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工贸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载明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钢带、钢管、金属材料、电器产品。2003年3月该公司因生产需要临时改建行车轨道,随后与自然人王某签订书面合同将该工程除土项目季包给王某.工程造价仅1万余元。王某便组织刘某等10位民工进行施工,并由王某对工人进行管理和支付报酬。刘某受王某的聘用参加了除土工作.2003年4月刘某在施工中不慎受伤,造成右手桡骨骨折。  相似文献   

2.
申诉人:王某男汉族某建筑公司职工被诉人:某建筑公司查明的案情:1998年4月,王某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劳动合同,在财务科工作,月工资1600元。从2000年3月开始,某建筑公司因经营困难没有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2002年5月,该公司按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王某于2011年4月到某公司承建的住宅楼施工现场工作。2012年1月,王某以2011年11月20日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头部受伤为由,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且提交了法定材料。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后向王某送达了《工伤认定受理决定书》,并向王某工作的建筑公司送达了《工伤认定调查举证通知书》,要求建筑公司在法定期限内向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是否认定王某所  相似文献   

4.
[案例]甲建筑公司承包了一工程,将钢筋工作承包给王某,王某又招用了朱某等十几个农民工。由于活儿比较少,王某与乙公司工地的包工头周某协商,以换工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 编辑同志:我是河北某县第一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近几年来,我公司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复杂麻烦的经济官司之中。现将我公司之案情告之贵刊,务烦劳请一位精通法律、正直公允的人士给我一解答,以释我疑窦,振我精神,更让社会受一次法雨的润泽。该案情是这样的:1987年某县第一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为王某建造两座小楼,1988年完工,但王某所欠工程余款55993.03元一直不予付清,不得已,建筑公司于1994年12月将王某起诉至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在诉讼程序中,建筑公司向一审法院提出了诉讼保金申请,一审法院1996年1月30日下达裁定书,查封了被告王某的18间房产并贴上了封条。  相似文献   

6.
案例甲公司开发的写字楼工程由乙建筑公司承包,乙建筑公司将室内粉刷工程转包给包工头王某,王某招用朱某等十几个农民工承担该工程。2011年3月,工程完工后,陈某租了该写字楼的第3层,并签订了租赁协议。陈某委托乙建筑公司为其装修办公室,乙建筑公司仍派包工头王某及其招用的朱某等十几个农民工干活。  相似文献   

7.
近期,法院受理的由于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延误工程引发的纠纷逐渐增多,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应当引起相关企业的注意。 2000年10月,某模板厂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加工定作钢模板的合同。合同约定,模板厂依照建筑公司提供的图纸及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作模板;于12月11日将模板送至工地;价款在工程完工时,按实际发生量结算。还规定模板厂将模板以总  相似文献   

8.
[案例]某市一办公楼工程由甲建筑公司承包,该公司又将工程钢筋工作承包给包工头王某,王某招用了朱某等十几个农民工从事该项工作,约定每日工资50元。今年3月,由于工程进度慢,活儿比较少,于是王某与乙公司工地的包工头周某  相似文献   

9.
近期,法院受理的由于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延误工程引发的纠纷逐渐增多,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应当引起相关企业的注意。 2000年10月,某模板厂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加工定作钢模板的合同。合同约定,模板厂依照建筑公司提供的图纸及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作模板;于12月11日将模板送至工地;价款在工程完工时,按实际发生量结算。还规定模板厂将模板以总价款的30%的回收。合同签订后,模板厂于2000年12月11日至2001年1月29日将模板及配件陆续送至工地,施工方也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06,(Z2)
2004年6月,市民王某购买了一套住房,因为当时房屋还未竣工,王某与房地产公司之间签订了一份《商品房预售合同》,合同约定所购商品房建筑面积为168m2,单价为 6800元/m2。2004年10月,王某将该房产出售给李某,双方之间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转让价格为7200元/m2。合同签订后,李某按照合同约定向王某支付了  相似文献   

