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讨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与营销投入的机制差异,以及媒体关注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随着实际绩效和期望目标间负向差距的扩大,企业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大幅度显著增长,且营销投入增长幅度更大;②来自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对两者的影响大于历史负向绩效期望差距的影响,且行业压力和资本市场压力对研发投入、营销投入的影响显著不同;③当绩效不佳企业受到的媒体关注度更高时,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研发投入、地区市场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地区市场异质性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地区市场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地区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也有显著负向影响;地区市场规模在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上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地区市场竞争程度也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企业总样本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高管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制形式是影响高管激励调节作用的重要情景要素,高管薪酬激励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绩效关系分别起着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而高管股权激励仅对非国有企业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发现,反映公司治理和财务运营质量方面的控制变量对不同所有制企业高管激励发挥调节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高管激励机制,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分布广泛的特点,从外部研发合作广度的两个维度(市场广度和研究广度)出发,选取2010—2018年16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外部研发合作广度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研发合作的市场广度和研究广度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其中,研究广度的作用更为显著;网络学习在外部研发合作广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库同质性正向调节外部研发合作广度与网络学习的关系。结论丰富了新产品开发绩效前因变量研究,对企业制定外部研发合作战略,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56家代表性企业的专利数据发现,在中国电子信息这个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间技术合作对其创新绩效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合作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研发产出增加1.01%。此外,这种正向关系受到企业知识基础结构特征的调节。知识基础广度与一致性对技术合作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而企业知识基础深度则对两者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56家代表性企业的专利数据发现,在中国电子信息这个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间技术合作对其创新绩效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合作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研发产出增加1.01%。此外,这种正向关系受到企业知识基础结构特征的调节。知识基础广度与一致性对技术合作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而企业知识基础深度则对两者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配置理论,从创新能力与客户资源相互配置影响企业绩效的视角入手,提出了4种不同的创新能力与客户资源配置决策。利用2006-2011年我国信息技术业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创新能力与客户资源配置决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客户-广度创新配置决策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绩效波动的负向影响不显著;深度创新-广度客户配置决策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绩效波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资源多样化配置决策对企业绩效和绩效波动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资源集中配置决策对企业绩效和绩效波动的正向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健  邵丹  潘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0):131-138
创新活动具有较高调整成本,因而保证创新可持续性对中国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以2006-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总经理继任对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并考虑了产品市场竞争和期望绩效反馈的情境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总经理继任对创新可持续性具有负向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总经理继任对创新可持续性的负向作用越强;当企业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时,产品市场竞争的负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然而,在实际绩效高于期望绩效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的负向调节作用被减弱。  相似文献   

9.
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方面来衡量企业创新绩效,并构建以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进一步以2002—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直接融资会对创新数量产生正向影响,对创新质量产生负向影响;企业直接融资通过提高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的效率来增加创新数量,通过降低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的效益使得创新质量下降;企业直接融资对创新数量的正向影响和对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均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企业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中介作用与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基于2014-2016年81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长短期对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且无论长短期,境外合作的影响最强,产学、产政合作长期效应强,产研合作短期效应强;知识和技术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研发正向调节产学、产政合作绩效,负向调节产研、境外合作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研发投入视角,采用2012—2020年我国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研发投入在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的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遮掩效应;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在总体上支持“国有企业促进论”。  相似文献   

12.
研发投入是物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于此,选取28家A股物流上市公司为样本,收集企业2014—2018年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物流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会对当期企业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研发人员投入力度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为促进物流行业创新驱动发展,一方面需要长期维持高水平研发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人员的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2010-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区分政府补助方式,实证分析政府研发补助和非研发补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非研发补助对企业经营绩效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且随着企业经营绩效提升,政府非研发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起到间接正向作用;企业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根据企业成长性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发现政府研发补助对高成长性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低成长性企业无显著影响;政府非研发补助对企业经营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高成长性企业的影响更突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法检验企业ESG表现影响创新绩效的机理。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融资约束在这一影响机制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媒体关注在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直接影响路径及其融资约束中介效应机制中均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对不同规模企业而言,中小企业ESG表现对其创新绩效有着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频繁的政策实验使得政策不确定性成为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在不确定性政策环境中的行为选择及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政策不确定性概念,检验不同类型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人才和资本两个维度分析研发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总体来看,政策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与研发要素流动。具体地,供给层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研发要素流动具有负向影响,需求层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具有正向影响,环境层政策不确定对其无显著影响。人才、资本等研发要素流动在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供给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抑制人才、资金等研发要素流动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需求层和环境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促进人才、资金等研发要素流动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6.
创新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意义重大。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期望差距与制度效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期望落差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期望顺差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制度效率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涉入水平不会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以团队作为切入点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不仅丰富了现有研究视角,还为家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对于创业板企业至关重要,但企业是否愿意在研发方面投入,股权结构的影响尚不清楚。文章基于我国创业板科技类企业年度报告中的数据,研究股权结构、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存在负向关系,高股权集中度下,对研发人员投入可能转为积极影响;(2)股权制衡与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关系,股权集中度越高,制衡的治理作用越明显;(3)研发投入积极影响创新绩效,且在股权结构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经费投入比人员投入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为创业板科技型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制定研发投入策略、提高创新绩效提供路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键研发者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机制不明确。以整体网为中介变量,利用36家通讯制造企业专利数据,分两个步骤探究关键研发者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第一步,探索关键研发者的个人网络特征、网络规模及网络密度变化对整体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中介中心势的影响;第二步,研究整体网络的中介中心势变化(正向和负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合作网络中,关键研发者自我中心网络规模变化幅度增大会引起整体合作网络中介中心势变化幅度增大;关键研发者引起的合作网络中介中心势变小会使企业创新绩效显著降低;在知识网络中,关键研发者自我中心网络规模与网络密度变化幅度增加均会使整体知识网络中介中心势变化幅度显著增大。由关键研发者引起的知识网络中介中心势变小会使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创新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意义重大。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期望差距与制度效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期望落差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期望顺差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制度效率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涉入水平不会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以团队作为切入点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不仅丰富了现有研究视角,还为家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已有研究表明,利用外部研发有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但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不够。从外部研发需通过内部组织发挥作用这一思路出发,以组织正式化和创新激励政策为调节变量,探讨了外部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中国549家企业为样本,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调节检验,对4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激励政策正向调节外部研发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组织正式化对外部研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不同调节作用。与此同时,高激励能够减少组织正式化对于创新绩效的负向作用。该研究部分解释了外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活动,提升创新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