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客与检验标准,因此,坚持用科学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意义重大.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文章从农村建筑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新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分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村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农村经济系统.树立水土资源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和精确(细)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小城镇规划和乡镇企业的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工农业关系和农村经济结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为例,分析环境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唐山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建设美丽唐山,首先就要加快推进生态农村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唐山各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但对照生态农村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通过对唐山新农村建设考察,提出现阶段生态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提出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最主要的也是维护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农村.本文从儒家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角度出发,阐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正在政府的倡导下大规模开展,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如何传承传统生态文化值得思考.文章对当今农村居住环境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指出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民居生态文化理念进行研究与剖析,提出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应注重对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运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规划治理理念,结合农村发展现状,创造出和谐、理想的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王国辉  刘畅 《经济论坛》2007,(24):130-13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由于我国农村问题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施城市偏向政策密切相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自然体现出明显的农村偏向指向,即把政策的着眼点放在农村,国家财政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环境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困境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新农村建设被提上日程,新农村之"新"不仅在于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上,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治环境中,以此来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从中国农村的法治现状入手,横跨中国农村法治的根植土壤,到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治理文明,畅想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出路,期望有一个真正崭新的农村在中华大地上崛起.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经济是现阶段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新农村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建设环境和条件,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讨论并总结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当下农村地区的环境由于诸种因素而不断的恶化,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再发达也不能称其为新农村。所以,农村环境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的乡村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举办的“中国大陆乡村建设”座谈会上,主持人熊景明女士和温铁军、黄平以及其他一些等专家学者,从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对乡村社区建设、农民教育、农民组织与利益代表、专业人士的角色扮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此,我们摘要刊登这次座谈会的发言记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军 《经济问题》2007,334(6):80-8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的税收政策取向问题的研究是当前税收政策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重要工具的税收,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要发挥税收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后在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税收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开征新农村建设税和相关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税收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还需要乡村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所有不同意见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制约,如果我们完全超脱意识形态,不谈主义,只谈问题,我们会发现:现代化是无法复制的;未来的中长期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由于农业商品化率的大幅度提高,被工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剥夺的小农将成为农村解体、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政府是经济主体,首先为自己追求利润最大化服务, 不可能承担调控和守夜人的责任。于是,必然地,新时期还需要做的,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产业资本与乡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执政党明确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导向下,在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规律的决定作用下,产业资本只有自觉地改变与乡村社会的对立关系,才能切实地降低与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社会之间的交易成本,才能使自身的资本收益为正。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年经纪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东敏 《江南论坛》2006,(11):28-29
一、农村青年经纪人是农民与市场沟通的桥梁 农村青年经纪人活跃在农产品销售的物流中.将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城镇市场,既满足了城里人的需求,丰富了城市市场,又为农民出售自己的商品,开辟更多渠道;同时,他们还将需求信息、市场价格、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带回农村.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梦"的别样回声:乡村建设的资源与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结合历史和当代两波乡村建设实践,在具体历史脉络下重新加以"复杂化",反思"乡村建设-现代化"这一常见的二元对立假设,分析讨论乡村建设具体行动背后的三类思想资源:现代化、"反现代性"的现代性、本土思想与传统资源.正是在这些充满张力的思想资源影响下,当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面对西方现代化的巨大冲击而急速转型时,作为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的乡村建设、乡土社会和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多重冲突与复杂互动,这些矛盾混杂交错、相互转化.也因此,乡村建设存在着在现代化中"实践出"另类现代化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路径     
冷鲜花 《商周刊》2012,(22):30-35
策划前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一路向前,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集中,推进着城市化进程。而伴随着这些农村最有活力群体的离开,青春活力、知识智慧也逐渐从辽阔的乡村撤离,2.3亿农民离开乡土向城市出走的背后,留下的是一个人才日益空心化的辽阔农村。谁来带领那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丧失了青春活力的村庄摆脱贫困,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通往共同的幸福之路?本组对新农村发展路径的主题报道缘起于一年前的一次采访。2011年9月份的一次"走转改"的采访,记者来到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这个十分普通的村庄正在思考酝酿着的新农村发展规划,传递给记者一种惊喜和希望。这个新农村发展规划的发起者良乡一村村主任赵波,生于1964年,1979年离开村庄外出读书,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国有银行,之后下海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相似文献   

19.
在农民事实上不可能快速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不可能得到迅速提高的情况下,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不同于消费主义文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用金钱作为生活价值主要衡量标准,却可以提高农民满意度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忽视发展生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力量薄弱,规划依法性较弱等方面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新农村建设规划应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农民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塑造村庄特色;切实保护好耕地,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