11.
[案例] 某营销公司职工王某,在公司没有生产任务,公司也没有安排其做其它工作的情况下,就给正在营销公司院内修建厂房(需要力工)的某建筑公司装运沙浆,期间因不慎被装运沙浆的小翻斗车打伤面部,造成颈椎损伤等。王某要求营销公司为其认定工伤并支付工伤待遇。营销公司认为:王某确系本公司员工,但王某受伤并非因为其工作造成,而且王某到建筑公司工作也不是单位外派劳务,所以公司不能为其支付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1月9日 ,在山东省胶州市某单位宿舍楼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张某约贾某、匡某一起来到工地 ,要求重新丈量两个月前在该楼已干完的工程量。为省事图快 ,他们坚持让开卷扬机的王某用吊笼把他们吊到楼顶。王某明知吊笼不能载人 ,但碍于情面 ,启动了电源开关。惨剧就在此刻发生 ,因该吊笼设备没有安装限位装置 ,造成冒顶 ,吊笼从井架顶部脱出坠落 ,致一死两伤。1999年1月18日 ,贾某向胶州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认为建筑公司作为工程承建单位 ,应负责整个工地的安全生产问题 ,出现工伤事故应承担一定责任 ;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13.
案情一家建筑公司与外地一家水泥厂签订了一份水泥购销合同。合同条款规定全面、详尽,且还进行了公证。合同签订后,水泥厂按合同规定及时交付了水泥。建筑公司接货后支付了部分货款,但尚欠4万元货款未付。此后水泥厂多次向建筑公司索取欠款,但均无结果,无奈之下只好...  相似文献   

14.
2000年8月,某公司与王某签订了一份商品房预售协议书,双方约定:该公司将一处110平方米的一层商业网点预售给王某,以竣工图纸设计为标准,每平方米2300元,合计总价款25.3万元。合同签订后,王某按合同约定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经济》2007,(4X):30-31
曾某与王某曾于1999年1月订立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规定曾某将其二室一厅的房屋出租给王某,租赁期限为3年,每月租金500元。租赁半年后,王某向曾某要求,将一间闲置不用的房屋借给其朋友桑某居住,曾某表示同意。以后,曾某了解到王某实际上是将该二室一厅的房屋全部转租给了桑某,每月租金800元,已转租4个月,而桑某在租用后,为扩大空间,擅自拆除了与阳台相隔的墙壁,将房间与阳台打通。曾某遂找到王某、桑某交涉,提出王某转租时未得到同意,桑某应立即搬出去,并应恢复房屋原状、赔偿损失,遭到王某、桑某拒绝。曾某遂于1999年11月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认定王某与桑某的转租合同无效,要求解除与王某的租赁合同,将王某所得4个月房租共计3200元收缴交付自己;并要求桑某将房屋交还自己,同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产市场》2009,(8):72-72
案例2008年6月20日,某建筑公司与某酒店签订装修合同,约定建筑公司承包该酒店的全部装修工程,开工时间为7月中旬,预付工程款380万元,预付时间不迟于约定开工日期的前7天,由建筑公司在5日内先支付20万元定金。5天后,建筑公司支付了20万元定金。但合同签订后,该酒店并未支付预付工程款,也一直未取得该项目的施工许可证。建筑公司经多次催要未果,便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双倍返还定金。酒店则认为由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万豪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我公司2005年底所聘请的保安人员周某在夜间值班时,将进入我公司工地的王某误认为是小偷,在驱赶的过程中用石头不慎将其砸伤。经法医鉴定为重伤,伤残等级为九级。现保安周某已被刑事拘留。请问我公司在该事故中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应该承担怎样的民事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处理?焱杰律师事务所,陈晓辉律师点评:您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结合我国的法律规定,我们认为,其一,万豪建筑公司应该承担该事故对王某造成的连带赔偿责任。而保安周某应该承担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其二,万豪建筑公司应该承担王某的医疗…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张某于2005年4月将位于某服装市场的一间店面房出租给王某,双方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约定租期三年,月租金1.2万元。租赁协议签订后,双方各自履行了合同义务,张某提供店面房给王某使用,王某按时支付租金。2006年10月初,张某因自己的生意急需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07,(12)
案例背景:2004年6月,王某与某房地产公司之间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一套期房,合同约定所购商品房建筑面积为168平方米,单价为6500元。2004年10月,王某将该房产出售给李某,双方之间签订了一份《房产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王某将从房地产公司购买的房屋转让给李某,转让价格为每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2010年12月,施工队队长刘军和某建筑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分包了建筑公司承包的县城新时代宾馆大楼的装修工程。刘军按合同约定如期完成了装修工程,但在与建筑公司结算装修工程款时,却被告知因宾馆未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款,故建筑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刘军的装修工程款。刘军就此起诉了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建议刘军将宾馆一块儿列为被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