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风险是指债权人由于债务人违约或债务人信用等级或履约能力发生变化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主要源自借款人违约或资信恶化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随着商业银行业务日趋多样化,信用风险不仅产生于传统的贷款业务中,而且在票据贴现、透支、开立信用证、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同业拆放、债券包销、担保等业务中也涉及到实际的信用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则包括由交易对手直接违约和交易对手违约可能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因为从组合投资的角度看,资产组合的价值不仅会因为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发生变动,而且,交易对手履约的可能性也会因信用等级降低、盈利下降等因素发生变化从而给资产组合带来损失。笔者认为,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除管理重点在内外部途径。  相似文献   

2.
信用衍生工具是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从金融工具中被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离开来。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者主要有银行、保险公司、企业和基金经理等。他们希望通过交易来满足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如管理信用额度、监管资本的冲抵情况、降低风险率、提高资本回报、管理资产负债表、进行组合避险等。本文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等四类信用衍生工具,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了银行等交易者可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达到以下目的:包括控制贷款、信用卡、票据信用风险、提高资本回报率等。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国际通货膨胀日益严峻,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减;受物价上涨、重大自然灾害和各项成本上升影响,企业面临较大压力,信用风险可能进一步通过金融市场或出口企业传导,银行不良贷款面临反弹压力。在信用风险阴霾笼罩之时,运用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帮助各银行实现风险共担,有助于我国银行系统的安全稳定。文章将阐述信用违约互换应用于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并探寻其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喜梅  刘伯强 《特区经济》2004,(12):215-216
近年来,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在国际金融界,尤其是银行界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目前国际性商业银行用于计算信用风险的模型,按照数据情况和对风险概念理解的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建模思路。一种认为信用风险就是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无论借款人违约与否,只要违约可能性的相关因素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银行整体风险环境的变化,这种模式被称为盯市模式(Market-to-Market);另一种认为银行的信用风险就是借款人无法履行的实际风险,从而模型只对银行实际违约损失进行预测,只考虑两种状态,这种模式被称为违约模式(DefaultMode)。盯市模式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核心部分。银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货币中介机构,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及其他金融业务,通过赚取存贷款利差,收取各种业务手续费或管理费用以及投资利润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包括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等,而至关重要的是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它关系到银行的生死存亡。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存款者到银行挤兑提款而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可资应付。其二是债务到期,借款人不能按期全部归还或不能完全按期归还贷款本息,银行完全不能收回贷款本息  相似文献   

6.
信用风险,指的是在商业交易中由于交易一方的违约,使交易另一方应得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少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的度量是商业银行进行信用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3月16日,本刊发表《华交会成交额下降四成——有报告称中国企业出口收汇违约率增加189%》一文,报道引用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相关数据称,2008年,该公司实际支付赔款总额支出达3.6亿美元,增加了209%,中国企业在出口收汇环节面临的违约率增加了189%。此外,报道引用了中国信保方面的观点,提示了在目前的严峻的外贸形势下,海外买家信用风险加大、海外主权违约风险加大、国外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已经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长期脱离系统性金融监管,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风险源。本文利用约270万份法院判决文书构建民间借贷风险指标,检验了股票市场波动对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股票市场收益显著影响了民间借贷的违约风险,投资者“认知偏误”和“风险偏好”是其中主要的影响机制;在股票市场收益率上升时期,更关注股票市场的城市出现更多高风险民间借贷融资活动;正规金融的可得性能显著缓解股票市场对民间借贷违约风险的影响。本文立足信用风险为民间借贷增加了新研究视角,为金融风险的跨市场溢出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进而为高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新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狭义的信用风险就是信贷风险,即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而造成的违约进而为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则是指所有因客户违约而引起的风险,以及由于借款者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致使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进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其中包括:资产业务中借款者未按时还本付息导致的资产质量恶化;负债业务中存款者大量提款形成挤兑,加剧支付困难;表外业务中交易对手违约导致或有负债转化为表内负债等等。  相似文献   

