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浙江实际,剖析了污染物排放总量许可和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排污总量许可、总量监测核定、总量交易管理和总量执法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现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根据流域、区域自然环境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一定区域一定时段内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控制,把污染物负荷总量  相似文献   

2.
正权力名片区域限批关键词:总量质量有关法条:第四十四条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相似文献   

3.
从总量控制与排污权分配的内涵出发,结合实施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优点、污染物总量控制类型及总量控制区的划分,从初始排污权分配的指标分析了长株潭初始排污权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利 《铜陵学院学报》2007,6(4):90-90,1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浓度排放标准为核心的污染物控制政策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污染物控制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阐述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是以环境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市场为手段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式.有偿使用通过构建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在无偿指标分配基础上利用市场手段优化区域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指标配置,能在排污收费政策的基础上增加治污资金筹集渠道;交易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点源污染治理效率,有效弥补命令控制型管理政策的不足,创新污染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首先引起关注,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污染防治工作经历了从点源治理到集中控制、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到区域污染控制、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清洁生产概念的提出,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从源头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转变;本文根据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中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的相关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2007,(2):26-2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做好“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加强对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工作的指导,现将《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并认真做好主要水污染物总量的分解落实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十一五”主要水污染物削减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创新之窗     
《环境经济》2010,(5):70-71
地方传真 北京:将立法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北京市政府近日发布《2010年实施第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公告》,再次重申探索排污许可和排污交易办法,并首次提出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行立法调研。公告要求,组织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9.
依据当前我国雾霾污染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污染物总量控制中区域合作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而区域内各行政主体治理费用公平合理分摊成为区域能否合作的关键;建立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区域合作博弈模型,描述了治理费用分配方法(Shapley值法、核心法、GQP法、MCRS法);将其应用于京津冀区域实证分析中,并对四类分配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基于区域合作博弈模型的大气污染治理费用分配将有助于总量控制规划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使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空气质量改善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大气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空气质量改善是目的、是结果,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途径、是手段。但是,在大气环保具体工作中,二者关系经常错位。这种错位体现在哪里呢?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污染治理任务通常是明确的、具体的,且可按行政区进行分配或下达;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却涉及产业与能源结构、污染源的空间分布、气候与气象等因素,而且不同大气污染类型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魏琦  张明强 《经济论坛》2004,(4):135-136
排污许可证交易的思想是由戴尔兹(J.H.Dales)于1968年首先提出的,我国于1987年开始试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1990年开始试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实践中,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纷纷进行了排污许可证交易的探索。排污许可证交易是指环保部门制定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并按总量控制指标,由环保部门给排污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根据总量控制的要求,排污单位必须  相似文献   

12.
姜妮 《环境经济》2007,(10):10-14
专家论断:单独的排污权交易没有办法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必需的。而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政策要实现有效率的执行,要求交易范围内的污染源必须实现达标排放,而且是连续达标。同时,因交易的效率取决于交易的数量和数目,无论哪个区域、哪种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前首先要预测可能会有多少交易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结合我国总量控制的刚性减排制度,为提高污染减排积极性,明确地区环境支持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提出总量指标预算管理体系。同时阐述了总量预算指标的定义,分析了总量预算指标从哪里来。通过剖析环境容量、污染物现状排放量、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与总量预算指标的函数关系,建立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指标预算分配模型,以及年度预算演化模型,并对总量指标预算管理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污染减排提供政策激励机制,量化了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指标,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汉江水污染现状,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汉江水环境保护规划的方法和技术,讨论了汉江水环境的保护目标和重点区域,并研究了汉江水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总量分配和控制方案,最后分析和比较了有关方案的实施效益,给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梳理我国排污权交易污染因子和交易区域选取现状,总结污染因子和交易区域选取的特点,分析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探索排污权交易污染因子和交易区域选取的原则,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的选取的污染因子不科学,交易区域选取过于行政化;(2)试点污染物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污染物特性、监测能力及总量因素;(3)交易区域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污染源数量、扩散特性及污染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武钢集团、晨鸣纸业、武石化、长航青山船厂等101家重点排污企业经过武汉市环保部门检测审批,拿到了“排污许可证”,成为武汉市首批获证排污单位,这些企业排污量占到目前武汉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0%以上。这是武汉首次运用“排污许可证制度”对全市的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武汉市采取“末端治理”的方法,试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排污总量进行控制:凡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噪声、振动、放射性等污染物的单位,均需先通过环保部门审批,取得“排污许可证”,才可按核定的浓度、数量、品种、…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系统科学中表征系统要素重要性程度的信息熵理论引入到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领域,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总量减排因素情况下,遴选出人均GDP、人均排放强度、重点行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废水COD处理率、生活废水COD削减率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六项分配依据指标,构建一个定量化的基于公平性的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的公平分配模型,并以松花江流域"十二五"总量分配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松花江流域的各地区之间COD削减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庆市COD削减率最高(22.55%),辽源市削减率最低(6.34%),10个地区的COD削减率高于目标削减率(12.43%),COD削减量最大的前五个地区是哈尔滨市、长春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与白城市,其与分配基准年排放量大小并未呈一一对应关系。模型模拟表明,应用信息熵理论来衡量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的公平分配具有一定可靠性,其排除了人为因素对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影响,使分配结果更具公平性,易为各污染源区域所接受,可在一定程度上位重点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削减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汉江水污染现状,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汉江水环境保护规划的方法和技术,讨论了汉江水环境的保护目标和重点区域,并研究了汉江水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总量分配和控制方案,最后分析和比较了有关方案的实施效益,给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点中的排污权交易政策,更关注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的获得,被定位为总量控制的一项配套经济政策,是促进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排污权界定、交易和环境保护李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20)目前,我国在污染防治上已经将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实行浓度控制时,排污者只受排放标准的制约,而在总量控制中,排污者除了受排放标准制约外,还必须受污染物排放量的制约。所以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