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朱雪尘  梁海松 《英才》2006,(3):54-56
2005年并购湘火炬,曾令谭旭光名声大噪,也令人们一度看好潍柴动力的发展战略,然而随着事态发展,潍柴动力管理层与大股东中国重汽之间的恩恩怨怨却令2006年初的潍柴动力举步维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这里有央企海外寻矿里程碑——中钢收购澳中西部公司,有一口锅引发的争论——SEB国际并购苏泊尔,有资本与人的较量——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有并购手段的典范——潍柴动力合并湘火炬,有象吞象的故事——英博啤酒并购AB公司……这就是我正在读的《并购案例评鉴》。书中收集了最近两年发生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的18个并购案例,每个案例都独  相似文献   

3.
李晏 《财务与会计》2009,(11):76-77
这里有央企海外寻矿里程碑——中钢收购澳中西部公司,有一口锅引发的争论——SEB国际并购苏泊尔,有资本与人的较量——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有并购手段的典范——一潍柴动力合并湘火炬,有象吞象的故事——英博啤酒并购AB公司……这就是我正在读的《并购案例评鉴》。书中收集了最近两年发生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的18个并购案例,每个案例都独立成篇、各有侧重。作者高鹤坦言,写作的初衷是想写一本适合专业人士在飞机场或旅途中阅读的书籍,使其能够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感悟和启发,事实也的确如此。书中就每个案例进行了评鉴,以做进一步的专业化解读:如何制定并购战略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天山 《英才》2005,(10):71-71
潍柴投资10.2亿高价拿下湘火炬,虽然价高,但是蕴含其中玄机却不可不视。 2005年8月8日,湘火炬(000549)的比武招亲分出胜负,来自山东潍坊的潍柴投资以10.2亿的重金夺下花魁,至此, 湘火炬在被德隆系困扰了一年多之后, 终于看到了改嫁的曙光。这也是湘火炬的接管者——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一次胜利,作为德隆重组的试金石,湘火炬靓女先嫁,既让处置资产得到了最大可能的增值,也为处理德  相似文献   

5.
新疆屯河、沈阳合金和湘火炬的股票价格大幅跳水,宣告了"德隆模式"的破产. 借助于令人眼花缭乱的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动作,德隆"生产企业,经营产业",规模急剧膨胀,股票价格大幅飙升.德隆神秘的面纱和独特的经营策略,在学界和业内引发了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6.
潍柴下一步     
《中国企业家》2007,(20):65-65
《中国企业家》:潍柴动力已经完成了对湘火炬的吸收合并,未来的潍柴动力将是一个怎样的集团?你们对自己在产业中的定位是什么?谭旭光: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之所以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和中国汽车行业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这两个企业是中国汽车和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的强强联合将对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率较高,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对并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战略整合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策略,引导企业并购整合朝正确的方向努力,从而实现提升并购整合成功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全球企业并购的浪潮风起云涌之时,中国资本市场也开始新一轮的大规模战略并购。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资本运营、实现跨越式成长不可或缺的策略和手段,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卢永红 《企业经济》2014,(5):187-19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购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种策略,对于企业并购的相关研究也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以前很多的并购案例来看,由于有些企业忽视了并购的财务风险而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对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的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阐述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各种形成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控制财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跨国并购的成功主要在于并购整合过程,而针对新兴市场参与跨国并购整合的研究还极缺乏。本文以上海汽车集团并购罗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平台核心技术以及Ricardo 2010研发中心为案例,分析了其并购整合所采取的区域制组织结构及其产品策略。通过并购整合,上汽有效吸收和消化了罗孚的技术,实现了本土汽车自主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崔影慧  刘笑笑 《价值工程》2012,31(26):173-17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越来越成为各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首选方式之一,纵观各国企业并购史,文化冲突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2W1H"即:wha(t什么是文化冲突?)、why(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出现的原因?)、how(如何应对文化冲突?)为方向,对企业并购中的文化冲突及整合策略做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外资并购对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平红 《物流科技》2009,32(8):57-60
我国物流产业对民营资本的开放远远落后于对外资的开放。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物流产业的政策的非对称性.为资本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大规模并购抢占了先机。凭借这些优势,外资物流企业开始了以民营物流企业为主要并购对象、以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为主要方式、流企业融资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进行市场扩张提供便利的同时.以全球战略为主要并购战略的大规模并购。外资并购为民营物也使民营物流企业的品牌保护和生存空间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3.
并购对价是公司顺利完成并购交易的前提,也是并购整合成功与否的保障。以2006—2009年间的265例并购交易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微观公司特征变量与宏观经济冲击变量纳入同一研究框架,重点考察在我国特有的宏观环境下并购对价方式选择决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在选择对价方式时,主要关注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公司未来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少考虑控制权稀释威胁的影响;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并购对价方式选择不存在显著关系,这意味着"市场择时"理论在中国并购市场上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4.
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是优化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种常用手段。传统的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以单一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并不能真正反映并购的实际效果。根据并购的经典理论,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并购绩效评价应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评价角度应从战略、财务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既能全面反映并购实际的和长期的效果,也能体现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的性质和所应承担的责任,这使得并购绩效评价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15.
蔡月红 《物流技术》2012,(15):128-129,147
作为行业结构优化、产权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手段,并购是当前中小企业突破发展困境,快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作为并购的核心,财务整合关系到企业并购的效果。试图通过对中小物流企业并购后财务协同与整合的研究,探讨提升物流企业财务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稻米生产省份,但稻米物流水平尚停留在初级发展水平。文中结合湖南稻米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湖南稻米物流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企业活力》2010,(1):39-42
为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先进技术和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式。但实施跨国并购涉及的问题多而复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对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不透、防范不当,不但严重影响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还有可能对企业原本根基造成较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充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中的马太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正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2):22-23,5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熏文章旨在通过分析企业并购中的马太效应,探究并购成败之因,以期给企业的并购实践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杨海静 《价值工程》2012,31(35):108-109
企业的发展进程往往与一系列的并购相联系,而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往往是并购进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并购标的企业估值和整合研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寻找到最有效的估价方案,对目标企业的有效评估有利于并购和后期的资源整合,对目前流行的现金流贴现法作一些探讨。所谓的并购就是对目标企业部分或者整体资源的购买,首先必须先对企业并购进行界定,然后在对并购标的企业进行估值,最后对资源进行整合。本文最后对目标企业估值和整合方案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以寻求最有效的估值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