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21年中资美元债的发行规模预计将小幅增长,新发行规模或仍将维持在2000亿美元左右。2020年中资美元债市场跌宕起伏。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叠加对企业基本面的担忧,中资美元债发行受阻。疫情影响减弱后,中资美元债市场又受到恒大事件、永煤违约等信用事件的短期冲击。  相似文献   

2.
2021年以来,伴随更加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下行压力,多家房企中资美元债违约消息不断,市场舆论反应强烈。值此背景下,厘清房地产企业中资美元债存量规模、发展趋势,对于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08-2021年河北省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房地产企业发行美元债的行为主要与监管政策、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和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关,并进一步分析出房地产企业中资美元债的现有风险和潜在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22年,中资美元债市场面临的外围压力不断增大;地产美元债信用风险边际转好,但局部风险事件仍将出现,且已违约房企债务的处置压力较大。本文建议,密切跟踪境外市场变化,强化金融监管能力建设,统筹做好境内外市场债务的风险防范工作;在市场化处置违约风险的同时,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各方责任,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房企广泛发行中资美元债,境外发债逐渐成为房企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融资量逐年上升。但随着新冠疫情全球扩散,美元债市场加剧动荡,加之国内出台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政策,境内房企境外发债困难加大、规模收缩,“借新还旧”滚动机制备受考验,多家头部房企陆续爆发债务危机,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新形势下中资地产美元债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防范化解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境外市场发行美元债,而在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下,中资美元债发行成本会产生多大影响引发市场关注。本文以2010—2021年的中资美元债为研究样本,考察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影响。结果显示: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对发行利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美联储每加息25个基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平均上升约5.8个基点;从企业异质性来看,投资级或者房地产行业的债券能够降低美联储加息对发行利差的增加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分析框架,从债券评级和行业分类两个维度,研究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对不同发行主体的异质性影响,有助于微观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评估外债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此次中资美元债市场的波动根源,在于美元流动性的紧缺。短期来看,这会增加发行主体的再融资压力,但整体看,因发行主体偿付压力而引发中资美元债危机的可能性较为有限。3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浓烈,海外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在此背景下,中资美元债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对此,本文分析了中资美元债市场调整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胡广 《中国外汇》2023,(3):72-79
近年来,中资机构参与国际债券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但在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市场风险也随之累积。对此,本文基于中资境外债基本面构建金融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多因子GED-EGARCH-M模型实证分析了八类行业在美元债、点心债和港元债市场中抵御金融风险冲击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和能源行业的抗风险性最弱,材料和工业行业的抗风险性较弱,可选消费、信息技术、金融和公用事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结合现行外债管理框架下企业境外发债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9年,中资美元债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同比呈增长态势。但受偿债高峰期来临的影响,近一半的新发债券用于满足发行主体的再融资需求;同时在集中兑付压力下,部分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暴露。展望2020年,中资美元债仍将处在集中到期的高峰期,但整体风险相对可控。对于中资美元债的发行主体而言,应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情况,做好外债风险管理工作,实现对境内外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企业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债违约事件不断增多。本文利用2014~2020年的信用债券数据,采用离散时间风险模型等方法,系统考察了短债长用对企业信用债违约的影响。研究发现:短债长用显著提高了企业信用债的违约概率,在替换变量和估计方法,并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考察外部监督的作用发现,企业上市、外部审计以及信用评级等外部监督机制,均可有效降低短债长用对信用债违约风险的影响,尤其是审计意见的作用最大。本文对防范企业信用债违约具有参考意义,并为化解信用债违约风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投美元债是城投类企业在离岸市场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其发行在拓宽城投类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增加其潜在财务风险。在2022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美债利率上行、全球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城投美元债发行规模逆市上涨,同比上升21.67%,创历史最高水平。文章在归纳城投美元债发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城投美元债存在的风险,提出加强城投类企业境外发行美元债外汇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债一直被认为是与美元等量齐观的全球流通性最好的金融资产,且基本无违约风险,是各国政府和投资者的优选投资品。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债上演了一轮“超级行情”。然而近期,欧债危机进入中场休息,美国国债收益率却出现罕见的火幅飙升,这是否意味着美田困债市场牛市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信用债违约事件不断出现,从利息违约到本金违约,从私募债违约到公募债违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信用债品种.违约事件频发背后,反映出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分担和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完善、监管与信息披露机制不足、信用评级机构评级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信用债违约背后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并对信用债违约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从统一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加快评级市场建设等角度,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涛  文梦悦  贺立龙 《金融论坛》2021,26(9):26-35,69
本文基于2014年1月-2020年9月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与一级市场信用利差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公司债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发现:(1)公司债违约风险在公司债市场内部传染并产生结构化定价效应,区域商业银行投债机制、政府兜底机制是重要的风险中介传导机制;(2)不同类型、信用等级、区域的公司债发行价格不同程度地受违约风险事件影响;(3)公司债违约事件所具有的特征也会影响公司债市场发行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一、美元债市场概况根据摩根大通亚洲信用债指数(JACI)成分市值,亚洲美元债市场存量在2015年上半年已经超越6200亿美元,在过去十年增长了超过四倍,是全球债券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同时目前中资发行人(含香港)发行的美元债约占亚洲美元市场总存量的50%。这为以中资企业为对象的跨市场、多币种投资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为熟悉中国企业的投资者投资亚洲美元债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便利。  相似文献   

