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结合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剖析了毛泽东关于党风建设的基本思想及其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结合"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型,分析了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而制度因素是"三农"问题产生和演化的根源.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中国"三农"的现状,找出制度性障碍,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找到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历来重视农民问题,他认为革命战争时期要依靠农民,在新民主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建设时期更要依靠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智慧,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有效进行,才能保证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县域中心城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研究如何发挥和加强县域中心城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一直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核心,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生命线"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胜利提供了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历来关注“三农”问题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著名论断。在社会主义建设伊始就把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引导农民走联合起来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始终贯穿于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当中。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历来关注“三农”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著名论断。在社会主义建设伊始就把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走联合起来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始终贯穿于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当中。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布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障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考验,必须从制度上探寻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的农村问题和农村建设,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很多真知灼见。毛泽东的农村建设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形成的邓小平人口思想,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指明了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党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都是因为有严明的纪律,中国革命才取得了胜利.严明的纪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毛泽东说过:"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邓小平也说过:"我们过去革命,就是靠纪律,而且是自觉的纪律".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步调一致,才能求得改革开放的成功,才能保证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历史地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与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共同属性层面。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走自己的道路,"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层面。中国革命和建设走过三个"三十年"起承转合的光辉历程,建树许多的千秋功业,又否定自身脱离实际的很多社会行为,才找到了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模式。在当今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只有坚定信心,居安思危,迎接挑战,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使中国真正崛起。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重要位置,与我国国情颇为相似的印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了类似的发展战略,即"第二次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两者都是针对"三农"问题而进行.对于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加深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内容和实质,更好地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世界革命与中国革命所处的历史时代,为毛泽东方法论思想形成,提供了现实的条件;毛泽东方法论思想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上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5.
<正> 正如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走我们自己的道路一样,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当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时.毛泽东同志就在《论十大关系》中及时地向全党提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直接提出了要走出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他指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经济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人民主体经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出发点是国家意志经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政策的正确选择和设定,是中国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一直以社会主义土地思想为指导,分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革命的需要制定和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既是革命的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土地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和演变.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进行了艰辛探索,本较系统地挖掘和阐明了毛泽东在该领域的思想成果和理论失误,指出对中国社会与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乃是对国情认识的升华与深化,而认清国情是科学判断一切社会与经济问题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毛泽东思想不仅凝聚着毛泽东个人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准确领悟以及对中国国情的深刻领会,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在当时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基础。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形态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再解读,可以从根本上探索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