10.
信用风险转移(Credit Risk Transfer,CRT)一般指商业银行通过使用各种金融工具把信用风险转移到其他银行或金融部门。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信用风险转移交易建立的基础。信用风险作为一项负利资源,意味着它可能会在未来给信用风险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信用风险负利性又具有隐性的特征,对其运作及管理得当,也能为持有者带来收益。近年来国际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快速扩大的趋势.足以证明信用风险转移交易中所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本文从信用风险转移的理论基础、市场主体、方式和道德风险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在为民众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获取盈利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又称信誉风险或保证风险,是指借款人、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一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赵桂芹 《浙江经济》2002,(20):28-29
对信用的理解有很多,具体到货币、资金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和对待债权债务关系的态度。而风险是由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经济人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潜在可能性。对银行而言,信用风险可简单地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但信用风险不仅仅是债务人的违约风险,在更广泛意义上是债务人在履约能力上的变化而导致银行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和各种金融衍  相似文献   

13.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在国际银行业结构变化、新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要求出台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因素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已有的信用风险内部度量模型对我国银行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能够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值的违约贷款赔付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赔付率分布的若干特点,如赔付率的波动以及赔付率与预期违约概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信用衍生工具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岗 《开放导报》2004,(5):99-103
以转移信用风险为核心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地解决风险分散和业务扩张间的“信用悖论”,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灵活性。对交易结构、衍生风险和定价方法进行科学设计,是信用衍生工具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本文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认可的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率互换和信用关联票据三种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结构、衍生风险、定价模型和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首要的是防范信用风险,考察客户的现金流状况来度量银行面对的违约风险。房产商和潜在的购房者都需要银行的贷款支持,对于这两类客户群体,他们的违约风险中有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房价,商业银行是否更加倾向于较高的房价还是相反?  相似文献   

16.
融资融券交易改变了中国股票市场单向交易的特征,提高了市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但融资融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杠杆交易的选择。随着市场波动,由于风险偏好的不同,投资者融资买入或融券卖空的比例大幅增加,使得融资融券杠杆率上升。过高的杠杆率又会加剧市场的波动,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为此,论文以A 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为研究样本,通过S-VAR 模型分析融资融券杠杆率、投资者风险偏好与股市波动三者的关系。实证发现:股市的波动会使融资融券杠杆率上升,同时杠杆率的上升又会加剧市场的波动。从投资者偏好和行为来看,当市场呈上涨趋势时,投资者融资意愿明显,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融资杠杆率上升;当市场呈下跌趋势时,投资者融券卖空意愿明显,融券杠杆率上升。  相似文献   

17.
黎明辉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14-11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及A股市场的投资限制逐渐放宽,国内市场的股价波动性进一步加剧,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配对交易作为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组合策略逐渐为投资者所青睐。将上证50指数中的银行成分股作为研究对象,以最小距离法对投资策略进行股票配对,并分别采用最小距离交易策略和协整理论交易策略进行交易绩效实测,对交易策略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配对交易在国内市场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基层银行所面临的会计风险包括会计信用风险、会计市场风险和会计操作风险。长期以来,会计信用风险和会计市场风险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而会计操作风险却往往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据银监部门统计,在基层银行所有风险中,会计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已经发展到超过会计信用风险的地步。因此会计操作风险是基层银行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刘红  陈丽伟 《现代乡镇》2009,(10):15-17
信用衍生产品是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规避信用风险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基本、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它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品质潜在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ISDA(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20.
在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市政债券信用风险,对于相关监管部门确定省、市层级合理适度的市政债券发行额度和规模,对于市政债券的发行者以及投资者准确评估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确保市政债券安全有效地发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引入奈特不确定性因素期权定价理论的相关思想,构建了市政债券信用风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奈特不确定性背景下,当债务规模占可担保财政收入80%以下时,理论违约概率趋近于零,当债务规模达到可担保财政收入80%以上之后,理论违约概率对债务规模的敏感性突然放大。据此文章得出结论:在考虑奈特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违约率与奈特不确定性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市政债券规模需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