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自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升值2%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从盯住美元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就使得人民币汇率逐步成为衡量我国经济生活状况的重要依据,尤其体现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方面。本文首先阐述了汇率对价格的传递效应,介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回顾了2005年7月至2014年5月的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探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变动的传递效应,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制度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但在中国加入WT0后金融业逐步开放、资本国际流动增强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已显得十分必要。从现实出发,以汇率目标区作为过渡,实行以“管理为主、浮动为辅”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应成为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必须服从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必须在改革的时机、步骤等方面形成一套合理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3.
踏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不平衡持续扩大,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指责中国当局"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不够灵活,导致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本文结合"操纵汇率论"的历史进行分析表明人民币不存在"汇率操纵";并指出汇率灵活性的最重要意义在于避免汇率失调,通过分析与比较各种汇率制度在该方面的优缺,表明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灵活的.  相似文献   

4.
从1994年起 ,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七年来人民币汇率却一直体现出超稳定性的特点。本文从宏观政策搭配、外汇市场现状、外贸依存及汇率理论选择等方面分析了汇率不浮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汇率改革并不是简单的人民币升值,而是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及汇率水平同时改善的整体改革。其实质就在于以制度安排来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生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真正体现汇率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测算人民币汇率价格弹性和波动率弹性两项指标,认为人民币汇率弹性伴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提升,其中价格弹性在“8·11”汇改后得到明显提升,波动率弹性则振幅较大。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汇率弹性提升的重要体现。市场主体应充分理解人民币双向波动特征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趋势,摒弃“赌汇率”思想。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中性”理念,主动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问题。他指出: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事实上的钉住单一美元到如今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介绍了汇率制度的相关理论,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分析并发表了对未来相关改革的预期。通过论述,本文认为,过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都是改革道路上的过渡选择,最后的归宿应该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9.
2015年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十周年.汇率制度选择和汇率水平确定是一国涉外经济管理领域最重要的问题.汇率制度应具有显著的动态发展特征.本文回顾了我国自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与演进,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汇率制度改革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宏观效应主要体现在外汇管理框架及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微观效应则主要从天津市近十年来涉外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人手分析,并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因国际金融危机中断的人民币汇率改革重新启动,汇率制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回顾和汇率制度国际比较,提出"短期升值、长期稳定"的改革目标、"一步到位"的调整方略、以货币篮子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及具体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1.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郭柱  何顺强 《南方金融》2004,(5):18-19,55
由于以强制结汇制度和结售汇周转头寸比例管理为基础的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生缺陷,我国的外汇市场并没有体现真实的供求关系.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被动,并产生了扭曲的价格现象。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需向目标区汇率制度转变,并最终实现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2.
汇率波动与对外贸易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区进出口大户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可能对对外贸易造成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过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情况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消息,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自建国以来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改革.  相似文献   

14.
周语洋 《中国外资》2009,(24):37-38
本文通过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进行细致分析,明确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目标,预测了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最终选择,进而给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三宝  周宇  李增来 《新金融》2015,(12):20-23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汇率制度如何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协调,成为货币当局和学术界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历史进行梳理,得出结论:货币国际化的早期阶段应该保持汇率的稳定。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人民币能够走出去,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稳定,落实到汇率制度,保持稳定、适度升值的管理浮动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进行细致分析,明确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目标,预测了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最终选择,进而给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帆 《中国金融》1994,(3):20-21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过程杨帆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三个时期。作为出口补贴的牌价汇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计划单一汇率,1美元兑换1.7元人民币。市场经济下的自由汇率或管理浮动汇率,是本国货币的外汇价格,是外汇市场上本币和外币供求关系的产...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就是从以往人民币汇率单一盯住美元制度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政府主导下的结售汇率制度,并通过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每日供求关系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生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就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升值2%.所以,这次人民币升值,并非仅是汇率水平的改变,而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迈向市场化最为重要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以及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从内外经济均衡冲突角度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固定化的观点。进而把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纳入到人民币升值预期固定化的背景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所呈现出的加速上升趋势一直备受关注,成为学界和媒体间争论的热点。本文在阐述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主要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正负效应,进而从选择合适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货币政策、保持汇率小幅度升值、降低外汇储备风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