15.
边赛 《银行家》2022,(2):100-105
2020年10月,华晨集团、河南永煤等大型国企违约事件集中爆发,将债券违约风险处置再一次推到了市场舆论和监管关注的"风口浪尖".从改革开放恢复国债市场算起,我国债券市场真正发展不足50年,直到2014年才有首只公募债违约.目前,由于我国债券违约历史较短,现存债券违约处置机制还处在初步摸索阶段,存在违约处置效率和回收率偏...  相似文献   

16.
2020年,"逃废债"一词在时隔多年后再次成为经济金融领域热点,背后是以债券违约为代表的信用风险事件频发.自2014年发生信用债违约事件以来,我国债券违约走出了"规模化、常态化"趋势,特别是2018年以来,违约债券的规模及其占信用债存量比重同时呈现高位上涨态势.违约债券的主体也出现显著变化,国有企业信用债密集违约"接棒...  相似文献   

17.
郑幼锋  黄竞治 《财政研究资料》2006,(25):45-48,F0003
从1812年纽约市首次发行市政债券以来,美国市政债券已有194年的历史了。由于较完善的制度安排,美国市政债券发展至今,其违约率一直比较低。据统计,1940年到1994年,美国市政债券的总发行数52万例,累计违约数只有2020例,违约率为0.5%。如果从金额上看,从1980年至1994年间发行的2.6万亿美元市政债券中,只有167亿美元违约,违约率也只有0.64%。借鉴美国市政债券风险防范的制度经验,或许能给我国发展市政债券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先后经历了AAA级债券违约、房企暴雷等风险事件。科学处置突发违约事件,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与国家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使用债券信用利差构建债务风险传染的多重网络,并在综合考虑城投债与产业债,不同信用评级债券异质性的基础上,应用前沿的网络合成技术,考察债务风险的跨区域与跨行业传染。研究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受制于较为薄弱的经济基础,在债券市场中具备较高的系统重要性。而人口密集、经济外向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较大,其在非线性产业债网络内的系统重要性出现上升。在产业债市场中,房地产部门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风险源。此外,本文的研究还表明,区域贸易是影响债务风险传染的重要因素,贸易关联主要通过产业债市场发挥作用。基于以上发现,本文对完善债务风险防范机制提出若干建议,从而为保证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提供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振斌 《河北金融》2020,(12):51-54
自"超日债"违约以来,我国信用债违约处置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但仍有一些不足,如交易环节流转不畅、投资者保护力度不足和处置机制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违约信用债无法市场化流转,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深入分析目前我国信用债违约的处置情况,剖析当前信用债违约处置的问题。在信用债违约风险的化解中,应尽快强化制度约束,推出市场化流转机制,加强风险管控,以实现保护投资者和发行人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的积聚可能引发债券市场流动性恶化。本文以2014―2019年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信用债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违约事件对债券流动性影响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违约事件在同一发行主体的债券之间具有流动性传染效应,当公司的某期债券出现违约时,公司其他未到期债券的流动性水平显著下降;违约事件对同行业其他公司债券的流动性具有传染效应,当行业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时,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债券流动性显著降低;违约事件爆发越密集或者违约事件越严重,对债券流动性的负面影响越大,而且民营企业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国有企业债,低信用等级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高信用等级债;在市场密集爆发违约事件或出现较为严重的违约事件时期,宏观流动性增加能够改善债券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