各种权利话语对女性主体意识的遮蔽,揭露出帝国主义文化霸权对第三世界的统治和压迫,并通过解构历史的方法为属下的主体意识去蔽,批评矛头直指西方的话语霸权和认知断裂。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几十年,西方的理论、艺术和科学方面出现了重大的转向,"后现代"作为最时髦的语汇几乎广泛地深入到一切社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后现代管理"作为管理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后现代管理"与"后现代"语汇的逻辑关系,"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后现代管理"实际意义等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