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照内部审计准则中对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要求,针对实际工作中审计工作底稿在编制、整理和复核方面存在的缺陷,指出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一是要以"过程记录"为重点,细化审计工作底稿;二是要切实实行分级复核,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三是要以审计方案为依据,认真整理审计工作底稿。  相似文献   

2.
一、审计日记能够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分清和追究审计责任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防范的意识不强,对审计日记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审计日记是一项多余的工作,只能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对审计结果没有直接作用,内部审计工作中防范风险、分清和追究责任的工作不容乐观。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且无具体的检查措施,造成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记录而忽视审计过程的记录。审计中有的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才编制底稿,没有查出问题则不编制底稿,这样的审计工作底稿很难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全部审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审计工作底稿究竟为何物?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思考和理解。一、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第五条规定: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由此可见,审计工作底稿由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记录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制定审计计划是为了实施审计程序,实施审计程序是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获取审计证据是为了得出审计记录。  相似文献   

4.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就审计查证问题或重要事项所记录的相关结论、相关事实及其判断依据的书面证明材料。但近几年的审计实践表明,在内部审计中采用通用格式的工作底稿.极易发生审计遗漏或重复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改以社会审计的工作底稿为蓝本的底稿.为考虑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特殊性的,带有内审特色的工作底稿.并以资产负债表审计为例.就如何具体编制其审计工作底稿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审计工作底稿是记录审计过程、集中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重要资料,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是确认审计工作达到本审计组的工作标准、消除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中可能存在偏见、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听在。2000年8月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第2号令《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第十二条指出,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组长在编制审计报告前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6.
如果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则将可能发生不可设想的后果。如果发生法律诉讼,必将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现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体会。 一、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充分地考虑审计风险因素 如何真正地做到降低审计风险呢?在实际工作中,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严格杜绝如下问题。 1、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全面。如有的实质性测试的底稿,从报表上反映的有些项目,委托单位总帐和明细帐都有记录,但这些项目的审计情况在底稿中根本找不到;有的底稿虽记录着审计项目的审计情…  相似文献   

7.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被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规范、完整、标识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反映着审计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审计结论认定的可靠性,而随心所欲,胡写乱编,标识不清的审计工作底稿,则反映了审计人员粗劣的工作态度和审计结论的草率性。  相似文献   

8.
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形成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出示审计报告的依据,也是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业绩,反映工作水平、工作能力、敬业精神的标尺,在整个审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离不开审计底稿。《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它需要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工作底稿》具体规定了底稿编制的要求,即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  相似文献   

9.
权静 《陕西审计》2005,(3):28-28
注册会计师实施外勤审计工作.并最终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成果:是审计证据的汇总、整理和加工.并最终作为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依据。因此审计工作底稿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还不完善.在实务中突出表现在注册会计师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实际参加的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底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长青  杨世君 《当代审计》2003,(3):31-31,33
审计复核,是指现行准则规定的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复核,审计组所在部门复核,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的复核,这些规定在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计报告编制准则和审计复核准则中孝分别给予明确界定和说明。然而,在现实准则中都分别给予明确界定和说明。然而,在现实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主审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主审复核是第一级复核,是整个复核工作的基础,重点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整理。但从目前执行准则的实的复核制执行的不够理想,一级复核制的责任尚未  相似文献   

11.
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选定内部审计项目上缺乏主动性,或者凭经验确定,科学性难以保证,更没有考虑审计项目的风险问题;二是审计准备工作不充分,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的不透彻,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可操作性较差,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三是现场审计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以书面记录为载体,也就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不科学、不完整的地方,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四是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报告质量不高。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形成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也是评价审计工作人员业绩,衡量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反映其职业责任强弱的标尺。所以,审计工作底稿在整个审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为此,独立审计准则将其放在比较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实施阶段重要的审计记录文书。审计取证单是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础,是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因此,编制审计取证单和审计工作底稿是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及审计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是整个项目审计过程的核心工作。本人结合自身审计工作实际情况,谈一谈对编制这两项审计记录主要内容的心得体会,仅供各位同仁参阅。  相似文献   

14.
按照《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的要求,目前审计人员、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混淆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工作记录的关系,未使用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记录应是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要求,具体实施每个审计项目的工作过程记录,应按天逐日记载。而工作底稿应是对每一个具体审计项目审结后,对审计期间每天所做的审计工作记录的总结,通过对相关审计工作记录、审计证据的归纳总结,对审计过程中审计方法、技术手段的运用、审计证据的取得、审计结论及审计发现问题和判断依据的总括。审计…  相似文献   

15.
《河北审计》2001,(1):39-39
编辑同志 :在对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中发现 ,很多审计人员把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混淆 ,致使档案中底稿不全或证据不全。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如何区分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读者小刘小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 ,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并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四条规定 :“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 ,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会计凭证…  相似文献   

16.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收集审计证据是实施审计中最基础的业务工作,正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合理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业务技能。由于受多年习惯做法的影响,加上对审计规范的理解不够到位,当前不重视收集原始审计证据的现象比较普遍。审计人员习惯于采用编制审计证明材料(取证类底稿,下同)替代原始审计证据取证的做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能正确处理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关系的情况:一种是将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混为一体。如有的审计工作底稿重复审计证明材料的内容,有的仍沿用过去的审计工作记录,既作审计工作底…  相似文献   

17.
《独立审计准则—审计工作底稿》(以下简称《底槁准则》)指出:“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编制或取得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资料”。本文讨论的工作底槁,主要是指在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自己所编制的业务类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一般规范(一)底槁格式统一。《底稿准则》要求:“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要达到上述各项要求,首先必须设计和使用格式规范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用纸,而不能以信纸、稿纸代替。按《底稿准则》规定,审计工作底稿应包括“…  相似文献   

18.
徐捷 《广西会计》2002,(7):26-27
一、审计信息披露不当的表现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外签发、据以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它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 ,但又是对工作底稿的高度浓缩。而审计工作底稿记载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轨迹 ,在认定审计责任时起佐证作用。实务中 ,审计信息披露不当主要有几种情形 :1 审计工作底稿中未记录 ,审计报告未披露。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重大会计信息问题未能发现 ,复核制度又未能加以控制 ,故工作底稿、审计报告中未有任何记录和揭示。2 审计工作底稿未记录 ,审计报告予以披露。突出表现在“现金流量表”的审计上 ,注册会…  相似文献   

19.
今年,崇文区审计局加大了《审计准则》的落实力度,提出在实施审计工作中要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审计方案关,重点把好审计方案目的是否明确,审计重点是否突出及重要性的确定是否合理,使审计方案的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把好工作底稿关,从实际出发按照《底稿准则》的要求及作用不同,制订了通用类和专业类工作底稿48种,基本形成了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底稿模式。在审计复核中,对不符合《底稿准则》的事项,要求审计小  相似文献   

20.
《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准则》)第三条规定:"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记录与审计结论或者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上述规定要求审计人员在对审计事项的检查中无论是否查出问题,均应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但在审计实务中,该条规定基本没有执行。即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对查出问题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未发现问题或认为问题不重要的不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为什么不愿意编制无问题审计工作底稿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