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内容上的国际性和形式上的民族性在中国的高度统一,它在中国延绵将近一个世纪,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实现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最新成果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命运;总结和概括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逻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延续和超越的基本方向,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真正融入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是“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则贯穿于百年来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艰辛探索。具有众多人口共同富裕的共享性、物质和精神相协调的协调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和平性等特征。实践样态体现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民族复兴相统一的实践目标,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相统一的实践方法,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思想资源。共产党人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持首创精神,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坚持奋斗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奉献精神,始终牢记和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土壤中开花结果,必须使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要内化为民族精神,必须要在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学习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内化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学习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统一、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坚持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以其鲜明的实践眼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胡锦涛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最新概括,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结合新的实践并进行不断探索,理清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在逻辑脉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精”和“管用”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经验,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固有本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趋势和走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态度,是“精”和“管用”相统一的集中体现。“精’’和“管用”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征,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相统一,正确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出自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论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其重点是立足实践,着眼未来.学习和领会江泽民理论创新的论述,对于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后工业语境中,伊格尔顿对当前流行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机械的决定论和乌托邦主义;不能把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消极后果归罪于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的论证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至今未变,这个根本不能丢。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内容、时代心理特征、语言形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理论工作者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转化成为"大众话语",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就存在着一个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国情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了革命、建设、改革等阶段,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产生了很丰富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出了以创新性为核心的集实践性、曲折性、群众性、民族性为一体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看,一脉相承体现在五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脉相承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更需要包容并蓄,把其他社会制度中一切好的东西好的做法学过来,把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实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东西彻底摒弃掉。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理论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国际地位全面提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历史性接近中国梦、意识形态博弈激烈、经济社会问题突出的时代特征内在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必须及时针对性地丰富内涵、拓展功能和现时转型。问题导向与解决问题、目标驱动与捍卫目标、主体需求与培育主体、实践境域匹配与理论形态创新、意识形态挑战与凝聚社会共识、国际理论交锋与兼融世界优秀文化六对矛盾关系构成了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的逻辑机制。理论创新范式现时转型,提升了党和人民的思维创新能力,明确了理论创新对象和目标,凝聚了社会共识,推动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形成和运用,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创新的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坚持政治建军是陈毅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从人民军队的阶级属性出发,强调了革命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建立党军的要求出发,突出了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思想;从军队工作的实践出发,提出了要加强政委工作制度;从建军的高度出发,坚持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由此体现了陈毅从政治上建军的重要军事思想,其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