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福建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地区之一。其中武夷岩茶、铁观音、福鼎白茶、永春佛手茶、福建茉莉花茶誉满海内外,尤其乌龙茶和白茶更是福建特有的优势茶类。"让铁观音、大红袍、茉莉花茶响遍中国。"是福建茶  相似文献   

2.
福建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地区之一。其中武夷岩茶、铁观音、福鼎白茶、永春佛手茶、福建茉莉花茶誉满海内外,尤其乌龙茶和白茶更是福建特有的优势茶类。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翻开每一部分都可以闻到茶香。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种茶、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福建盛产名茶,福建一南一北拥有两大世界名茶,南有安溪铁观音,北有武夷山大红袍。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翻开每一部分都可以闻到茶香。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种茶、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福建盛产名茶,福建一南一北拥有两大世界名茶,南有安溪铁观音,北有武夷山大红袍。  相似文献   

5.
"缘聚武夷 茶和天下",作为茶界的一大盛事,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承载着海峡两岸共同的美好记忆,将于2013年11月16日-18日在福建武夷山举行.  相似文献   

6.
掬一杯香茗,轻啜一口,感受唇齿间的茶香缭绕;伴随着轻缓的歌调,感受手心传来的温热,每每这个时候,是最享受的时刻了。品茶,只有静心、耐心,才能感受其中的内涵,对于爱茶、做茶的仁诚茶业总经理江仁成来说,每一次品茶都有不同的感受。江仁成出生于福建武夷山区,这里是武夷岩茶之乡,受当地浓厚的茶文化影响,江仁城从小就对茶有深厚的感情。后来,江仁城离开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展区以"清新福建、多彩闽茶"为主题,通过"闽人制茶图"的长卷展现福建乌龙茶独特的制作技艺,用灯箱图文形式突出介绍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正山小种四类具有福建特色的名茶。设立了LED屏幕,循环播放政和白茶、寿宁高山茶等六大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在视频中用沙画形式表现《闽茶赋》内容,并配有中英文字幕,向国内外嘉宾全面展示福建茶产业风貌和名优茶叶产品,传播闽茶文化,促进闽茶产业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茶产业发展的服务者,我对福建茶叶的评价是品种多、品质好;作为茶叶的消费者,福建的茶请你们放心地喝,尽情地喝。"福建省副省长黄琪玉在茶博会现场推介闽茶,介绍闽茶文化。福鼎白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知名茶品纷纷亮相,来自福建安溪县、福安县、华安县、大田县等16县(市、区)的33家茶企参展,产品均已列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监管。  相似文献   

9.
摊开历史的长卷,丹山碧水,武夷山胜景以其"日月往来苍翠柯,烟霞舒卷画图中"的独特意境邂逅历史长河里的酽酽茶缘!武夷山茶文化历史悠久,它不仅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也是台湾冻顶乌龙茶的引种地,更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历代文人墨客为武夷茶留下了众多的诗文词赋,"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茶历史文化,赋予了武夷山在世界茶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0.
红袍光阴     
武夷奇茗冠天下 岩韵最是大红袍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茶以山名,山以茶名.武夷山,"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之珍品,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之王.  相似文献   

11.
红袍光阴     
武夷奇茗冠天下 岩韵最是大红袍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茶以山名,山以茶名。武夷山,“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之珍品,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之王。大红袍又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以来,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企业共有12家,分别是福建九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漳州皇家龙茶叶有限公司、安溪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华祥苑茶叶有限公司、武夷山儒释道茶叶专业合作社、武夷山金红袍茶时有限公司、福建新坦洋茶叶集团、福建敖峰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雀安溪县冠和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华辉九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漳平市北寮水仙茶专业合作社、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员量安全意识强,对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19世纪下半叶生丝出口增加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扩张的影响有一个度的测量,本研究对鸦片战争前的全国生丝产量进行估算。论文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生丝产量大约为110000担;出口量约占全国生丝产量的10%。从19世纪上半叶到1929年中国生丝出口增加了20多倍,丝织品出口增加了大约10倍。出口增加总量220000来担,是1840年前全国生丝产量的两倍。在这一期间,全国生丝产量增加了约2.7倍,蚕桑生产规模约3.5倍,国内丝绸消费则下降了约20%。论文认为近代生丝出口增加是中国近代蚕桑生产大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吸收了因蚕桑业扩张所带来的所有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2.9万元一公斤的"牛栏坑肉桂"茶,其实是茶商将1000元一公斤的普通肉桂茶"包装"而成;普通茶叶只要贴上"大师茶""山场茶"的标签就身价倍增……近年来,福建武夷岩茶价格不断攀升,一些茶商制造各种噱头炒作,动辄卖出一公斤数万元乃至二十多万元的"天价"。这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在很多商品中都存在。一块钱的商品卖出百元、千元,对于追逐利益  相似文献   

15.
古代武夷山茶业的形成武夷茶早在南朝时期就有茶事传说,唐代就以"晚甘侯"著称于世,唐代孙樵于元和年间(806—820)送茶与崔刑部书中称晚甘侯:"乘雷而摘,拜水而和……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同是唐代的徐夤称武夷茶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武夷茶被列为贡品,武夷山中时兴斗茶、分茶游艺,大文学家范仲淹的  相似文献   

16.
正时下正是福建武夷山采茶制茶季节,武夷山九曲溪上游的制茶名村——星村镇黄村,家家户户正忙于采制茶叶。黄村自古以来就是产茶重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有茶园面积12000多亩,茶厂150多家,全村茶叶年产值超亿元。近年来,黄村通过建立茶叶合作社、互联网营销队等方式,为茶叶销售广开门路。同时,村里每年举办制茶能手大赛、茶王赛,激  相似文献   

17.
武夷岩茶大红袍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曾经造就了两条举世闻名的茶叶贸易之路,享有"茶中王者"之美誉.琪明茶叶创始人王顺明则是享誉中外的著名茶人和茶评师,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曾历任武夷山市茶厂党支部书记、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总经理、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武夷山市茶叶学会理事长、琪明茶叶研究所创始人、韩国国际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从事茶叶栽培、制作、审评近四十年,长期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并亲自管理、制作大红袍母树20余年.旗下"琪明茶叶"系列产品是岩茶大红袍中的珍品,是中国茶叶博物馆指定收藏的标准名茶.  相似文献   

18.
品一杯武夷茶,顿觉滋味醇厚,香气浓郁. 早在800多年前,苏东坡的《咏茶》诗里已有"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之句,可见当时武夷茶就已出名,而为丁谓、蔡襄等文人学士所赏识了.  相似文献   

19.
福建展厅隆合茶业展示区的茶艺表演吸引了众多宾客前来品茶。福建隆合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大红袍、红茶、白茶、绿茶、花茶等多种茶叶生产、销售、科研及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隆合茶业根植于干百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在传承祖辈制茶技术上,不断提升制茶工艺和品质,以自然健康的产品品质赢得市场赞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 )生产现状我国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茶叶消费潜力巨大 ,增长加速 ,内销总量为 4 6 5 7万吨 ,花、绿茶占 80 % ,消费结构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从总体来看 ,低档茶叶将逐渐被淘汰出市民消费市场。茶饮料将加快分割饮料市场 ,特色茶、礼品茶市场正在扩大。我国茶叶生产区域分布明显 ,红茶区主要在广东、云南 ,乌龙茶区主要在福建 ,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近年来 ,我国的茶叶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 ,平江的银针产区 ,安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