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四年来,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安全、文化等众多领域,但经济领域,即区域经济合作无疑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丁瑶瑶 《环境经济》2023,(21):24-29
<正>“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越来越智能通达的输电网络,让能源短缺不再是发展的瓶颈,让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梦想得以点亮,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十年来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成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之一是“促进绿色发展”,提出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  相似文献   

3.
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核心内容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与“一带一路”理论之间存在科学的内在联系,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作为当前指导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行动指南,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要平台,是构建人类科技命运共同体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便没有世界科技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实现。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在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指引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必将成为全球基础科学联合研究、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范本和典型,中国也将为世界科技发展与革新作出更大贡献,为人类科技文明发展与进步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更是全球共同的挑战。自习近平主席2017年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提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以来,绿色“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效,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正逐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新热点、新亮点、新增长点。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再一次强调了绿色低碳可持续高标准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适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语言的相似性与中国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会计语言相似性的衡量方法,研究发现,相似的会计语言能够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之后更加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语言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直接投资的机制主要是缓解了东道国企业与我国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述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本文结论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与证据。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经过十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今年下半年,我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此,本刊特邀国内“一带一路”研究专家展开探讨,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在当前形势下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东欧16国是“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东欧国家经济实力普遍不强,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经济下滑比较严重,各国国内市场普遍低迷。因此,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发展,成为其发展的明确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主动作为参与构建的国际经济合作共赢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倡议的,这一国际合作平台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经济的性质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特殊的国际经济背景,具有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的提出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全球化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度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诸多方面的发展经验。在新型全球化格局中,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中国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等方面的经验,获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共建“一带一路”是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的重要举措,旨在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为世界各国提供一个互惠共赢、共享发展的合作机遇。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的贸易合作网络,在控制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直接影响下,详细论证了“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否为世界各国共享。通过利用2010—2018年的全球双边贸易数据,结合Borusyak et al.(2022)偏离份额方法的分析框架,本文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的贸易合作网络显著促进了各国的贸易出口。从理论机制来看,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各国的生产成本和提升各国的产品需求引致。与此同时,随着各国出口行为的转变,“一带一路”网络内部的贸易联系显著增强,各国分工模式趋于专精化,协调互补的合作模式提升了“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活力,“一带一路”共谋发展、成果共享的初心使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大陆桥视野》2016,(17):7-7
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在共建与共享原则下,在推进与加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公共基础建设的同时,以双方利益最大化推进国际产能的合作,并最大限度地创造公平发展机遇。因此,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所提出的愿景,不仅是新时代下全球应对低速增长和债务困扰,特别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下的一种新途径,同时也是全球治理能力提升的一种新模式和新努力。  相似文献   

11.
宋志鑫 《当代经济》2016,(36):20-21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了统筹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共同发展,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初次提出要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思.2015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前局长王保安倡议, “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和地区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至2015年覆盖高达44亿多人口,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63%,经济规模达到了2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约占全球29%,全线覆盖8.1万公里的路程,沿线货物与服务出口占世界货物及服务出口的23.9%,是世界上目前覆盖面最广且跨度最大的经济带.加速“一带一路”战略进程,有利于促进沿线区域各国经济合作与繁荣稳定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世界区域经济的和平发展以及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开放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内容,各项国际经济合作业务迅速发展;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以后,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引进外资金额和质量都有了实质性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九十年代末,中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全球新一轮的生产要素与资源重新配置中,展现了中国积极主动地通过资本运动配置要素与资源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并在总结以往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的基础上,筹划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愿景,形成了中国完整的“一带一路”倡议蓝图。“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规律,是“走出去”战略的延伸与扩展,将引领我国在新时期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参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进程中获得更有力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赵红军  高恒宇  黄丹煌 《财经研究》2022,48(3):19-32,63
“一带一路”倡议从其经济学本质来看,是构建“走出去”和“引进来”良性互动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先手棋”,它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也可能改变国内的经济版图。文章基于2003-2018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传递“走出去”信号的同时,却对全国城市层面的“引进来”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影响机制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让节点城市外向型发展的注意力部分地转移到海外投资上,表现为普遍增加了本地用于“走出去”的贷款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在城市内部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使得节点城市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从影响的异质性来看,这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空间调整,使得东部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下降,却让中西部城市成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阵地。这意味着,今后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外商投资布局调整的积极一面,同时将它与东、中、西部城市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欧盟推出“全球门户”计划,以所谓价值观为先导,以绿色等欧洲优势议题为口号,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抓手,推动欧盟在印太、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背后既有欧盟希借此推进其绿色理念以在国际规则制定及产业链布局中谋求自身利益的政策动因,也是其全球战略及地缘政治转向的结果,隐含借“全球门户”计划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发起竞争的考量。“全球门户”计划在资金、能力、技术上面临制约,加之乌克兰危机后欧盟内外交困,恐难有能力实现其初始目标和应对美日同类合作的竞争。此外,强调意识形态的合作方式脱离发展中国家现实,针对中国的错误观念亦会使“全球门户”计划在合作中自缚手脚。欧盟应以开放姿态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合作,共同助力全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间技术创新合作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基于技术扩散理论,运用2008—2019年我国与全球135个经济体间贸易数据,从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视角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对东道国的技术扩散效应,并讨论技术邻近性、制度距离等约束因素对技术扩散的影响,进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扩散,并能通过增加与东道国的技术邻近性强化技术扩散性;但制度距离对该倡议下的技术扩散有限制性作用。研究结论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成果转移、知识扩散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大伟 《经济》2023,(10):36-39
<正>“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年来,我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畅通取得重大成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层次持续提高、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平台机制日益健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持续提升,建议持续扩大和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的贸易规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贸易合作新模式新业态,并加快和海合会、欧亚经济联盟、巴西、阿根廷、南非等经济体的高标准FTA建设,为贸易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调整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举措,其“宏观价值”以企业“微观绩效”为基础。对此,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挖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降低关税壁垒、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产能合作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海关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区位差异;扩大产品差异化、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绩效。  相似文献   

18.
孟祺  朱雅雯 《经济学家》2023,(2):90-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承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否能促进参与国之间和国内的共同富裕?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国家间和国家内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国家间收入差距和国内收入差距有明显的缩小作用,稳健性检验验证了该结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以及与中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的作用较大,对陆上丝绸之路和非自贸协定的国家影响较小。影响机制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渠道的影响效果大于直接投资渠道。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应持续推动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积极签订贸易投资协定,深化对外直接投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中东欧国家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门户,全区域16个国家均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经贸往来、双边投资、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东欧国家国情复杂,差异性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不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精准合作”,采用分层分类合作模式,从构建全球生产网络、输出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市场贸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建欧洲生产基地、推动人文互动交流六方面,开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精准合作”,助推我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刘洋  杨东平 《经济》2023,(12):50-53
<正>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国教育部发布实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来,通过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的全球教育伙伴集聚区、国内国际教育循环示范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辐射区的一系列举措,中国与共建国家的教育互联互通水平稳步提升,机制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有序推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实现双轮驱动,中国成为丝路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产学研合作方兴未艾,地方和高校搭建的各类“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平台蓬勃兴起,成为共建国家之间民心相通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